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5008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南省駐馬店市興業(yè)大道中段。
法定代表人:蔣啟文,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孟猛,河南大周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高飛,河南大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鄂托克旗金歐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盤井鎮(zhèn)爾格圖噶查。
法定代表人:陳居炮,該公司總經(jīng)理。
一審被告:烏海市越東汽車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海勃灣區(qū)卡布其運煤專線東側。
法定代表人:柴玉梅,該公司總經(jīng)理。
一審被告:夏文占,男,1958年8月5日出生,漢族,住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海勃灣區(qū)。
一審被告:烏海市海隆汽貿(mào)貨運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海勃灣區(qū)海達街30號。
法定代表人:閆志強,該公司經(jīng)理。
再審申請人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駿公司)因與被申請人鄂托克旗金歐煤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歐公司)、一審被告烏海市越東汽車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夏文占、烏海市海隆汽貿(mào)貨運有限責任公司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豫民終65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華駿公司申請再審稱,二審判決基本事實認定錯誤,主要體現(xiàn)在:(一)金歐公司主張《擔保函》上印章為假,應承擔舉證責任。金歐公司提交的鑒定意見書未經(jīng)法院生效判決確認,且檢驗材料未經(jīng)質證,不能作為本案認定事實的根據(jù)。另外,金歐公司公章不具有唯一性,且經(jīng)法庭要求拒不提供相關證明文件,應承擔舉證不能責任。(二)金歐公司如主張印章系他人私自加蓋,應承擔舉證責任。對李喜梅所稱擔保函上金歐公司印章系袁世安加蓋的陳述,金歐公司在上訴狀中予以否認,二審法院依此作出判決存在錯誤。(三)“鄂金煤字[2010]第6號”鄂托克旗金歐煤礦文件系金歐公司的紅頭文件,有年份和序號,金歐公司只需出示公司2010年全部的紅頭文件材料即可否認該文件的真實性,但金歐公司自始至終未出示。(四)關于杜在祥是否存在以及其和杜在強之間授權委托關系的真實性,除有授權委托書外,還有王大喜和趙永明陳述杜在強有一個哥哥或弟弟在煤礦負責安全生產(chǎn)的證人證言。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之規(guī)定申請再審,請求:撤銷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豫民終650號民事判決;依法改判支持華駿公司的一審訴訟請求,判決金歐公司承擔連帶擔保責任,或裁定將本案發(fā)回重審。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是金歐公司與華駿公司之間的擔保法律關系是否成立。
本案中,華駿公司主張其與金歐公司之間的擔保法律關系真實有效,并提交了簽有“杜在祥”字樣加蓋金歐公司印章的《擔保函》,以及加蓋金歐公司印章的《關于擔保購買工程專用車輛的決議》(鄂金煤字[2010]第6號)等證據(jù)。
關于前述證據(jù)材料上金歐公司印章的真實性問題。原審查明,金歐公司于2013年1月21日向烏海市公安局海勃灣公安分局報案稱其公司印章被偽造,烏海市公安局海勃灣公安分局于2013年1月24日立案偵查,該局于2015年12月17日委托河南公專司法鑒定中心對涉案“擔保函”上“鄂托克旗金歐煤礦”印文與2010年6月28日鄂托克旗金歐煤礦的證明上的印文進行鑒定,鑒定意見顯示兩枚印文不是同一印章蓋印形成。該局于2015年12月11日對涉案委托書上“杜在強”的指紋進行鑒定,鑒定意見顯示委托書上的指紋與杜在強的十指指紋不能認定同一。金歐公司提交該局于2016年5月23日出具的“關于袁世安涉嫌偽造公司印章罪案件通報”,該通報內(nèi)容為“袁世安涉嫌偽造公司印章罪,袁世安本人目前下落不明,正在追查過程中”。
原審已查明案涉《擔保函》上所加蓋的印章與金歐公司的印章不同。雖然從金歐公司的工商、稅務檔案顯示,該公司使用過多枚印章,但目前沒有證據(jù)顯示本案《擔保函》《關于擔保購買工程專用車輛的決議》(鄂金煤字[2010]第6號)上所加蓋的印章與金歐公司在工商、稅務檔案材料上蓋印的多枚印章中的任一枚相同,故金歐公司對前述證據(jù)中印章真實性的抗辯理由成立。華駿公司主張前述證據(jù)的印章為真,應承擔進一步的舉證責任。因華駿公司再審申請過程中未能提交新證據(jù)證明案涉印章真實性,故華駿公司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前述證據(jù)因印章真實性問題而不具有證明力。
關于“杜在祥”能否代表金歐公司提供本案擔保的問題。根據(jù)原審查明的事實,“杜在祥”并非金歐公司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股東或其他工作人員,根據(jù)公安機關的調(diào)查,無“杜在祥”的身份信息,即無法確認本案《擔保函》系何人所簽,“杜在祥”字樣系指代何人。故《擔保函》上“杜在祥”的簽名不能代表金歐公司,不能據(jù)此認定金歐公司有提供案涉擔保的意思表示。
因此,二審法院基于“杜在祥”身份無法確認,以及《擔保函》上金歐公司印章真實性無法確認的事實,認定華駿公司與金歐公司之間的擔保法律關系不成立,金歐公司不應承擔擔保責任并無不當。
綜上,華駿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張淑芳
審判員 萬會峰
審判員 謝 勇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書記員 黃建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