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5001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上饒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分行,住所地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福州路82號。
負責人:韓小平,該行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琳,上海市中信正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任洋,上海潤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李江山,男,1953年9月12日出生,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居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文秀梅,江西文瀾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勇,江西文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涂雅雅,女,1968年12月17日出生,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居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文秀梅,江西文瀾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勇,江西文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紀發(fā)加,男,1965年12月9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石獅市。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林惠群,女,1970年6月2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石獅市。
原審被告:南昌五譽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西省南昌市洪城大市場五華批發(fā)商城2區(qū)188號。
法定代表人:林建新。
原審被告:林建新,男,1970年1月31日出生,漢族,戶籍地福建省石獅市,現(xiàn)在江西省南昌監(jiān)獄服刑。
再審申請人上饒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分行(以下簡稱上饒銀行南昌分行)因與被申請人李江山、涂雅雅、林惠群、紀發(fā)加及原審被告南昌五譽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譽公司)、林建新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贛民終18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jié)。
上饒銀行南昌分行申請再審稱,本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的規(guī)定,應予再審。請求撤銷(2019)贛民終182號判決書,依法再審或提審,支持上饒銀行南昌分行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一、原審法院認定前后兩次貸款的出借人是兩個獨立的民事主體系事實認定錯誤。無論是上饒銀行南昌分行還是上饒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山湖支行(以下簡稱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都是代表上饒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饒銀行)簽訂合同,合同權(quán)利義務本質(zhì)上都屬于上饒銀行。因此,本案最高額抵押權(quán)并未突破合同的相對性。商業(yè)銀行分支機構(gòu)在總行授權(quán)范圍內(nèi)從事民事行為,該民事行為產(chǎn)生的后果應當由有法人資格的總行承擔。(2016)贛刑終280號刑事判決書第13頁第2段認定:“流動資金借款合同,證實五譽公司2014年4月15日向上饒銀行南昌分行借款2500萬元,借期一年?!笨梢钥闯鲂淌屡袥Q書亦認為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是代表上饒銀行南昌分行發(fā)放本案貸款,本案可直接認定為上饒銀行南昌分行發(fā)放的貸款。二、本案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系根據(jù)上饒銀行南昌分行的授權(quán)發(fā)放2500萬元貸款。該款項為履行上饒銀行南昌分行與五譽公司于2013年4月22日簽訂的《綜合授信合同》而出借,是續(xù)貸行為,各方當事人對此并無異議。原審認定本案貸款系孤立貸款錯誤。兩份借款合同的出借人均為上饒銀行,兩筆貸款的用途、金額、利率、還款方式、借款及擔保的主體、貸款期限等合同主要內(nèi)容一模一樣,時間連貫,且發(fā)生在《綜合授信合同》約定的三年有效期內(nèi)。因此兩份《流動資金借款合同》均屬于《上饒銀行綜合授信合同》項下的具體業(yè)務合同。李江山在收到《上饒銀行貸款逾期(欠息)催收通知書(擔保人)》后,在回函中表示:“本人李江山…,為五譽公司向貴行的2500萬元貸款提供了抵押擔保,并已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李江山也自認本案貸款是上饒銀行南昌分行《綜合授信合同》項下的貸款,上饒銀行南昌分行與李江山對本案貸款適用《最高額抵押合同》里約定的最高額抵押認識一致,不存在誤解。三、原判決違背生效判決的預決力,認定李江山不承擔擔保責任系事實認定錯誤。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贛刑終280號刑事判決書認定,“林建新在沒有償還能力的情況下,騙取擔保人李江山為其公司向銀行貸款2500萬元提供擔保。林建新以欺騙手段取得真實擔保的貸款”,該案中林建新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被害人為李江山。李江山真實有效的擔保是該罪成立的前提和基礎。若本案判決李江山不承擔擔保責任,則李江山?jīng)]有任何損失,其無法成為林建新2500萬合同詐騙罪的被害人。四、二審判決認定本案擔保無效系適用法律錯誤,本案擔保并不因第三人的犯罪行為而無效。二審判決認定“已生效的(2016)贛刑終280號刑事判決書已認定李江山對本案2500萬元貸款的擔保屬于林建新合同詐騙罪的犯罪事實,則李江山對本案五譽公司債務的擔保也是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無效擔保行為,且李江山并無過錯,也不應承擔法律責任”,缺乏法律依據(jù)。擔保合同的當事人系上饒銀行南昌分行和李江山,上饒銀行南昌分行并未犯罪,為善意方,不知道欺詐的存在,故李江山對本案五譽公司債務的擔保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存在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
李江山、涂雅雅提價書面意見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再審申請。理由為:1.上饒銀行南昌分行與五譽公司于2013年4月22日簽訂的《綜合授信合同》已履行完畢,五譽公司已經(jīng)還清該合同項下的借款,主債務消滅,抵押權(quán)也隨之消滅。李江山、涂雅雅無須再承擔《最高額抵押合同》的擔保義務。上饒銀行南昌分行和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是上饒銀行依法成立的兩個不同分支機構(gòu),本案所涉2500萬元貸款出借人是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并非是2013年4月22日借款的續(xù)貸。2.李江山、涂雅雅系基于上級銀行較高的管理水平和風控能力,才會與上饒銀行南昌分行簽署《最高額抵押合同》。如果貸款行是其下屬支行,李江山、涂雅雅會慎重考慮簽署,甚至拒簽。3.上饒銀行的高管吳剛與的實際控制人林建新惡意串通,騙取貸款和擔保。吳剛在本案2013年4月貸款時系上饒銀行南昌分行經(jīng)理,2014年4月已是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副行長,其與林建新串通欺詐擔保人的行為屬于職務行為,上饒銀行構(gòu)成欺詐,李江山、涂雅雅不承擔擔保責任。4.2007年1月7日李江山給上饒銀行青山湖分行回函,因抵押物共有人涂雅雅未簽字,也未辦理抵押登記手續(xù),因此抵押不成立。5.本案二審判決與(2016)贛刑終280號刑事判決并無沖突,刑事判決沒有對李江山簽訂的《最高額抵押合同》是否適用2014年4月15日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2500萬元貸款予以認定。李江山、涂雅雅并未參與刑事案件的審理,無權(quán)就本案擔保事實向刑事審判法庭提交證據(jù)或提出抗辯,刑事判決不可能審理李江山的行為是否符合抵押擔保的構(gòu)成。
林惠群、紀發(fā)加、五譽公司及林建新均未提交書面意見。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關(guān)于李江山、涂雅雅應否對本案貸款承擔保證責任問題。本案2500萬元貸款的出借人是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而并非上饒銀行南昌分行,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亦非本案《最高額抵押合同》的抵押權(quán)人。李江山與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并未簽訂抵押擔保合同、辦理抵押登記,原審法院據(jù)此認定本案2500萬元債務不屬于《最高額抵押合同》的擔保范圍,并無不當。(2016)贛刑終280號案件認定,“林建新在沒有償還能力的情況下,隱瞞公司已大量舉債的真實情況,虛構(gòu)公司有巨額業(yè)務的事實,騙取擔保人李某1(即李江山)為其公司向銀行貸款2500萬元提供擔保,林建新以欺騙手段取得真實擔保的貸款,實際詐騙對象是擔保人,即林建新騙取擔保人2500萬元……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根據(jù)該判決,法院已經(jīng)認定林建新騙取李江山提供2500萬元擔保的行為系犯罪事實,原審法院認定李江山、涂雅雅不承擔保證責任,并無不當。李江山對《上饒銀行貸款逾期(欠息)催收通知書(擔保人)》的回函中載明,“因林建新向貴行貸款2500萬元已構(gòu)成貸款詐騙,在民事案件中本人李江山是否應承擔抵押擔保責任尚未有生效判決確認。五譽公司拖欠貴行貸款本息,本人李江山愿意積極督促五譽公司向貴行償還貸款本息,督促函件見附件。本人李江山向貴行提供的抵押物足以覆蓋五譽公司拖欠貴行貸款本息,本人李江山的其他資產(chǎn)亦可以清償五譽公司拖欠貴行貸款本息債務,本人李江山在金融機構(gòu)信用良好,在民事案件尚未有生效判決前,請貴行審慎考量并不將本人李江山納入金融機構(gòu)不良信用客戶。特此回函。李江山,2017年1月3日?!鄙鲜鰞?nèi)容可以表明李江山回函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成為金融機構(gòu)不良信用客戶,并表示是否應當承擔擔保責任在當時尚未有生效判決確認,因此上饒銀行南昌分行主張該回函表明李江山認可承擔2014年4月15日《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的擔保責任,依據(jù)不足,不能成立。
關(guān)于紀發(fā)加、林惠群是否應當承擔保證責任的問題。紀發(fā)加、林惠群和上饒銀行南昌分行簽訂的《個人無限連帶責任保證合同》明確約定系為確保2013年4月22日《上饒銀行綜合授信合同》項下的債務人義務得到履行而提供保證,且上述借款合同項下貸款已被清償。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非《上饒銀行綜合授信合同》《個人無限連帶責任保證合同》的合同相對方,紀發(fā)加、林惠群亦沒有專門對2014年4月15日《流動資金借款合同》另行簽訂保證合同。在上饒銀行南昌分行沒有提供充分證據(jù)證明紀發(fā)加、林惠群在《個人無限連帶責任保證合同》中存在同意為2014年4月15日五譽公司從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的貸款提供保證的意思表示的情況下,紀發(fā)加、林惠群承擔保證責任沒有事實依據(jù)。原審法院認定紀發(fā)加、林惠群不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并無不當。上饒銀行南昌分行稱無論是上饒銀行南昌分行還是上饒銀行青山湖支行,都是代表上饒銀行簽訂合同,合同權(quán)利義務本質(zhì)上都屬于上饒銀行,因此李江山、涂雅雅、紀發(fā)加、林惠群均應當就五譽公司上饒銀行處貸款承擔保證責任。但現(xiàn)有證據(jù)僅能證明紀發(fā)加、林惠群就2013年4月22日《上饒銀行綜合授信合同》項下貸款提供保證,上饒銀行南昌分行要求其就五譽公司在上饒銀行項下的所有貸款承擔保證責任,沒有事實依據(jù),不能成立。
綜上,上饒銀行南昌分行申請再審的理由不能成立,其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饒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分行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王成慧
審判員 張愛珍
審判員 肖 峰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日
法官助理周昊
書記員向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