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4926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山東中超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山東省肥城市白云山小區(qū)。
法定代表人:林忠吉,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齊炳福,該公司工作人員。
委托訴訟代理人:曹天軍,北京市翱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濟南群康建筑勞務有限公司,住所地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花園路200號。
法定代表人:于宏昌,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原審第三人:濟南建工總承包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洪樓南路46號。
法定代表人:張曉萌,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裴建磊,該公司工作人員。
再審申請人山東中超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中超公司)因與被申請人濟南群康建筑勞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群康公司)、原審第三人濟南建工總承包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建工集團)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魯民終190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山東中超公司申請再審稱,(一)案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山東信正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依據(jù)該無效合同作出的山東信正工字(2017)DBJ第06號司法鑒定意見書及補充鑒定意見書不能作為認定工程造價依據(jù)。由于原判決認定上述《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為無效合同,鑒定意見書是依據(jù)無效的合同作出,已沒有任何事實及法律依據(jù),自然是錯誤的。同時山東中超公司與濟南建工集團簽訂的兩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均約定工程取費按二級取費,鑒定意見書第五條鑒定方法也注明工程按二類建筑資質套取定額計算。但實際施工人濟南群康公司不具備施工資質,不能按二級取費標準套取定額。故鑒定意見書依據(jù)無效合同確定的二級取費標準套取定額,明顯是錯誤的。(二)一、二審判決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矛盾。一審判決認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有效,而二審判決認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仍然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以維持,在認定事實及適用法律上是矛盾的。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申請再審。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條的相關規(guī)定,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yè)的名義與發(fā)包人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建設工程經(jīng)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原審已查明,濟南群康公司系借用濟南建工集團的名義與山東中超公司簽訂案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濟南群康公司施工至主體工程后撤離施工現(xiàn)場,山東中超公司接收工程另行交由其他單位進行施工。故原判決認定案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并參照合同約定認定工程價款符合法律規(guī)定,并無不當。原審法院根據(jù)濟南群康公司的申請,依法委托山東信正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對工程價款進行了司法鑒定。經(jīng)審查鑒定機構具備相應主體資質,鑒定程序合法,原審時針對山東中超公司圍繞鑒定意見提出的質詢,鑒定機構也已經(jīng)進行了答復。故山東中超公司申請再審主張鑒定意見書不能作為認定工程造價的依據(jù),不能成立。綜上,其再審事由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的規(guī)定。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山東中超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汪治平
審判員 劉銀春
審判員 謝愛梅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法官助理王鵬
書記員武澤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