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4402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梁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陽東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謝興平,廣東谷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侯偉林,廣東谷都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王旸,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居民。
二審被上訴人(一審被告):曾立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陽東縣。
再審申請人梁某因與被申請人王旸及二審被上訴人曾立梅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粵民終165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受理并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梁某申請再審稱,(一)原審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且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jù)是偽造的。1.2014年12月24日300萬元借款關系中,梁某實際只收到211萬元,原審認定借款金額為260萬元錯誤。2.2015年9月28日350萬元借款關系中,梁某實際只收到1664551元,原審認定借款金額為2619500元錯誤。2015年6月18日40萬元轉賬系虛假借款,轉賬當日王旸即要求梁某取出并通過現(xiàn)金方式交付回王旸;2015年9月23日、24日,王旸分別轉賬2筆100萬元,梁某已通過胡美麗賬戶轉回王旸。3.王旸主張現(xiàn)金借款575000元,沒有證據(jù)予以證實。(二)有新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審判決。2015年12月8日梁某存款記錄顯示,梁某賬戶存有多達500多萬元存款,足以償還王旸的借款,但王旸拒絕清償,已構成套路貸中詐騙罪等。(三)二審審判人員存在枉法裁判的嫌疑。二審法院于2016年10月25日受理本案,直到2019年3月19日才做出判決,違反法定程序,不排除枉法裁判嫌疑。(四)王旸具有涉嫌虛假訴訟之行為,符合套路貸的情形,應撤銷原判,并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五)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王旸作為職業(yè)放貸人,通過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資金以賺取高額利息,其出借行為具有反復性、經(jīng)常性,借款目的具有營業(yè)性,且未經(jīng)批準,擅自從事經(jīng)常性的放貸業(yè)務,屬于從事非法金融業(yè)務活動,故所簽民間借貸合同因違反強制性規(guī)定而無效,借款均不受法律保護。請求撤銷二審判決,駁回王旸的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判決。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梁某申請再審的理由均不成立。
第一,梁某主張原審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且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jù)系偽造的理由不成立。
1.關于2014年12月24日300萬元借款的認定問題?!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在起訴狀、答辯狀、陳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詞中承認的對己方不利的事實和認可的證據(jù),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確認,但當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證據(jù)足以推翻的除外?!苯?jīng)查,梁某在本案二審庭審中確認實際收到2014年12月24日300萬元借據(jù)項下的260萬余元借款,現(xiàn)梁某在再審過程中予以否認,但未提供充足證據(jù)予以推翻,故本院對其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2.關于2015年6月18日40萬元款項的認定問題。本案二審中,王旸向人民法院提交了梁某出具的2015年6月18日的借據(jù)和收據(jù),梁某對該收據(jù)和借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并確認單據(jù)均由其親筆簽署。同時,梁某為證明該40萬元款項的去向,向人民法院提交了銀行卡流水單,王旸、曾立梅對該證據(jù)均無異議。上述借據(jù)、收據(jù)、銀行卡流水單可以證明王旸2015年6月18日向梁某轉賬共計40萬,以及梁某同日將上述款項取現(xiàn)的事實?,F(xiàn)梁某再審主張取現(xiàn)后通過現(xiàn)金方式交回給王旸,但未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之規(guī)定,梁某應對其將40萬現(xiàn)金交回給王旸的事實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現(xiàn)其不能提供相應證據(jù),故本院對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3.關于2015年9月23日、24日兩筆100萬元款項的認定問題。首先,對于2015年9月23日的100萬元,一、二審法院均未計入王旸實際向梁某支付的借款本金。其次,對于2015年9月24日的100萬元,一審法院于2016年7月19日對梁某進行調(diào)查時,梁某承認其于2015年9月24日收到王旸轉來的100萬元,后將該100萬元轉回給王旸系讓其代為償還所欠案外人許麗秋的借款。一審法院對王旸進行調(diào)查時,王旸承認2015年9月24日的100萬元轉款系幫梁某還許麗秋的錢。二審過程中,對2015年3月11日至9月25日王旸向梁某支付的14筆借款,梁某稱除對2015年9月23日的100萬元不予認可外,對其余13筆通過轉賬出借的款項均予以確認?,F(xiàn)梁某否認之前在訴訟過程中認可的事實,但未提供證據(jù)推翻原有陳述。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本院對其主張不予支持。
4.關于57.5萬元現(xiàn)金借款的認定問題。二審期間王旸向人民法院提交了日期為2015年3月11日、3月24日、6月23日、7月23日、8月11日、8月26日的借據(jù)、收據(jù)和日期為2015年9月10日的借據(jù),上述借據(jù)收據(jù)分別對應的借款金額為10萬元、14萬元、9萬元、9萬元、12.2萬元、3萬元、0.3萬元,共計57.5萬元整。梁某質(zhì)證稱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均無異議,并確認單據(jù)均由其親自簽署,但稱并未實際收到款項。本案中,王旸、梁某之間有多筆借款往來。2015年3月11日、3月24日、6月23日、7月23日、8月11日借條對應的54.2萬元借款,單筆借款金額較小,梁某收到現(xiàn)金的事實具有高度可能性,故原審法院對此認定并無不妥。關于2015年8月11日的3萬元款項,孫佳維于2015年8月11日向王旸出具了借條和收據(jù),梁某二審也承認該筆款項系為處理自己的事務并同意代為償還,故原審認定該3萬元屬于王旸向梁某實際出借的款項并無不妥。此外,梁某2015年9月10日向王旸出具了借款0.3萬元的借據(jù),原審認定梁某實際收到該筆借款,并無不妥。
第二,梁某主張有新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審判決的理由不成立。
梁某向本院提交了《牡丹靈通卡賬戶歷史明細清單》一份和陳連桂2019年8月22日《關于支付500萬元梁某情況說明》一份,擬證明2015年12月8日其銀行賬戶內(nèi)存有500萬元,足以償還王旸的借款,王旸拒絕清償,故意侵占梁某的房地產(chǎn)。本院審查認為,上述兩份證據(jù)僅能證明2015年8月22日梁某銀行賬戶余額及梁某與案外人陳連桂的其他經(jīng)濟往來,不足以證明王旸拒絕清償、故意侵占梁某房地產(chǎn)的事實,更不足以推翻原審判決。
第三,梁某主張二審審判人員有枉法裁判嫌疑,本案應當再審的理由不成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四條規(guī)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十三項規(guī)定的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是指已經(jīng)由生效刑事法律文書或者紀律處分決定所確認的行為”?,F(xiàn)梁某并未提交生效刑事法律文書或者紀律處分決定以證明原審審判人員在審理本案時存在上述違法行為,梁某的該項主張明顯缺乏事實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第四,梁某主張王旸涉嫌虛假訴訟、系“套路貸”的理由不成立。
虛假訴訟,一般是指當事人采取虛構訴訟主體、事實、證據(jù)等方式提起民事訴訟,使法院做出錯誤判決或者裁定,實現(xiàn)非法目的的行為。而“套路貸”,一般是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簽訂“借貸”或變相“借貸”“抵押”“擔?!钡认嚓P協(xié)議,通過虛增借貸金額、惡意制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毀匿還款證據(jù)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債務,并借助訴訟、仲裁、公證或者采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概括性稱謂。本案中,雖雙方對借款金額存在爭議,但借款事實存在,現(xiàn)有證據(jù)不足以證實王旸、梁某存在惡意串通損害案外第三人利益的行為或王旸存在誘使、迫使梁某簽訂借條,并惡意制造違約等事實,故本院對梁某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第五,梁某主張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理由不成立。
梁某再審稱,王旸作為職業(yè)放貸人所簽訂的民間借貸合同無效,原審適用法律錯誤。為證明其主張,梁某向本院提交了廣東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2015)中一法民三初字第185號民事判決書、(2015)中一法民三初字第305號民事判決書和(2015)中一法民三初字第411號民事判決書。經(jīng)查,上述判決書不足以證實王旸出借款項的行為具有經(jīng)常性、反復性和營業(yè)性的特點,也不足以證實王旸系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出借款項,從事非法金融業(yè)務活動。故梁某該項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梁某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梁某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肖 芳
審判員 張穎新
審判員 黃西武
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日
法官助理梁東杰
書記員賴建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