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4396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廣東華某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沙面大街60號二樓。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李某年,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臺灣地區(qū)居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伍穗生,廣東啟源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華某電訊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沙面大街60號二樓。
法定代表人:錢朝,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譚紅娟,北京海潤天睿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廣東華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某集團)因與被申請人李某年、華某電訊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某電訊)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粵民終79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
本院認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零二條第四項的規(guī)定,再審申請審查期間,查明系他人未經(jīng)授權(quán)以當事人名義申請再審的,應(yīng)裁定終結(jié)審查。本案中張曉靖以華某集團法定代表人身份代表華某集團申請再審,再審申請書并未加蓋華某集團公章,張曉靖也沒有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被申請人華某電訊和李某年均主張張曉靖并非華某集團的法定代表人,不能代表華某集團。因此,本案首先應(yīng)對張靖曉是否是華某集團的法定代表人,是否有權(quán)代表華某集團申請再審進行審查。
張曉靖提交了華某集團工商登記資料(2019年10月21日),擬證明直至2019年10月21日華某集團的法定代表人仍是張曉靖。
經(jīng)本院組織詢問,錢朝提交了加蓋華某集團公章的《華某集團法定代表人證明書》,以及加蓋華某集團清算組公章的《華某集團清算組負責人證明書》,以華某集團法定代表人和清算組負責人身份要求參加訴訟。譚紅娟提交了加蓋華某集團公章的《授權(quán)委托書》,加蓋華某集團清算組公章的《清算組授權(quán)委托書》,以及加蓋華某電訊公章的《授權(quán)委托書》,以華某集團和華某電訊委托訴訟代理人身份參加本案訴訟,并向本院提交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人民法院(2018)粵0103民初8229號民事判決書、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9)粵01民終9591號民事判決書等證據(jù),擬證明張曉靖不是華某集團的法定代表人,不能代表華某集團提起訴訟。
根據(jù)上述證據(jù),本院查明,2018年2月6日,華某集團召開股東會,形成股東會決議,表決確認公司2017年4月27日股東會決議選舉錢朝擔任法定代表人,免去張曉靖法定代表人職務(wù)。之后張曉靖提起訴訟,請求確認上述股東會決議不成立。該案經(jīng)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qū)人民法院一審,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定無證據(jù)證實上述股東會決議出席人數(shù)、表決比例違反了公司法或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張曉靖的訴訟請求。另加蓋華某集團公章的《授權(quán)委托書》載明本案系張曉靖假冒華某集團名義申請再審。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條規(guī)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以依法登記的為準,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依法不需要辦理登記的法人,以其正職負責人為法定代表人;沒有正職負責人的,以其主持工作的副職負責人為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已經(jīng)變更,但未完成登記,變更后的法定代表人要求代表法人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其他組織,以其主要負責人為代表人?!狈梢?guī)定對法定代表人變更事項進行登記,其意義在于向社會公示公司意志代表權(quán)的基本狀態(tài)。對于登記的法定代表人與公司之間因法定代表人產(chǎn)生爭議,應(yīng)以公司意志和有效的股東會任免決議為準。根據(jù)本案查明的事實,華某集團已于2018年2月6日作出股東會決議,免去張曉靖法定代表人職務(wù)。張曉靖并非華某集團公司法定代表人,其未經(jīng)華某集團授權(quán),以華某集團的名義申請再審,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零二條第四項的規(guī)定,本案應(yīng)當裁定終結(jié)再審審查。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六項、《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零二條第四項規(guī)定,裁定如下:
終結(jié)審查廣東華某集團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肖 芳
審判員 張穎新
審判員 黃西武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法官助理梁東杰
書記員賴建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