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4336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昆都侖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紀宏建,北京市齊致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一審第三人):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婉婷,北京市齊致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郭啟迪,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工,福建眾益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謝曉雅,福建眾益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郭某某、郭某某因與被申請人郭啟迪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閩民終152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jié)。
郭某某申請再審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適用法律錯誤。一、一審法院在中止訴訟原因未消除的情況下恢復對本案的審理,程序違法。郭某某在本案一審中,已就其與郭啟迪簽署的《協(xié)議書》,于2018年3月1日向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黃浦區(qū)法院)起訴,要求郭啟迪還款?!秴f(xié)議書》系本案重要證據(jù),黃浦區(qū)法院的訴訟結(jié)果為本案判決依據(jù),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規(guī)定的“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jié)果為依據(jù),而另一案尚未審結(jié)的”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郭某某向一審法院申請中止審理后,一審法院作出裁定中止了本案的審理。但是,一審法院卻在上述案件尚未審結(jié)時,于2018年6月11日便恢復了本案審理。一審法院在郭某某與郭啟迪的訴訟案件尚未審結(jié)、中止訴訟的原因尚未消除的情況下,恢復本案審理,違反法律規(guī)定。二、原審法院超越管轄權限對案涉《協(xié)議書》的效力和履行情況等作出認定,程序違法。郭某某、郭啟迪、上海綠城森林高爾夫別墅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城公司)、上海新富港房地產(chǎn)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富港公司)簽署的《協(xié)議書》明確約定管轄法院為黃浦區(qū)法院,該院也已經(jīng)受理了郭某某提起的訴訟。但是原審法院卻直接在本案中認定《協(xié)議書》有效,并依據(jù)《協(xié)議書》認定本案事實。對該《協(xié)議書》的認定應為黃浦區(qū)法院的審理范圍,原審法院超越管轄權限對《協(xié)議書》的效力和履行情況等進行認定,程序違法。三、原審法院部分事實認定錯誤。一審判決認定2014年2月17日借款1000萬元自該日至2014年7月15日產(chǎn)生的利息為1738333元錯誤。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而按照年利率36%計算,2014年2月17日借款1000萬元的利息計算至2014年7月15日應當為148萬元,多出部分應當視為郭某某償還的利息,即2014年7月15日郭某某向郭啟迪償還借款利息4011000元,而非原審法院認定的3752667元。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請求再審本案。
郭某某申請再審的理由有三項,其中第一、二項的理由同郭某某申請再審理由,第三項理由是:原審法院認定郭某某已同意以《協(xié)議書》中約定的3360萬元購房款抵扣訴爭借款,缺乏證據(jù)證明。
郭啟迪提交意見稱:一、一審法院恢復本案審理,符合法律規(guī)定。郭某某向黃浦區(qū)法院提起的另案訴訟系重復起訴,且郭啟迪已自認郭某某的購房退還款3360萬元抵償了郭某某所欠郭啟迪的債務,故本案無需以另案的審理結(jié)果為依據(jù)。一審法院查明事實后恢復審理本案,并無不當。二、本案系民間借貸糾紛,郭啟迪提交《協(xié)議書》是為了證明本案中以購房款抵扣本案借款本息的事實,原審法院對該《協(xié)議書》的效力和履行情況等進行審理認定,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三、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一)原審判決對郭某某尚欠郭啟迪本金及利息的計算正確。本案借款本金共計4000萬元,根據(jù)郭啟迪提供的2014年9月30日的《結(jié)欠條》,本金4000萬元及利息均按月利率3.5%付息,2015年3月17日的《結(jié)欠條》是在2014年9月30日的《結(jié)欠條》的基礎上產(chǎn)生。一審法院已將超出法定利率的利息折抵為本金。郭啟迪于2014年2月17日出借給郭某某的1000萬元借款不屬于《結(jié)欠條》中所涉借款,郭某某、郭某某主張2014年5月28日支付的105萬元系支付2014年2月17日的1000萬元借款的利息,缺乏證據(jù)證明,該105萬元并非本案借款的還款。(二)郭某某對以購房款抵扣本案借款本息是同意并予以確認的。郭某某與郭某某系父子關系,郭某某在得知郭某某尚欠郭啟迪借款的情況下,與郭啟迪及其他案外人簽訂案涉《協(xié)議書》,原審判決以此認定郭某某對以購房款抵扣本案借款本息同意,并無不當。綜上,請求駁回郭某某、郭某某的再審申請。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一、關于原審法院審理程序問題。首先,郭啟迪向一審法院提起本案訴訟,請求郭某某返還案涉借款后,郭某某亦向黃浦區(qū)法院提起另案訴訟,要求郭啟迪償還該案所涉購房款。但因另案中郭某某未依法繳納案件受理費,黃浦區(qū)法院已作出(2018)滬0101民初5840號民事裁定,裁定另案按撤訴處理,故一審法院恢復本案審理,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其次,本案中,郭啟迪主張郭某某向其借款4000萬元,同時主張以郭某某已付的購房款3360萬抵扣郭某某的欠款。為證明該事實,郭啟迪提交了其與郭某某、綠城公司、新富港公司簽訂的《協(xié)議書》,故《協(xié)議書》是否真實有效、郭某某的購房款能否抵銷郭某某所欠借款,是本案必須查明的事實,原審法院對《協(xié)議書》進行審理認定,并無不當。二、關于原審法院對郭某某已償還借款利息的確認是否違反法律問題。根據(jù)本案事實,案涉4000萬元借款,包括了2013年7月22日的700萬元、7月29日的1300萬元、8月9日的800萬元、8月28日的500萬元、12月20日的200萬元,和2014年1月8日的500萬元,并不包括2014年2月17日的借款1000萬元。2014年9月30日,郭某某、郭啟迪對雙方借款及已還本息結(jié)算時,確認2014年2月17日的借款1000萬元已全部結(jié)清,該筆借款的借條原件歸還郭某某。因此,郭某某主張應以歸還該筆借款的利息沖抵本案借款利息,無法律依據(jù)。原審判決依據(jù)本案事實確定的案涉借款利息,并無不當。三、關于原審法院認定郭某某同意以3360萬元購房款抵扣案涉借款是否有事實依據(jù)問題。根據(jù)郭啟迪、郭某某、綠城公司、新富港公司四方于2015年11月17日簽訂的《協(xié)議書》,四方約定綠城公司應退還給郭某某的購房款3352.12164萬元與郭啟迪或其指定買受人應支付給新富港公司的購房款3352.12164萬元相互抵銷。2017年7月25日,郭某某與郭啟迪兩方的財務人員對賬后,郭某某的財務人員宋某在制作財務報表時,在報表上記載“2014年12月4日房款抵本金3600萬”,表明郭某某已將上述購房款與案涉借款抵銷。由此,原審判決基于以上事實,并綜合郭啟迪與郭某某之間無其他債權債務關系、郭某某與郭某某系父子關系、郭某某對案涉借款知情,以及郭某某自該款抵銷后一直未主張要求郭啟迪返還該3360萬元購房款等情況,認定上述3360萬元在本案借款中予以抵扣,有事實依據(jù)。
綜上,郭某某、郭某某的再審申請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郭某某、郭某某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張愛珍
審判員 楊 春
審判員 何 君
二〇一九年十月十二日
法官助理潘琳
書記員黃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