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第三人:新疆萬和鼎力工程項目投資有限公司。住所。住所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新市區(qū)新天潤********div>
法定代表人:張向陽,該公司經(jīng)理。
再審申請人陳某某因與被申請人新疆城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城建公司)及一審第三人羅治海、新疆萬和鼎力工程項目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和鼎力公司)建設工程分包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新01民初132號民事判決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2018)新民終42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陳某某申請再審稱,本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應予再審。請求:1.撤銷一、二審判決;2.改判支持陳某某一審訴訟請求或發(fā)回重審;3.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及二審律師費由城建公司承擔。事實和理由:第一,有新證據(jù)推翻原判決。陳某某與萬和鼎力公司法定代表人張向陽2019年4月18日的通話錄音證明,羅治海和萬和鼎力公司之間可能惡意串通進行虛假陳述,損害陳某某利益。工程驗收報告證明,案涉工程由城建公司直接管理,陳某某退出工地后,城建公司接手施工。本案二審結束后,建設單位新疆恒通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通公司)已變?yōu)槌墙ü痉慨a(chǎn)事業(yè)部,故城建公司既是發(fā)包人也是承包人。另,羅治海已被列為失信被執(zhí)行人,無支付能力。第二,原審法院未查明案件基本事實。萬和鼎力公司收取陳某某22萬元的收據(jù),證明該公司系工程中介,陳某某與萬和鼎力公司簽訂的內(nèi)部承包合同未實際履行。原審法院錯誤認定陳某某與城建公司未簽訂書面合同,未考慮訂立合同的其他形式。城建公司向陳某某支付206萬元工程款、向陳某某勞務隊支付298萬元工程款、向陳某某的材料供應商支付280萬元款項的相關證據(jù),證明城建公司與陳某某存在工程款結算。第三,原審法院程序違法。原審法院未準許陳某某調取證據(jù)的申請,遺漏部分證據(jù),程序違法。第四,原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陳某某將城建公司作為被告,萬和鼎力公司和羅治海作為第三人,符合上述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第五,城建公司應支付陳某某工程款及催款費用。萬和鼎力公司和羅治海未向陳某某支付過工程款,羅治海也未向萬和鼎力公司支付過工程款,陳某某向萬和鼎力公司和羅治海支付過一些費用。陳某某是實際施工人,城建公司作為轉包方應向陳某某支付工程款及催款費用。
城建公司提交意見稱,1.陳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不能證明其主張,陳某某在羅治海無支付能力的情況下要求城建公司承擔責任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2.原審法院審理程序合法,未剝奪陳某某訴訟權利。3.發(fā)包人只在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nèi)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城建公司已與羅治海結算并支付完畢,城建公司已不欠付工程款。陳某某雖參與了施工,但不符合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情形,城建公司無義務向其支付工程款。
本院認為,本案是申請再審案件,應當圍繞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事由進行審查。針對陳某某的請求與理由,本院作如下審查:
第一,是否有足以推翻原判決的新證據(jù)。陳某某提交了三份證據(jù):1.城建公司的照片,擬證明城建公司既是發(fā)包人也是承包人;2.陳某某與張向陽的通話錄音,擬證明張向陽與羅治海合謀損害其利益;3.案涉工程驗收報告復印件,擬證明案涉工程由城建公司管理,與羅治海無關。陳某某稱證據(jù)一和證據(jù)二形成于原審庭審結束后,但未能提交其他證據(jù)印證其陳述。證據(jù)三載明的時間顯示該證據(jù)亦形成于陳某某提起本案訴訟之前。故陳某某提交的三份證據(jù)均不構成再審新證據(jù)。同時,三份證據(jù)的內(nèi)容亦不能實現(xiàn)陳某某的證明目的,不足以推翻原判決。
第二,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是否缺乏證據(jù)證明。案涉工程發(fā)包人是恒通公司,城建公司承包工程后,以其工程事業(yè)部的名義將工程非法轉包給羅治海,羅治海又將工程非法轉包給萬和鼎力公司,萬和鼎力公司又將工程非法轉包給陳某某,陳某某對工程進行了部分施工。原判決對上述基本事實的認定建立在對一系列證據(jù)進行綜合評判的基礎之上,包括恒通公司與城建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城建公司工程事業(yè)部與羅治海簽訂的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羅治海等人與萬和鼎力公司簽訂的勞務協(xié)議和工程協(xié)議書、萬和鼎力公司與陳某某簽訂的內(nèi)部承包合同等書證,以及陳某某、城建公司、羅治海、萬和鼎力公司的陳述等。陳某某有關其與城建公司存在合同關系、城建公司向其支付過工程款的主張,與前述證據(jù)證明的事實相悖,亦缺乏證據(jù)證明。陳某某此項申請再審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第三,原審法院審理程序是否違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四條對當事人因客觀原因無法自行收集、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的證據(jù)進行了規(guī)定,陳某某向原審法院申請調取的證據(jù)不屬于該條規(guī)定的范圍,原審法院不予準許,處理正確。同時,原審法院組織了證據(jù)交換,各方當事人針對己方和對方的證據(jù)發(fā)表了舉證和質證意見,陳某某稱原審法院遺漏證據(jù),顯悖事實。
第四,原判決適用法律是否確有錯誤。陳某某以與城建公司具有合同關系為由訴請城建公司支付工程款,但未能證明城建公司是其合同相對方。此種情形下,原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對民事責任的確定符合法律規(guī)定,適用法律并無不當。
綜上,陳某某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陳某某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歐海燕
審判員 陳紀忠
審判員 楊 卓
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法官助理魏曉龍
書記員陳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