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3808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反訴原告,二審上訴人):寧夏南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平羅縣太沙工業(yè)園區(qū)。
法定代表人:余凱,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建國,寧夏寧人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碩,寧夏寧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反訴被告,二審被上訴人):李典亮,男,1970年1月2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政和縣。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反訴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吳水生,男,1970年2月26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清流縣。
再審申請人寧夏南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化工)因與被申請人李典亮、吳水生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2019)寧民終21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南方化工申請再審稱,(一)原判決事實認定不清,違約責任判定錯誤。南方化工系依法解除合同,不存在違約事項,不應承擔違約責任;被申請人技改的礦熱爐質量差、產能低,導致經營成本過高無法盈利,系根本違約;被申請人未提供保障正常經營的流動資金且未清結應付款,違反協(xié)議約定。(二)原判決證據(jù)采信錯誤,違反舉證責任分配法律規(guī)定。南方化工對于被申請人技改爐子質量低劣舉證充分;南方化工提起反訴后提供了《審計報告》,完成了舉證責任,再次司法鑒定不是南方化工的舉證義務;南方化工已經完成合作期間虧損的舉證責任且已達到高度蓋然性程度,應予采納。(三)原判決法律適用錯誤,與案件性質明顯不符。未經審計就判令南方化工單方返還被申請人技改費用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和合同約定;被申請人應賠償因技改造成南方化工的財產滅失的損失。請求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規(guī)定再審本案。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系再審審查案件,應當依據(jù)當事人的申請再審事由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的規(guī)定進行審查。
根據(jù)原判決查明的事實,涉案協(xié)議是在訴訟過程中雙方一致同意解除的。原判決雖然認定協(xié)議在履行過程中雙方均有違約行為,但并未據(jù)此認定雙方各自應承擔的違約責任。故南方化工以自身“不存在違約事項,不應承擔違約責任”申請再審的理由不能成立。
按照涉案協(xié)議的約定,本案雙方當事人要在兩被申請人對礦熱爐技改基礎上進行合作生產,但涉案協(xié)議只履行了一年即停止了合作。雙方當事人在合同解除后本應對合作經營期間的盈虧進行審計并對合作事項進行清算,但雙方當事人均拒絕交納鑒定費,導致無法查明合作期間的盈虧問題,故南方化工主張兩被申請人應承擔合作經營損失缺乏相應的事實依據(jù),原判決不予支持并無不當。涉案協(xié)議同時約定技改費用作為兩被申請人的前期投入不得在合作生產經營和利潤當中承擔及扣除、合作期滿后技改投入的設備設施無償歸南方化工所得,但涉案合作只維系了一年,原判決結合本案客觀實際,將兩被申請人的技改費用認定為投入的固定資產并據(jù)此判令南方化工折算返還,亦無不當。
關于證據(jù)采信問題即南方化工提交的《審計報告》的問題?!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一方當事人自行委托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jù)足以反駁并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上述規(guī)定并不能得出若相對方沒有證據(jù)予以反駁并申請重新鑒定即應認定單方委托的鑒定結論的結論。就本案而言,南方化工提交的《審計報告》僅僅是一方當事人提交的書證,在兩被申請人不予認可的情況下,是否能據(jù)以主張合作期間的損失承擔,仍應遵循民事訴訟法的證據(jù)規(guī)則。原判決以“審計的會計資料由南方化工單方提供,兩被申請人未參與審計工作”為由認定《審計報告》不能作為證明損失的證據(jù),并無不當。
綜上,南方化工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寧夏南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宏惣o忠
審判員?。?楊 卓
審判員 :歐海燕
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法官助理:張楠
書記員?。禾锼艰?/div>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