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3663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無錫中彩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無錫市。
法定代表人:周大榮,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賀曉博,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劍婷,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西省上饒市。
法定代表人:李仙德,該公司董事長。
再審申請人無錫中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彩公司)因與被申請人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科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本院(2017)最高法民終82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查了本案,現已審查終結。
中彩公司申請再審稱,原判決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情形,請求再審。主要理由:
一、二審法院以中彩公司在第40份《短單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存在違約為由,認定晶科公司有權解除總額高達38億元的《長單合同》,顯屬基本事實認定錯誤。1、第40份《短單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如有違約行為,應優(yōu)先適用《短單合同》中約定的違約責任,晶科公司只能解除第40份《短單合同》,而無權解除《長單合同》。2、第40份《短單合同》的履行情況不應替代后續(xù)《短單合同》的磋商、簽訂及履行。3、二審法院認定的晶科公司根據《長單合同》第13.1條享有合同解除權,系偷換了晶科公司解除合同通知中所主張的事實依據。4、晶科公司并無證據證明中彩公司在第40份《短單合同》的違約行為已經達到《長單合同》中約定的根本性違約的程度。
二、二審法院認定中彩公司在第40份《短單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存在違約,系基本事實認定錯誤。1、《長單合同》確立了晶科公司“帶款提貨”的交易模式,雙方在實際履行中,基本遵循了以“晶科公司提貨為主”、“根據晶科公司付款金額決定交易數量”、“先付款、后開票”的交易習慣。2、中彩公司在履行第40份《短單合同》的過程中并不存在違約行為,二審法院人為地以《備忘錄》為節(jié)點將交易過程分割為兩個階段,故意忽視雙方在長期交易過程中所形成的交易模式。
三、二審判決中彩公司退還晶科公司交付的9320萬元的預付款,系基本事實認定錯誤。1、9560萬元的預付款不予退還,符合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2、晶科公司擅自解除《長單合同》構成違約,9560萬元的預付款不應退還。
四、晶科公司未按約支付預付款、未足額購貨構成違約,晶科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一審、二審法院對晶科公司的上述違約行為未予認定,屬于事實認定和適用法律錯誤。1、晶科公司未按約支付后三期的預付款顯然構成違約。2、晶科公司未能按約定數量足額購貨,構成違約。3、對中彩公司投產連云港公司4.3億余元的損失,晶科公司是明確能夠預見且該損失與其違約行為直接關聯,應當得到支持。
被申請人晶科公司未提交書面意見。
本院審查認為,一、關于晶科公司在履行《長單合同》過程中是否存在違約行為的問題。中彩公司認為,系爭交易的主動權在晶科公司,只有晶科公司先帶款要貨,中彩公司才能按約供貨,現晶科公司一直未通知要貨,且已提貨的量也僅為《長單合同》約定交易量的三分之一,晶科公司明顯違反《長單合同》約定的提貨義務。經審查,晶科公司和中彩公司雖在《長單合同》中確定了供貨數量、質量標準、提貨方式、付款方式等主要條款,但對于每一次交易的具體數量、單價等如何磋商并未約定,特別是交易期間多晶硅市場價格劇烈波動,雙方需依誠實信用原則和交易慣例及時磋商以確定分批供貨的數量、單價等。而根據雙方簽訂的40份短單合同來看,雙方在實際履行中,也確實對相關條款進行了進一步磋商。由此可見,在每次交易前平等協(xié)商交易細節(jié)再簽訂短單合同來履行《長單合同》是雙方的交易習慣。只有雙方對分批供貨的數量、單價等做最終確定后,《長單合同》才能付諸履行。因此,在雙方未就分批供貨的細節(jié)達成一致之前,中彩公司認為晶科公司違約不提貨的主張不能成立,二審認定晶科公司在履行《長單合同》過程中不存在違約行為,并不缺乏依據。
二、關于中彩公司是否返還預付款的問題。首先,中彩公司在履行第40份短單合同中構成違約。2008年7月8日中彩公司與晶科公司簽訂了《長單合同》,約定晶科公司就采購中彩公司的多晶硅建立長期供銷關系,并對供貨數量、質量標準、提貨方式、付款方式等進行了約定。2009年1月7日,中彩公司與晶科公司簽訂《補充協(xié)議》,對上述《長單合同》中交易價格和預付款的問題另行作了約定。協(xié)議履行中,雙方于2009年3月23日至2011年10月14日陸續(xù)簽訂的39份《短單合同》,雖然在具體履行過程中雙方持有爭議,但均認可上述39份《短單合同》履行完畢。2012年4月28日,中彩公司與晶科公司簽訂《備忘錄》,約定了自此之后的硅料購銷相關事項。2012年5月3日,晶科公司與連云港公司(中彩公司方)簽訂了第40份《短單合同》,約定交易貨量為100噸多晶硅并由賣方發(fā)貨,并對交貨時間、貨款支付方式、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期限等作了約定,但雙方實際交易了60噸多晶硅。由于晶科公司依約支付了上述60噸多晶硅貨款,而中彩公司未在約定時限開具增值稅發(fā)票且未對剩余40噸多晶硅進行發(fā)貨,二審判決認定中彩公司在履行第40份短單合同中構成違約不缺乏證據證明。其次,晶科公司解除合同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根據雙方簽訂的《長單合同》第13.1條約定:“若乙方(中彩公司)未能在合同約定時間內交貨,且交貨時間超過60天的,甲方(晶科公司)有權終止合同。若甲方選擇終止合同,乙方必須在合同終止之日起5天內全額退回甲方預付款,并同步另行支付甲方合同預付款余額的100%作為賠償金……”,由于中彩公司在履行第40份《短單合同》中未依約發(fā)貨且交貨已逾期60天,故晶科公司依約有權解除合同。本案中,在雙方長達5年的供銷合作關系中,多晶硅市場發(fā)展不景氣,雙方均未能按照先前預期采購量購銷多晶硅,尤其在第40份短單合同后雙方未再繼續(xù)合作。據此,二審判決基于多晶硅市場環(huán)境變化并結合雙方實際履約情況和利益平衡,綜合認定中彩公司應返還晶科公司9320萬元預付款并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支付資金占有期間的利息并無不當。
三、關于晶科公司是否仍需支付《長單合同》約定的剩余三期預付款的問題。2009年1月7日,晶科公司與中彩公司簽訂《補充協(xié)議》對剩余三期預付款的支付進行了重新約定,即剩余三期預付款可推遲到2009年6月再協(xié)商解決。之后,并無證據證明雙方在2009年6月后就剩余三期預付款的支付達成過進一步有效的協(xié)商。故晶科公司不再支付剩余三期預付款不違反雙方之間的約定,無需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綜上,再審申請人無錫中彩科技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事由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再審申請人無錫中彩科技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王朝輝
審判員 陳 佳
審判員 賈勁松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法官助理趙瑞
書記員牛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