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3587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反訴原告,二審上訴人):洪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曉蘭,北京大成(福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馬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曉蘭,北京大成(福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反訴被告,二審被上訴人):馮德俊,。
委托訴訟代理人:鐘飚,福建大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薛亮紅,福建大佳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二審上訴人(一審第三人):洪泉。
一審第三人:洪平。
一審第三人:鄭訓仁。
一審第三人:華通路橋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山西省陽泉市城區(qū)南大西街**。
法定代表人:王國瑞,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靜,山西碩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洪某、馬某某因與被申請人馮德俊、二審上訴人洪泉及一審第三人洪平、鄭訓仁、華通路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通公司)合同糾紛一案,不服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閩民終133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洪某、馬某某申請再審稱:(一)馮德俊與洪某2013年6月23日簽訂的《協(xié)議書》,是馮德俊以非法獲取洪某巨額財物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手段迫使洪某違心簽訂的敲詐協(xié)議,馮德俊的行為已涉嫌構成敲詐勒索罪,其訴求不應受法律保護,其敲詐勒索的犯罪事實應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二)二審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適用法律錯誤。1.《協(xié)議書》系合伙清算協(xié)議,而非洪某與馮德俊之間返還投資款和相應補償?shù)暮贤覔p害洪平、洪泉利益,屬無效協(xié)議。2.《協(xié)議書》系洪某在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期間授權簽訂,該協(xié)議未經馬某某同意及洪某事后追認,屬無效協(xié)議。3.二審判決認定追討4245萬元債權是洪某一個人的義務和洪某怠于追討錯誤,《協(xié)議書》中約定雙方共同向華通公司追討,2015年4月洪某以平定晉東置業(yè)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晉東置業(yè)公司)名義向華通公司發(fā)送《企業(yè)詢證函》確認債權,已經在積極維護權益。1800萬元未討回,洪某沒有向馮德俊付款的義務。4.案涉?zhèn)鶆彰黠@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馮德俊沒有舉證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經馬某某共同意思表示,馬某某不應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三)一、二審判決對洪某申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鑒定的申請置之不理,存在嚴重程序錯誤。(四)二審法院如認為本案涉嫌刑事犯罪,應當裁定中止移送公安機關,而不應當發(fā)函詢問公安機關本案是否構成犯罪。本案兩審判決歪曲事實,審判人員明顯涉嫌枉法裁判。綜上,洪某、馬某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五項、第六項、第十三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
馮德俊提交意見稱:(一)一、二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無誤。1.馮德俊與洪某2013年6月23日簽訂的《協(xié)議書》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陽泉市公安局答復意見已經認定,洪某方未受到語言和行動威脅,該協(xié)議內容系雙方真實意愿表達。2.馮德俊與洪某之間糾紛本質是基于對內轉讓合伙份額所產生的債權債務糾紛。雙方原系合伙關系,后協(xié)商一致由洪某以5500萬元價格受讓馮德俊全部股權,馮德俊退伙?,F(xiàn)通過其他項目抵充1700萬元、洪某指示案外人聶懷昌代付2000萬元,剩余1800萬元拖延不付。(二)洪某對馮德俊和法官的誹謗是對司法制度的挑釁,建議移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再審審查的核心問題有二:一是案涉《協(xié)議書》是否合法有效;二是洪某是否應向馮德俊支付1800萬元。
(一)關于案涉《協(xié)議書》是否合法有效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笔紫?,該《協(xié)議書》由甲方洪某委托洪承潮,乙方馮德俊委托鐘木水于2013年6月23日簽訂,簽訂程序合法。在洪某未經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特別程序認定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下,洪某父親洪承潮根據洪某2013年6月20日出具的委托書,受托處理2008年1月8日洪某與馮德俊簽訂的平定縣合作投資項目事宜,屬于有權代理。洪承潮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代表洪某簽訂該《協(xié)議書》,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亦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第二款關于“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的規(guī)定,法律后果應當由被代理人洪某承擔。二審判決認定該授權行為并未實際處分任何財產,與洪某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并無不當。其次,根據陽泉市公安局答復意見,該《協(xié)議書》是在平定縣人民政府領導出面協(xié)調后雙方達成意向并簽署的協(xié)議,在協(xié)議協(xié)商、簽署、付款期間,洪某方未受到語言和行為威脅,協(xié)議內容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洪某主張該協(xié)議是在馮德俊使用暴力脅迫手段違背洪某真實意思的情況下簽訂,但并未提供充足證據予以證明,本院不予支持。再次,《協(xié)議書》簽訂后至本案訴訟前,洪某并未就其主張的受脅迫簽約事宜依法請求法院變更或者撤銷該協(xié)議,且已經按照協(xié)議約定實際履行了2000萬元的付款義務。洪某也未舉證證明該《協(xié)議書》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情形。由此,一、二審判決依法確認該《協(xié)議書》的效力,未支持洪某關于協(xié)議無效的主張,有相應的事實和法律依據。
(二)關于洪某是否應向馮德俊支付1800萬元的問題
基于本案已經查明的事實,2008年1月8日洪某作為甲方與馮德俊等人作為乙方簽訂《合作協(xié)議》,約定乙方從洪某處受讓地質災害治理1000畝土地項目中的800畝土地和晉東商貿物流園區(qū)內地下資源開采兩個項目50%的份額。馮德俊根據該《合作協(xié)議》實際出資3300萬元,占前述項目22%的份額,洪某在其提交的書面清算報告中亦確認馮德俊所占份額。案涉《協(xié)議書》系洪某與馮德俊雙方簽訂,不涉及其他合伙人,且已經履行的款項亦是洪某個人向馮德俊支付的,二審判決認定該《協(xié)議書》實際上是馮德俊退出原受讓的份額、《協(xié)議書》系雙方關于返還投資款及相應補償?shù)膮f(xié)議、不屬于合伙清算協(xié)議,并無不當。根據《協(xié)議書》約定的內容,洪某已經將部分投資款退還馮德俊,對于未返還的投資款分為兩部分:一是由洪某將其應收的股權轉讓款2000萬元指示聶懷昌直接支付給馮德俊,該部分轉讓款已經實際支付完畢;二是對華通公司尚欠的張莊高效農業(yè)園項目轉讓款4245萬元,其中馮德俊擁有投資本金1800萬元,洪某擁有2445萬元,雙方共同向華通公司催討,討回的欠款按雙方的金額比例分配返還。張莊高效農業(yè)園項目系2012年5月9日洪某以其作為法定代表人的晉東置業(yè)公司名義轉讓給華通公司;雙方簽訂《關于張莊高效農業(yè)園項目轉讓協(xié)議書》(以下簡稱《項目轉讓協(xié)議》),約定轉讓總價12745萬元,已付8500萬元。2013年7月10日,洪某代表張莊高效農業(yè)園項目投資人與晉東置業(yè)公司簽訂《關于張莊高效農業(yè)園項目轉讓款的權屬協(xié)議書》(以下簡稱《項目轉讓款權屬協(xié)議》)確認華通公司尚欠晉東置業(yè)公司的轉讓款4245萬元屬洪某等高效農業(yè)園項目投資人。馮德俊并非前述《項目轉讓協(xié)議》和《項目轉讓款權屬協(xié)議》的簽約當事人,基于合同相對性原則,馮德俊無權直接向華通公司追討前述所欠轉讓款,且華通公司二審中也基于合同相對性不認可馮德俊的債權人資格,并聲明保留要求確認《項目轉讓協(xié)議》無效、晉東置業(yè)公司返還轉讓款的權利。據此,二審判決認定依照《協(xié)議書》向華通公司履行催討義務的主體只能是洪某,有相應的事實和法律依據。而洪某并未提供證據證明其積極向華通公司催討該部分款項,且洪某在本案中主張《協(xié)議書》無效,應視為拒絕向華通公司履行催討義務。二審判決根據本案實際情況,認定洪某負有向華通公司催討義務而拒絕履行,應向馮德俊返還1800萬元投資款,并無明顯不當。
關于馬某某是否應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的問題。案涉《協(xié)議書》《合作協(xié)議》均系洪某與馬某某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簽訂。根據本案一、二審判決查明的事實和相關庭審筆錄的記載,馬某某明知洪某以家庭財產投資案涉項目,且客觀上案涉項目屬于家庭共同生產經營,收益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二審判決認定馬某某應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并無不當。關于洪某申請對其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進行鑒定的問題,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明確規(guī)定了認定公民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的特別程序,洪某的近親屬并未依法提交相應的認定申請,洪某的該項申請再審事由不能成立。至于洪某認為一、二審法院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枉法裁判行為,但未提供相應的證據予以證明,本院不予審查。
綜上,洪某、馬某某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五項、第六項、第十三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洪某、馬某某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賈清林
審判員 楊 春
審判員 張 穎
二〇一九年八月二十九日
法官助理周傳植
書記員郟海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