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2666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第三人、二審上訴人):天津萬某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天津子牙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區(qū)內威海道西側。
法定代表人:張雷,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史小勇,北京龍朔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鳳蘭,北京龍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天津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靜海中心支行。住所地:天津市靜??h靜海鎮(zhèn)聯(lián)盟大街西側、靜文路北側海嵐大廈1-靜文路8號、201、301。
負責人:田捷全,該行行長。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天津百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住所地:天津子牙環(huán)保產業(yè)園子興南道22號。
法定代表人:魏小海,該公司總經理。
再審申請人天津萬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某公司)與被申請人天津農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靜海中心支行(以下簡稱農商行靜海中心支行)、天津百帝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帝公司)債權人撤銷權糾紛一案,不服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2015)津高民二終字第014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萬某公司申請再審稱,(一)原判決認定的事實缺乏證據支持。1.原判決認定百帝公司存在不當處分公司財產的行為沒有事實和法律根據。萬某公司受讓土地使用權明確約定了交易價款,不存在因此導致百帝公司資產減少、損害債權人利益的情形。交易雙方以債權債務沖抵的方式履行《土地轉讓協(xié)議》價款支付義務亦不違反法律。原判決在未查明相關履約方式的情況下認定土地使用權交易沒有對價缺乏證據支持。2.原審未對涉案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市場價格進行調查、評估,草率認定雙方約定的價格明顯低于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價格沒有證據支持,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九條之規(guī)定。(二)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原判決錯誤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七十四條,撤銷本案所涉土地使用權轉讓交易。1.百帝公司是以高于初始出讓款20萬元的價格進行轉讓的,且法院沒有對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進行調查、評估。2.本案不滿足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的受讓人知情的要件。萬某公司與百帝公司不存在惡意串通轉移財產的情形,現(xiàn)有證據不能證明萬某公司知道土地使用權交易行為可能造成對第三方債權人利益的損害。(三)本案存在可能影響原判決的新證據。1.二審判決后,百帝公司己將所涉借款全部清償。故涉案土地使用權轉讓并不影響百帝公司的償債能力,百帝公司資產也沒有因此減損。2.2019年1月17日,天津市靜海區(qū)人民法院向萬某公司送達執(zhí)行通知,查封了萬某公司名下靜海區(qū)天津子牙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園區(qū)十號路2號的房產,并將萬某公司列為被執(zhí)行人,萬某公司已就此提出執(zhí)行異議。上述執(zhí)行措施即是基于本案原判決作出,給萬某公司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萬某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六項之規(guī)定申請再審。
本案經審查查明,天津市大德九通鋼結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德九通公司)與賈寶軍、天津海盛石化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百帝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天津市靜海區(qū)人民法院于2016年8月30日作出(2014)靜民初字第4554號民事判決,判令百帝公司在欠付賈寶軍工程價款范圍內,對大德九通公司工程價款承擔給付責任。天津市靜海區(qū)人民法院于2019年1月17日向萬某公司發(fā)出執(zhí)行通知,查封天津靜海子牙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區(qū)十號路2號的房產,要求萬某公司收到通知后立即履行給付大德九通公司工程價款的義務,否則法院強制執(zhí)行。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有三:一是本案是否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二是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是否缺乏證據證明;三是原判決適用法律是否確有錯誤。
(一)關于本案是否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的問題
本案原判決生效后百帝公司清償借款的行為,系其履行欠付農商行靜海中心支行債務的行為,不能推翻原判決,反而證明原判決撤銷該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有利于恢復百帝公司的償債能力。本案所涉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已經被撤銷,如果百帝公司清償了其欠付農商行靜海中心支行的債務后,與萬某公司重新達成土地使用權轉讓交易。因農商行靜海中心支行已經不是百帝公司的債權人,重新交易的行為不受本案生效判決的約束。
(2014)靜民初字第4554號民事判決系解決另案當事人之間的糾紛,該判決結果與本案無關。該案生效后的執(zhí)行程序中,萬某公司作為案外人,如果認為法院錯誤執(zhí)行了其財產,應當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進行救濟。況且,萬某公司在該案執(zhí)行程序中已提出了執(zhí)行異議,即使認為法院對其執(zhí)行異議裁決結果錯誤,也可以通過法定途徑進行救濟。萬某公司稱該案執(zhí)行措施系執(zhí)行法院及當事人濫用本案原判決結果所致,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本案所涉土地使用權雖然登記在萬某公司名下,卻因生效判決撤銷了該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雙方當事人應當將該土地使用權轉回給百帝公司名下。未轉回的,萬某公司雖然是名義權利人,百帝公司卻為實際權利人。但是,如果百帝公司清償了農商行靜海中心支行的債務后,又與萬某公司重新達成土地使用權轉讓交易,則萬某公司就是該土地使用權的真正權利人。上述兩種可能,需要通過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予以查明并進行裁判,與本案原判決結果無關。故萬某公司認為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的申請再審事由,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二)關于本案認定基本事實是否缺乏證據證明的問題
案涉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系農商行靜海中心支行與百帝公司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該借款合同第11條第12款約定:借款人在清償其在本合同項下的全部債務之前如發(fā)生借款人名稱和法定代表人變更、法定地址變更、進行承包租賃、股份制改造或股東變更、聯(lián)營、合并、兼并、合資、分立、資產有償轉讓、……以及進行其他引起本合同之債權、債務關系變化或者可能影響貸款行權益的行動時,應提前三十個貸款行工作日以書面形式通知貸款行,并經貸款行書面同意,同時落實債務清償責任或提前清償責任,否則不得進行上述行動。百帝公司違反該條約定,未經農商行靜海中心支行同意,與其持股90%的萬某公司簽訂《土地轉讓協(xié)議》,萬某公司雖主張其以土地轉讓價款沖抵另案欠款,但并未提供充分證據予以證明,故原判決認定百帝公司不當處分公司財產并無不妥。
案涉地塊系百帝公司于2012年12月5日以790萬元價格取得,百帝公司于2013年10月將該土地使用權以僅高于出讓款2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其持股90%的萬某公司,且百帝公司及萬某公司均未能提供已支付土地轉讓價款的證據,亦未能證明土地轉讓價款系沖抵另案借款,原判決認定其價格明顯低于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價格并無不當。故萬某公司認為原審認定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申請再審事由,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三)關于原判決適用法律是否確有錯誤的問題
本案系債權人撤銷權糾紛,根據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本案中,百帝公司與萬某公司簽訂的《土地轉讓協(xié)議》中雖約定轉讓價為810萬元,但百帝公司和萬某公司均不能提供已經支付土地轉讓款的相關證據。百帝公司、萬某公司主張百帝公司以土地轉讓款沖抵了百帝公司與案外人天津市磊達鋼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磊達公司)的欠款,但百帝公司、萬某公司提交的證據不能證明其與磊達公司之間存在真實有效的欠款關系。故債務人百帝公司將其財產轉讓給萬某公司,而萬某公司未支付對價,百帝公司的財產轉讓行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債權人主張行使撤銷權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判決認定該土地使用權轉讓符合合同法七十四條規(guī)定的情形,撤銷該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并無不當。因此,萬某公司認為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再審申請事由,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萬某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天津萬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審判長劉崇理
審判員 潘勇鋒
審判員 梅 芳
二〇一九年六月十八日
法官助理孫亞菲
書記員 李 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