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2493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浙江昆侖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體育場路580號。
法定代表人:葉健,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英,該公司工作人員。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陸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陸建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開河,安徽楊開河律師事務所律師。
二審被上訴人(一審被告):安徽新貝發(fā)制筆城有限公司,住所地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經濟開發(fā)區(qū)新城大道28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二樓招商局)。
法定代表人:邱智銘,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杰,浙江和義觀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陸黛霞,浙江和義觀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浙江昆侖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侖公司)因與被申請人陸某某、陸建華、二審被上訴人安徽新貝發(fā)制筆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貝發(fā)公司)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皖民終15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昆侖公司申請再審稱,(一)陸某某、陸建華一審期間撤回對40萬元施工保證金的起訴,一審法院予以準許且在證據認定時對其提交的2012年8月15日40萬元的匯款單未予確認,原判決認定昆侖公司實際收取陸某某、陸建華40萬元保證金缺乏證據證明。(二)2012年5月8日,昆侖公司與何保衛(wèi)簽訂《單位工程內部承包協(xié)議書》,通過內部承包的方式將涉案工程發(fā)包給何保衛(wèi)施工。2012年10月22日,何保衛(wèi)作為委托人向昆侖公司出具《授權委托書》,該委托書載明“由本人承建的昆侖建設?安徽新貝發(fā)制筆城工程(6#、7#樓)工程”。何保衛(wèi)授權陸建華辦理領取材料款、農民工工資相關票據等事宜,證明陸某某、陸建華明確知曉何保衛(wèi)是通過內部承包的方式承建涉案工程。原判決認定昆侖公司與何保衛(wèi)之間的內部承包協(xié)議對陸某某、陸建華不產生法律約束力缺乏證據證明,關于陸某某、陸建華有理由相信何保衛(wèi)履行的是職務行為,陸某某、陸建華與昆侖公司之間形成建設工程合同關系的認定錯誤。(三)昆侖公司已經向何保衛(wèi)支付了涉案工程款,陸某某、陸建華應直接向何保衛(wèi)主張權利,原審不予追加何保衛(wèi)為被告錯誤。綜上,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適用法律錯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請求依法撤銷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皖民終155號民事判決書第一項、第二項;駁回陸某某、陸建華的全部訴訟請求,或將本案發(fā)回重審;判決由陸某某、陸建華承擔本案一、二審全部訴訟費用。
被申請人陸建華提交意見稱,原審法院判決認定陸某某、陸建華支付40萬元保證金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認定昆侖公司與何保衛(wèi)之間內部承包協(xié)議對陸某某、陸建華不產生法律效力于法有據。陸某某、陸建華在原審中提供的證據充分證明二人為實際施工人,該事實亦經生效的(2017)最高法民終25號判決認定。昆侖公司的再審申請理由無證據支持且與已生效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不符,請求依法駁回昆侖公司的再審申請。
二審被上訴人新貝發(fā)公司提交意見稱,原審認定陸某某、陸建華支付40萬元保證金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且并未對本案審判結果造成任何影響。原審認定陸某某、陸建華為實際施工人有充分的事實依據。新貝發(fā)公司向昆侖公司支付包括涉案工程在內的全部工程款后,昆侖公司理應向實際施工人支付涉案工程款。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依法駁回昆侖公司的再審申請。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昆侖公司應否向陸某某、陸建華支付涉案6#廠房、7#物流配送中心的工程款。
原審查明,2012年2月15日,新貝發(fā)公司作為建設方與昆侖公司簽訂了《施工補充協(xié)議》,約定由昆侖公司承建包括涉案工程在內的安徽新貝發(fā)制筆城項目工程。2012年5月11日,昆侖公司安徽分公司出具《任命書》,任命何保衛(wèi)為安徽來安新貝發(fā)制筆城項目總負責人。何保衛(wèi)以昆侖公司的名義與陸某某簽訂《承包協(xié)議》,將安徽新貝發(fā)制筆城項目中的6#廠房、7#物流配送中心工程轉包給陸某某施工,陸某某、陸建華按照協(xié)議對6#廠房、7#物流配送中心進行了實際施工。2013年10月18日,昆侖公司向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新貝發(fā)公司支付新貝發(fā)制筆城項目的工程款,本院對該案二審審理后作出(2017)最高法民終25號民事判決,判決由新貝發(fā)公司支付昆侖公司包括涉案6#廠房、7#物流配送中心工程在內的新貝發(fā)制筆城項目工程的全部工程款,同時,判決認定何保衛(wèi)系昆侖公司涉案工程的施工負責人。綜合以上案件事實,原審法院判決認定陸某某有理由相信何保衛(wèi)得到昆侖公司的授權,與其簽訂《承包協(xié)議》是履行職務行為,昆侖公司與陸某某之間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并無不當。即便昆侖公司與何保衛(wèi)系內部承包關系,昆侖公司提交的證據并不足以證明陸某某、陸建華二人知曉該內部承包協(xié)議內容,故昆侖公司與何保衛(wèi)之間的內部承包協(xié)議對陸某某、陸建華不產生法律約束力。陸某某、陸建華雖不具有建設工程施工資質,其與昆侖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涉案工程已經交付新貝發(fā)公司使用,在昆侖公司起訴新貝發(fā)公司索要涉案工程款已經得到生效民事判決支持且判決款項已執(zhí)行完畢的情況下,原審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的規(guī)定,認定陸某某有權向昆侖公司主張工程價款并無不當。昆侖公司應當向陸某某、陸建華支付涉案6#廠房、7#物流配送中心的工程款。昆侖公司關于其通過內部承包方式將涉案工程發(fā)包給何保衛(wèi)施工,以及其已經向何保衛(wèi)支付了涉案工程款,陸某某、陸建華應向何保衛(wèi)而非昆侖公司主張工程款的再審理由不能成立。此外,陸某某、陸建華在一審審理中申請撤回對40萬元保證金的起訴,一審法院亦予以準許,該部分并非本案再審申請的審查范圍,昆侖公司關于原判決認定其實際收取陸某某、陸建華40萬元保證金缺乏證據證明的再審理由不能成立。
綜上,昆侖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再審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浙江昆侖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包劍平
審判員 朱 燕
審判員 謝 勇
二〇一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法官助理王蒙蒙
書記員湯艷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