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238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林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延平,陜西格道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曹慶,陜西格道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宋云山。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魏紅英。
一審第三人:王勝。
再審申請人林某某因與被申請人宋云山、魏紅英及一審第三人王勝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內蒙古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2018)內民終22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林某某申請再審稱,(一)本案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規(guī)定的有新的證據(jù),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情形。二審庭審后,林某某收集到汪華琴、葉育勝、林文珠提交的證明,可以證實上述三人付給第三人王勝的2550萬元系林某某委托支付購買宋云山煤礦的款項的事實。應當結合新證據(jù)和第三人王勝的轉款單、陜西的兩份生效判決認定汪華琴、葉育勝、林文珠三人銀行轉款支付給第三人王勝的2550萬元系林某某委托支付購買宋云山煤礦的款項的事實。(二)本案具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六項規(guī)定的適用法律錯誤情形。1.涉案買賣合同并非與魏紅英達成,被多取得的款項并沒有證據(jù)證明是魏紅英共有的財產(chǎn),一、二審判決均以買賣合同糾紛進行審理,判令林某某向宋云山、魏紅英共同返還適用法律錯誤。2.第一,如果認為買賣合同關系還存在,是林某某沒有付足購礦款,應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規(guī)定判決繼續(xù)履行付款義務,不是判決返還;第二,如果認為買賣合同關系已經(jīng)解除,鑒于雙方2012年2月24日已經(jīng)結算,結算后宋云山返還了8000萬元承兌匯票,根據(jù)《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雙方已經(jīng)履行結束,原判明顯違背了當事人結算兌現(xiàn)的約定;第三,如果認為是買賣合同,鑒于合同相對性原則,魏紅英無權共同享有合同價款;第四,如果認定是合同價款未付足,判令林某某支付利息毫無法律依據(jù)。3.之前陜西的判決中已經(jīng)認定不存在未足額支付和多返還問題,本案的判決中又認定未足額支付,需要返還,顯然是后判否定前判,屬于重復訴訟,明顯違背立法原意。綜上,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六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一、本案是否屬于重復訴訟
林某某在前訴中向陜西省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宋云山償還欠款1400萬元及相應利息。本案中,宋云山起訴請求為判令林某某返還宋云山2620萬元及相關利息。宋云山向林某某主張的購礦過程支付購礦款是否付足、應否返還的問題,是在雙方約定的購礦價8000萬元之內的糾紛。本案訴訟請求與前訴中的訴訟請求并不相同。在前訴中未受理本案糾紛,而本案對宋云山提出的其向林某某主張的在購礦過程支付購礦款是否付足、應否返還的問題作出的裁判結果,并不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的宋云山、魏紅英共同支付林某某欠款及利息的裁判結果的情況下,一、二審認定本案不屬于重復訴訟并無不當。
二、原審判決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宋云山與魏紅英系夫妻關系,兩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即使因夫妻一方形成的債權,債權一方同意當然可以共同對外追索債務,至于兩者之間內部如何受償、分配,與債務人無關。根據(jù)原審查明的事實,2011年10月,宋云山與林某某達成煤礦協(xié)議后,在2011年11月27日起至2011年12月7日期間,林某某先后向宋云山支付買礦款共計5380萬元,對此部分款項雙方無爭議。2012年2月,宋云山與林某某解除該買礦協(xié)議。2012年2月24日,宋云山給林某某以銀行承兌匯票的形式共支付8000萬元,林某某向宋云山出具一張《收條》,對此林某某認可。因此,林某某向宋云山支付購礦款5380萬元,而宋云山向林某某退還了8000萬元,一、二審依此認定林某某應向宋云山、魏紅英返還多收取的2620萬元及相關利息。林某某在原審訴訟和再審申請時均主張案外人汪華琴、葉育勝、林文珠、第三人王勝與宋云山之間存在委托關系,并主張結合前訴的事實認定,林某某支付了8000萬元購礦款。從涉案的證據(jù)和事實來看,林某某向原審法院提交的2550萬元銀行憑證為案外人汪華琴、葉育勝、林文珠、林某某與案外人王勝之間的多次往來款項,而宋云山和第三人王勝之間從2008年至2015年間一直進行著不同的經(jīng)濟往來。第三人王勝稱其向宋云山支付的款項為代林某某支付的買煤礦款,對此宋云山不認可。即,林某某在原審和申請再審均未能提交有效的證據(jù)證明汪華琴等人與王勝之間存在委托法律關系以及王勝和宋云山的經(jīng)濟往來與本案具有關聯(lián)性,且上述2550萬元與2620萬元數(shù)額并不一致,林某某亦不能做出合理解釋,故一、二審判決林某某返還宋云山多支付的購礦款2620萬元及利息正確,就第三人王勝與宋云山的經(jīng)濟往來問題可另行主張,實體處理并無不當?!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三條規(guī)定,已為人民法院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當事人有相反證據(jù)足以反駁的除外,原審根據(jù)當事人提交的《個人活期賬戶交易明細》、銀行承兌匯票、記賬憑證等證據(jù),認定相關案件基本事實,不屬于適用法律錯誤。
此外,林某某申請再審提交的汪華琴等人的證明,屬于證人證言,在無其他有效證據(jù)佐證的情況下,不足以推翻原判決,林某某該項申請再審理由不能成立。
綜上,林某某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林某某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萬 挺
審判員 張 純
審判員 潘 杰
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法官助理? 張? 聞
書記員 趙雅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