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1828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本訴原告、反訴被告,二審上訴人):黑龍江省正方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陽明區(qū)礦山路**號。
法定代表人:楊偉斌,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關興凱,黑龍江信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一審本訴被告、反訴原告,二審上訴人):北京中關村開發(fā)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來廣營鄉(xiāng)來北家園小區(qū)西北角配套公建**座**號-**號。
法定代表人:谷向陽,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玉章,黑龍江盛世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聶昌軍,黑龍江盛世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牡丹江市萬佳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qū)永安路**號
法定代表人:張建平,該公司董事長。
二審被上訴人(一審被告):寧安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住所地:黑龍江省寧安市寧安鎮(zhèn)古塔西街**號
法定代表人:劉偉,該局局長。
再審申請人黑龍江省正方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方公司)、北京中關村開發(fā)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關村公司)因與被申請人牡丹江市萬佳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萬佳公司)及二審被上訴人寧安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以下簡稱住建局)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黑民終21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正方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主要事實和理由:(一)原審判決認定萬佳公司對欠付工程款及利息不承擔連帶責任錯誤,正方公司承包的案涉工程項目是由中關村公司和萬佳公司共同經營管理,其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二)原審判決判令中關村公司支付欠付工程款利息起算日錯誤。2012年10月1日,正方公司所承建的最后一條道路即中心東街通車,應視為建設工程實際交付之日,應從該日起算欠付工程款利息。(三)原審判決未認定一審法院未調取的現場簽證錯誤。正方公司上報萬佳公司和住建局現場簽證單273份,按順序號排列。現雖提交的是復印件,但復印件有順序號排列,而一審法院調取的卻是斷號的現場簽證單141份,中關村公司、萬佳公司和住建局應該持有法院未調取的132份現場簽證單原件。正方公司施工的第三標段的現場簽證工程造價應為5471585.96元。(四)一審判決認定碎石土的價格錯誤。中關村公司與各標段約定:“結算依據:2011年住建局發(fā)布的‘建設工程地產材料結算價格的通知’、2011年牡丹江市發(fā)布的‘建設工程結算辦法’、住建局主管部門確認的材料價格?!敝嘘P村公司與正方公司沒有約定以2011年寧安市市政道路綜合整治工程材料價格確認表作為結算依據,而一審判決卻據此確認碎石土價格。住建局發(fā)布的**年的建設工程地產材料結算價格的通知中,沒有對碎石土定價,結算價格應以實際發(fā)生價格為準。
中關村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主要事實和理由:(一)二審判決認定中關村公司的證據“不能證明中關村公司主張的正方公司原因造成評審延誤的事實成立”錯誤。2017年1月10日寧安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寧安市政府)出具的情況說明證實系因道路質量問題才導致寧安市政府延遲了置換土地的實施。(二)二審判決認定寧安市政府出具的情況說明與寧安市政府的評審通知書及評估報告所體現的內容不一致沒有證據支持。首先,前述情況說明和評審通知書及評估報告在內容上沒有不一致之處,不存在任何沖突。其次,情況說明解釋了依據BT協(xié)議和雙方約定本應在2012年即可進行的置換土地,為何會延遲到道路保修期結束后。再次,評審通知書及評估報告所體現的內容只是對項目結算情況的描述,并未涉及情況說明的內容。最后,若二審法院認為存在上述情況,應當向寧安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進行核實,住,住建局系本案當事人之**以當庭核實。(三)二審判決認定“評審通知書中工程的竣工時間為2013年9月30日,則2013年11月22日開始工程進行評審是合理的,未體現延期評審”沒有事實依據,違反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法則。首先,中關村公司與寧安市政府BT協(xié)議約定:竣工后結算。按BT協(xié)議約定,項目決算分別進行,十三項工程也是分部分項實施建設。其中2011年當年完成工程十一項,明年開工工程兩項,還有一項工農兵大橋項目另行辦理。BT協(xié)議明確約定“本項目合同工期為2011年6月1日開工至10月30日,工期歷時152天”。該協(xié)議工期是以當年完成的十一項工程為依據,前述十一項工程均按合同約定竣工。但因正方公司道路質量問題導致工程于2012年重修,于2012年9月30日結束,進而導致工程不能在2011年10月30日評審而順延至2014年4月10日,寧安市政府出具的情況說明證實了上述事實。其次,中關村公司作為**項目的投資人,主要投資均在2011年完成,越早完成置換,中關村公司才能收回投資,沒有理由空等兩年。再次,寧安市政府證明,“道路質量”導致社會影響極壞,2011年道路決算由竣工后改為了保質期結束后。2013年工程保質期結束,而2013年建設完成的道路(永樂巷)仍按竣工決算,因此導致兩部分道路一并審計決算為一份審計報告。寧安市財政投資評審中心只是負責工程結算審計,因此其作出的評審通知書和評估報告對上述質量問題和順延保修事宜沒有涉及。(四)原審判決認定“中關村公司組織工程施工所發(fā)生的融資利息與正方公司的工程質量問題無必然因果關系”違反邏輯推理。如果沒有正方公司的工程質量問題,中關村公司可以及時進行土地置換,收回投資,就不會產生融資利息,上述行為和結果之間存在必然因果關系。(五)二審判決認定稅款屬重復計算錯誤。首先,中關村公司與正方公司不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工程造價中不應計取規(guī)費、稅金、管理費等。案涉司法鑒定的工程造價計取了規(guī)費和稅金,應當從工程造價中予以扣減。其次,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建筑業(yè)營業(yè)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177號規(guī)定,中關村公司有義務代扣代繳稅金。中關村公司承建的案涉工程所涉稅金已按稅務機關要求按5.0150%予以繳納,因此在支付給正方公司的工程款中應按該比例再予以扣減,一審判決的稅金扣減正確。
本院經審查認為,正方公司、中關村公司申請再審的理由均不能成立,具體分析認定如下:
本案中,中關村公司與寧安市政府于2011年5月18日簽訂市政綜合改造工程BT投資建設協(xié)議,約定由中關村公司承建該建設工程。此后,正方公司與中關村公司達成口頭協(xié)議,約定由正方公司分包其中的三標段工程。萬佳公司并非案涉工程的發(fā)包人,且正方公司沒有提供證據證明萬佳公司以公司名義參與了案涉工程的項目經營,故正方公司與萬佳公司沒有合同關系,其訴請萬佳公司就中關村公司欠付的工程價款承擔連帶給付責任的主張缺乏事實依據。正方公司并未與中關村公司簽訂書面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也未提供雙方約定付款時間的相關證據,在此情形下,確定工程價款的本金是計算工程款利息的前提,而案涉工程經寧安市政府評審后才能確定應付工程價款,故原審判決以案涉工程評審結束日作為中關村公司欠付工程款利息的起算時點,對正方公司并無不利。正方公司提供的未由一審法院調取的工程簽證均為復印件,而中關村公司、、住建局對此均不予認可故原審對該部分工程簽證未予認定,并無不妥。如前所述,正方公司與中關村公司并未簽訂書面合同,其在再審申請中主張的中關村公司與其就結算依據作出的約定缺乏證據支持,且其在原審中提供的自行購買碎石土的相關資料均為復印件,中關村公司不予認可,原審判決以寧安市政府結算文件確認的價格作為認定碎石土價格的依據,并無不當。況且,正方公司在本案二審判決中并未對碎石土價款問題提出上訴,現其對該事項直接申請再審,亦不應支持。
中關村公司與寧安市政府簽訂的案涉BT協(xié)議約定,由中關村公司負責項目全部投資建設和移交,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30日內完成移交,工程決算總價作為項目工程款支付計算依據。該協(xié)議中并未體現中關村公司主張的項目分別進行審計決算或分別進行土地置換的內容。寧安市政府部門作出的情況說明雖然載明因正方公司施工的道路出現質量問題,寧安市政府延遲了與中關村公司BT協(xié)議中置換土地的實施,但在此期間,案涉工程仍有中關村公司負責的其他標段道路正在施工建設,項目并未全部竣工驗收,工程款支付的條件并不具備。案涉BT協(xié)議明確約定整體工程均由中關村公司自行投資,在此情況下,中關村公司對外融資進行建設是其應盡義務。中關村公司主張該期間產生的融資損失均系正方公司施工原因造成,缺乏充足的依據和直接的因果關系,二審判決對其要求正方公司賠償融資損失的訴訟請求未予支持,并無不當。另外,司法鑒定機構就案涉工程價款作出的鑒定意見中已經包含了正方公司應當依法繳納的稅金,因該部分稅金應由中關村公司作為總承包方代扣代繳,因此應從中關村公司欠付工程價款中予以扣除。在已經扣除正方公司應繳納稅金的情況下,一審判決再次判令正方公司按比例負擔中關村公司繳納的四個標段稅費,屬于重復計扣,二審判決予以糾正正確,中關村公司該項申請再審理由不成立。
綜上,正方公司、中關村公司的再審申請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黑龍江省正方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關村開發(fā)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余曉漢
審判員 王富博
審判員 季偉明
二〇一九年六月十九日
法官助理侯望
書記員黃婷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