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9)最高法民申1721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多倫縣興陽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大北溝鎮(zhèn)小河村。
法定代表人:王志忠,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維保,天津法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徐州萬和煤炭購銷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徐州市北郊煤炭市場內。
法定代表人:徐強,該公司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鄧淼今,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峰,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多倫縣興陽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興陽公司)因與被申請人徐州萬和煤炭購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和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8)蘇民終90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興陽公司申請再審稱,(一)興陽公司有新證據證明2012年4月至7月萬和公司應該給付貨款3400多萬元,且萬和公司未向興陽公司投資2200萬元。(二)興陽公司和萬和公司的借貸合同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的無效合同,也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四條第一項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情形。(三)興陽公司曾于2018年6月29日在二審開庭提交調取證據申請書,請求調取萬和公司向興陽公司支付的投資款來自銀行貸款,二審法院不予準許錯誤。(四)一審法院未經傳票傳喚導致興陽公司不能參加訴訟活動,嚴重侵犯興陽公司的合法訴訟權利。綜上,興陽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第六項、第八項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是興陽公司和萬和公司之間的借貸合同關系是否有效。根據一審、二審查明的事實,萬和公司通過銀行轉賬方式交付借款9000萬元、通過銀行承兌匯票方式交付借款1000萬元,并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四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借貸合同無效需同時滿足兩個要件,一是出借的資金來源系“金融機構信貸資金”;二是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資金的上述來源。興陽公司主張合同無效,應當對上述兩個要件承擔舉證責任?,F興陽公司申請再審未提交證據證明存在上述要件,故案涉借貸合同應當認定為有效。
關于興陽公司主張未收到萬和公司投資款2200萬元問題。萬和公司根據對賬制作了“萬和公司與興陽礦業(yè)合作1.22億資金收益計算表(附表1)”,在該表中載明了1億投資的利潤和2200萬元投資的利潤,興陽公司經核實后在該表上予以蓋章確認?,F興陽公司申請再審主張未收到萬和公司投資款2200萬元,缺乏證據證明。
關于興陽公司提交的新證據。經查,興陽公司提交的內蒙古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的開具時間為2012年,且該證據無法推翻原判決,故依法不屬于新的證據。
關于一審、二審法院程序問題。根據一審卷宗中送達記錄載明的事實看,法院已向興陽公司進行了訴訟材料的有效送達,興陽公司未提供未接受的合理理由及證明,應當認定一審程序并無不當。二審時興陽公司向法院提交調取證據申請書,欲證明萬和公司的1億元投資不是其自有資金。二審法院認為興陽公司不能舉證證明案涉借款合同無效的情況下,不予準許其調查取證申請,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五條的規(guī)定。
綜上,興陽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第六項、第八項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多倫縣興陽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王展飛
審判員 肖寶英
審判員 李 濤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法官助理徐陽
書記員李逸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