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米德(中國)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德公司)因與被申請人吉林重通成飛新材料股份公司(以下簡稱重通公司)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2018)渝民終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于2018年11月30日作出(2018)最高法民申5649號民事裁定提審本案。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了本案。再審申請人米德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汪冬、何維,被申請人重通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黃先忠、劉歡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米德公司再審請求:1.依法撤銷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2018)渝民終2號民事判決和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2015)渝五中法民初字第00837號民事判決;2.駁回被申請人的全部訴訟請求;3.判令被申請人承擔本案一、二審受理費、訴訟保全費、鑒定費。事實和理由:原判決為了保護重慶本地企業(yè)的非法利益,違反公平公正基本原則,極大地損害了米德公司的合法權益。一、1.米德公司向重通公司提供了51.5米殼體和腹板兩種芯材,該兩種芯材均是從同一種甚至同一塊大型PVC芯材上,經過物理切割成,只是開槽和打孔的位置和深度有所不同,但重通公司只主張殼體芯材存在質量問題。2.重通公司共購買了151套51.5米芯材,共生產了40支葉片,僅主張其中的31支葉片發(fā)生燒焦現象。3.米德公司僅對原材料進行物理切割,而重通公司生產葉片時需要添加大量的化學物質,且殼體和腹板分別在不同的模具中進行加熱固化。二、1.即便本案鑒定檢材系由米德公司提供,本案檢材1屬于重通公司已進行化學固化處理甚至已經燒焦、發(fā)黑的芯材,檢材2屬于已過質保期且不符合存放要求的芯材,據此作出的鑒定結論顯然錯誤。2.一審鑒定機構在合同已有明確約定的情況下故意遺漏葉片生產過程中的溫度問題、未對案涉芯材燒焦的真正原因進行查明,導致鑒定結論明顯錯誤。3.該鑒定結論認為“聚氨酯的耐高溫性能不如PVC材料”犯了科學常識錯誤,明顯不能采信。米德公司由始至終沒有見過重通公司提交的所謂書籍,原判直接采信,程序違法。本案應重新鑒定。三、1.原判決直接依據一審鑒定結論認定米德公司構成違約存在明顯錯誤,與本案重要事實明顯矛盾。案涉芯材的主要成分完全符合合同約定,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2.原判未考慮重通公司與案外人北京萬源工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源公司)葉片采購合同價款中未發(fā)生的相關成本和費用,僅在扣除案涉芯材采購成本這一項成本后將余額全部認定為損失,存在明顯錯誤。3.原判決有意忽視重通公司生產過程中對溫度控制存在的錯誤,直接依據一審鑒定結論判令米德公司對重通公司的全部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四、本案有新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據米德公司所知,目前在我國用于制作風機葉片的芯材僅有案涉Mycell和DIAB兩個進口品牌。根據米德公司獲取的DIAB品牌芯材《安全數據表》可知,DIAB品牌同類芯材的配料成分中亦含有20%到50%的聚亞胺酯/聚酰胺(也是聚氨酯的一種)證明用于制作風機葉片的芯材的主要成分應當包括聚氨酯,原判決認定案涉芯材的主要成分不應包括聚氨酯這一前提與米德公司提交的證據明顯矛盾,據此作出的認定存在嚴重錯誤,應予糾正。
重通公司辯稱,一、事實方面,1.米德公司所謂從“一塊大型PVC芯材”上切割而來的說法與實際情況不符。重通公司不清楚米德公司提供的殼體芯材與腹板芯材是否采用同批次同種材料。2.腹板開槽方式和殼體不一致,熱量不會傳遞至芯材內部,因此腹板芯材未出現變色,且重通公司發(fā)現葉片出現問題后,要求米德公司處理,米德公司派員跟產并另行提供一批芯材,重通公司使用此批次芯材仍按上述工藝流程進行生產,該批次葉片未出現燒焦發(fā)黑現象,但換回與出現問題葉片同批次芯材時,按上述工藝生產的葉片仍出現燒焦發(fā)黑現象,可見,重通公司的生產工藝不存在問題。二、《司法鑒定意見書》程序合法有效,二審法院不準予米德公司重新鑒定的要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1.訟爭芯材是米德公司提供的。2.鑒定檢材符合法律要求。檢材取樣是在鑒定機構、一審法院工作人員、雙方委托代理人及雙方公司技術人員的見證下現場進行。3.玻纖布、輕木不是化學物質,PVC芯材為發(fā)泡閉孔結構,在加溫過程中,芯材內部不產生化學反應,且雙方在2014年4月1日簽訂的《芯材購銷合同之補充協(xié)議》中已明確約定芯材質保期與葉片同步,即芯材質保期為20年,上述檢材可以作為鑒定對象。4.溫度問題不是重通公司申請鑒定的事項,米德公司對不屬于鑒定范圍的事項要求重新鑒定沒有法律依據。5.米德公司認為鑒定結論違反科學常識沒有事實依據,無法證明聚氨酯的耐高溫性高于PVC。三、二審法院認定米德公司構成違約,適用法律正確。涉案芯材系米德公司提供。鑒定意見經過質證,鑒定程序合法,鑒定人出庭接受了質詢,對當事人提出的質疑進行了書面回復說明,二審法院采信鑒定結論符合法律規(guī)定。四、二審法院對米德公司應承擔的違約責任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鑒定意見證明案涉芯材主要成分為聚氨酯而非PVC材料,該芯材的力學性能參數已不符合雙方合同約定,米德公司應承擔違約責任。重通公司主張的損失金額是依據與萬源公司簽訂的買賣合同的金額計算的,雖含稅、運費、保險等,但因米德公司的過錯導致該交易未完全履行,重通公司作為實際損失方有權就買賣合同約定的價格要求賠償。一審法院扣除芯材成本計算重通公司的損失并無不當,二審法院予以維持符合法律規(guī)定。這也是對合法交易秩序的保護。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4年9月5日,經工商登記機關審核,核準重通集團成飛(大安)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企業(yè)名稱變更為吉林重通成飛新材料股份公司并進行了登記。
2014年2月20日,重通公司(甲方、需方)與米德公司(乙方、供方)簽訂了編號為CTCF20140220-046《購銷合同》,約定米德公司為重通公司2014年2MW芯材的供應商(沒有案涉51.5米的芯材),并對產品名稱、規(guī)格、數量、單價、質量、質保期、售后技術服務及違約責任等作出約定。
2014年4月1日,重通公司(甲方、需方)與米德公司(乙方、供方)簽訂了編號為CTCF20140318-052《芯材銷售合同之補充協(xié)議》,該補充協(xié)議約定:甲方向乙方購置芯材(殼體+腹板),規(guī)格型號:51.5米單價(元):64470.00,包裝:獨立包裝整車運輸,備注:交貨時間、地點及具體數量詳見每批次訂單。芯材質保期和葉片同步。本補充協(xié)議雙方簽章后生效,及成為購銷合同(合同編號:CTCF20140220-046)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與該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除本協(xié)議中明確所作增加的條款之外,原合同的其余部分應完全繼續(xù)有效?!?/div>
在此之前,重通公司(甲方)與米德公司(乙方)簽署了編號為YM-JSXY-E001《風機葉片芯材采購技術協(xié)議》,載明本技術協(xié)議用于重通公司2.0MW風力發(fā)電機組葉片生產用的芯材的采購。該協(xié)議約定了如下內容:1.“總則”約定:1.1本技術協(xié)議提出最低限度的技術要求,乙方應確保提供符合技術要求和相關國際、國內工業(yè)標準的產品;1.2供貨產品外形尺寸及加工方式嚴格按照圖紙進行,圖紙采用經雙方確認的最新版,必要時更新圖紙的要求以我公司通知為準;1.3如材料供應商更換原材料種類、更改工藝、更換設備或技術改進等,材料供應商有義務及時書面形式通知我司,并提供性能檢測報告,由雙方協(xié)議上決定;1.7甲方對產品進行內檢,但甲方檢驗合格不能免除乙方的責任;1.8本技術協(xié)議經甲乙雙方確認、簽字后作為商務合同附件,與商務合同具有同等效力;1.9技術要求中未提出的其他檢測項目按照該產品的行業(yè)標準、國家標準執(zhí)行。同時對PVC應知泡沫力學性能參數作出約定。
2014年1月23日,重通公司與米德公司通過電子郵件就51.5米葉片芯材選材問題開始進行溝通,重通公司明確要求使用PVC材料。2014年2月24日,重通公司通過電子郵件將51.5米葉片殼體芯材圖紙發(fā)給米德公司。2014年2月28日,重通公司與米德公司簽訂《產品訂購單》,重通公司向米德公司采購了一套51.5米葉片芯材用于試制樣片,該芯材于2014年3月4日到達重通公司鄂爾多斯生產基地。3月5日,米德公司人員張曉到達重通公司鄂爾多斯生產基地參與樣片試制工作,該支樣片通過了測試。2014年3月7日,重通公司與米德公司簽訂了《產品訂購單》,重通公司向米德公司采購15支51.5米葉片芯材,重通公司要求米德公司在2014年3月14日前到貨6支,3月24日前到齊,到貨地點為鄂爾多斯。米德公司于2014年3月20日到貨8支,3月27日到貨7支。2014年3月24日,重通公司與米德公司簽訂了《產品訂購單》,重通公司向米德公司采購了60支51.5米葉片芯材,芯材到貨時間根據重通公司通知安排進行送貨,到貨地點為鄂爾多斯。2014年4月8日,米德公司送貨10支至鄂爾多斯。
2014年4月9日,重通公司與米德公司簽訂了《產品訂購單》,重通公司向米德公司采購75支51.5米葉片芯材,要求2014年4月30日到貨20支,5月10日到貨20支,5月20日到貨20支,6月1日到貨15支,到貨地點為鄂爾多斯。米德公司于2014年4月13日送貨10支,4月18日送貨11支,4月19日送貨4支,4月26日送貨5支。部分芯材到貨后,重通公司組織生產了31支成品葉片。
2014年4月21日,重通公司通過電子郵件告知米德公司,米德公司所供殼體芯材出現質量問題(芯材開槽買尺寸不符合技術協(xié)議規(guī)定)造成重通公司損失,要求米德公司承擔責任。2014年4月28日,重通公司函告米德公司,米德公司所供殼體芯材出現質量問題造成重通公司生產的葉片出現燒焦、發(fā)黑情況,要求米德公司派員來處理問題。2014年5月6日,米德公司回函重通公司其已安排人員到現場排查原因。
2014年6月27日,重通公司函告米德公司,因芯材存在質量問題造成葉片的各項性能指標嚴重偏離設計要求,為避免葉片裝機后出現更大的損失,重通公司決定對出現問題的31支葉片進行報廢,要求米德公司協(xié)助處理損失賠償事宜。
此外,2014月1月,重通公司(賣方、乙方)與萬源公司(買方、甲方)簽訂了《2MW直驅電勵磁風力發(fā)電機組CGI106-2MW葉片(武威)采購合同》,約定買方同意向賣方購買,賣方同意出售給買方本合同的合同產品:風輪葉片CGI106-2MW,合同產品單價及數量為:產品單價為1550000元/臺套(每臺風機3只葉片)。
一審法院根據重通公司的申請,依法作出(2015)渝五中法民初字第00837-2號民事裁定,凍結米德公司1200萬元銀行賬戶存款或查封、扣押其他相應價值的財產。重通公司因此向一審法院繳納5000元財產保全費。
一審法院根據重通公司的申請,委托上海華碧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司法鑒定所(以下簡稱華碧鑒定所)進行鑒定。2017年2月15日,華碧鑒定所作出的滬華碧司鑒[E2016]物鑒字第241號《司法鑒定意見書》。該意見書載明,其鑒定人員于2016年11月6日至內蒙古久和能源裝備有限公司進行現場調查?,F場存在案涉葉片成品30件,經重通公司、米德公司確認隨機選取5片進行切割取樣作為檢材1,據了解已使用的芯材在葉片生產完畢后存在發(fā)黑燒焦現象;現場未使用的葉片芯材存放于申請人倉庫,經重通公司、米德公司確認隨機選取5片芯材作為檢材2,未使用的葉片芯材存在較為明顯的顏色差別,帶回其所進行相關檢測。由于雙方《技術協(xié)議》中未明確約定案涉葉片芯材的短期溫度穩(wěn)定性和長期溫度穩(wěn)定性,故不對檢材l、檢材2的短期溫度穩(wěn)定性和長期溫度穩(wěn)定性進行判定。由化學成分檢測可知,案涉檢材1和檢材2的主要成分為聚氨酯,含有少量PVC和環(huán)氧樹脂,不符合雙方合同約定。由元素分析可知,葉片芯材的主要成分為聚氨酯,其耐高溫性能不如PVC材料;芯材聚氨酯含量過高,會造成芯材耐高溫性能下降,容易導致葉片的生產過程中芯材產生發(fā)黑、燒焦現象;同時葉片芯材的剪切模量、剪切應變、壓縮模量等力學性能參數不符合雙方合同約定,導致成品葉片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容易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斷裂、疲勞破壞等損傷?,F場經重通公司、米德公司確認無法對已使用的葉片芯材是否為MYCELL公司原產地的產品進行檢測和鑒定,故不進行鑒定。綜上所述,1.米德提供的芯材在葉片生產過程中會導致芯材燒焦現象發(fā)生;2.已使用的葉片芯材(發(fā)黑、燒焦)的剪切模量、剪切應變、壓縮模量等力學性能參數不符合雙方合同約定,成品葉片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容易發(fā)生斷裂。重通公司因該鑒定繳納了56萬元鑒定費。
一審法院認為,對于雙方簽訂的買賣合同的真實性,當事人并無異議,且上述合同的簽訂和合同主要內容并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故雙方之間形成了合法有效的合同關系,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雙方應當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綜合《購銷合同》、《芯材銷售合同之補充協(xié)議》和雙方來往函件可以確認,按照合同約定,案涉51.5米芯材應當為PVC材質。本案中,雙方之間的合同標的包括多種型號的芯材,本案系因補充協(xié)議中約定的51.5米芯材這一特定類型產品引發(fā)的糾紛,故重通公司基于該部分的約定訴請損失賠償,并不影響雙方對合同約定的其他部分的繼續(xù)履行,且具有法律依據,故其針對該部分的履行提起訴訟并無不可。
前文已經對部分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進行了分析論述,在此不再贅述。本案中,雙方的其他主要爭議焦點即為:訴爭芯材是否符合合同約定、是否構成違約以及是否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米德公司是否應當賠償重通公司的損失以及該損失如何確定。
關于案涉芯材是否符合合同約定、米德公司是否構成違約以及是否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根據案涉鑒定意見書的內容,訴爭芯材在物理性狀(力學性能)和化學性狀(化學元素成分)兩個方面均明顯不符合合同約定,尤其從化學成分方面,因其化學元素均主要與PVC材質所應有的化學元素含量明顯不符。誠如前文所述,由于固體產品的化學成分即化學元素因其與外部進行物質交換極少而相對固定和穩(wěn)定,故,訴爭芯材因化學成分與PVC材質應有的化學成分明顯存在差異,米德公司提供的訴爭芯材明顯不屬于合同約定的產品。同時,根據案涉鑒定意見書,由于訴爭芯材在葉片生產過程中會導致芯材燒焦現象發(fā)生,已使用的芯材剪切模量、剪切應變、壓縮模量等力學性能參數不符合雙方合同約定,致使成品葉片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容易發(fā)生斷裂,不可能再投入使用,故由于米德公司提供的產品不符合約定而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綜上,米德公司在履行涉及51.5米芯材的部分合同義務時,構成了嚴重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米德公司是否應當賠償重通公司的損失以及該損失如何確定。首先,對已經使用訴爭芯材生產了31支(不含實驗性生產、試驗合格的一支)風機葉片這一事實,基于既有證據,一審法院予以確認。對于米德公司辯稱重通公司因其自身原因擴大損失的問題,其一,由于重通公司根據米德公司提供的芯材進行實驗性生產并檢驗合格,故重通公司有理由相信,其可以進行批量生產;其二,重通公司并不能通過一般性驗收確認米德公司提供的芯材并非合同約定的PVC材質,并且重通公司發(fā)現問題后及時與米德公司聯(lián)系解決,米德公司亦沒有指出訴爭芯材并非約定的PVC材質,以避免損失的擴大。故,一審法院認為,重通公司對本案損失的產生并無過錯,也不存在因重通公司的原因導致?lián)p失擴大的情形,故,一審法院對米德公司的該辯稱意見不予采信。其次,同樣由于鑒定意見認為,已經制成的成品葉片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容易發(fā)生斷裂。由于這部分成品葉片體積龐大,系特殊產品,對安全性能要求非常高,明顯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樣品不可能再投入實際使用,且該部分風機葉片也欠缺回收價值,故已經生產的成品葉片應有價值即為本案的實際損失。第三,重通公司與案外人約定由重通公司向案外人提供51.5米風機葉片,該風機葉片每套三支合計1550000元。該約定的合同價款即為重通公司正常履行合同所應當獲得的對價,故該合同對價即為重通公司的可得利益。但是,由于重通公司使用米德公司提供的芯材造成31支該型號的風機葉片不能使用,也無回收價值,故這31支風機葉片的在重通公司與案外人之間的合同約定的對價16016666.67元(=1550000元÷3×31)即為本案的實際損失金額。第四,重通公司與案外人葉片交易對價包含了芯材的價款,即,重通公司的實際損失應當以16016666.67元為基數,扣除案涉芯材的價款。而原米德公司在合同約定該芯材每套64470元,31支使用了31套,共計1998570元(=64470元×31)。故,本案中,重通公司的實際損失應為14018096.67元(=16016666.67元-1998570元)。第五,由于米德公司提供未使用的該型號芯材的問題,不屬于本案審理的范圍,一審法院不予處理。
綜上所述,重通公司訴訟請求大部分成立,一審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百三十條、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一百五十八條、第一百六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1.米德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重通公司損失14018096.67元;2.駁回重通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17920元,訴訟保全費5000元,鑒定費560000元,共計682920元,由重通公司負擔12920元,由米德公司負擔670000元。
米德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改判駁回重通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2.本案的鑒定費用、訴訟保全費由重通公司承擔;3.一、二審訴訟費用由重通公司承擔。
米德公司向二審法院提交兩份證據:1.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聚氨酯樹脂及其應用》;2.網上下載互動百科中對聚氨酯耐溫性的描述。擬證明聚氨酯的耐溫性高于PVC,從而證明鑒定意見具有科學常識錯誤。重通公司質證認為該證據不是新證據,且僅是一家之言,不能證明鑒定意見存在科學常識錯誤。二審法院認為,米德公司提交的書籍和網絡下載的內容,系對本案所涉鑒定材料相關知識的描述,可供法院在分析證據和認定事實時參考,但其并非民事訴訟法所規(guī)定的證據,故二審法院不予采納。
對于米德公司關于重新鑒定的申請,因其申請重新鑒定的理由均不成立,具體將在后來詳述,故二審法院對米德公司關于重新進行鑒定的申請不予準許。
二審查明,華碧鑒定所的證號為310011137的司法鑒定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2016年7月22日至2021年7月22日,鑒定業(yè)務范圍為微量物證鑒定(含產品質量分析)、痕跡司法鑒定。
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相同。
二審法院認為,本案二審爭議的焦點為:1.米德公司是否存在違約行為,應否承擔違約責任;2.如米德公司應承擔違約責任,損失賠償數額應如何確定。
1.關于米德公司是否存在違約行為,應否承擔違約責任的問題。
首先,雖然米德公司上訴稱,本案所涉芯材并非米德公司提供,存在重通公司從他人處購買的可能,但米德公司并未舉證證明本案所涉芯材系重通公司從他人處購買,而從重通公司舉示的本案雙方簽訂的購銷合同、訂貨單、往來函件以及發(fā)現芯材出現問題后米德公司派員處理等證據和事實,本案所涉芯材應由米德公司提供的事實存在高度可能性,足以認定。
其次,米德公司上訴稱一審司法鑒定存在錯誤,申請重新鑒定。二審法院認為,米德公司關于重新鑒定的理由均不成立,本案無需重新鑒定。一是一審法院在雙方對鑒定機構的選取不能協(xié)商一致的情形下,指定相關鑒定機構,符合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程序合法。二是一審鑒定機構的司法鑒定許可證有效期限從2016年7月22日至2021年7月22日,其CNSA認可資質的暫停,并不影響該鑒定機構依據司法鑒定許可證規(guī)定的鑒定業(yè)務范圍出具相關鑒定意見,且其鑒定業(yè)務范圍為微量物證鑒定,未超越執(zhí)業(yè)類別進行鑒定。三是對于鑒定機構取樣和鑒定方法,應由鑒定機構根據鑒定的要求和專業(yè)技術要求予以確定,米德公司陳述的理由不足以證明鑒定機構提取檢材和鑒定方法存在錯誤。四是米德公司提供的專業(yè)書籍和網絡下載內容擬證明聚氨酯的耐溫性高于PVC,鑒定意見違反科學常識,而重通公司也提供相關專業(yè)書籍以及鑒定機構對該問題的解釋表明,聚氨酯生成時達到的溫度不等同于其耐溫性及聚氨酯因添加物的不同其耐溫性也有所不同等,故米德公司陳述的理由不足以使二審法院確信一審的鑒定意見存在科學常識性錯誤。
最后,無論米德公司稱一審鑒定意見存在程序問題,還是方法、科學常識錯誤,其除不能成立的本案所涉檢材非該公司提供的理由之外,并無其他證據否定鑒定意見中關于涉案芯材主要成分為聚氨酯而非合同約定的PVC的結論。故足以認定米德公司未按合同提供符合約定的芯材,存在違約行為。因米德公司提供的芯材不符合約定,討論重通公司的生產工藝、生產過程是否存在錯誤已無意義,且根據本案查明的事實,米德公司也無法證明重通公司在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存在過錯,米德公司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2.關于損失賠償的數額應如何確定的問題。
根據本案查明的事實,重通公司從米德公司處購買芯材的目的是生產風力發(fā)電設備的葉片,并提供給相關整機生產的廠商生產成套風力發(fā)電設備,其產品不具有通用型,現重通公司舉證證明因米德公司的違約行為導致其31支葉片出現質量問題無法使用,進而導致其與案外人的合同不能完全履行造成損失,而米德公司并未舉證證明重通公司關于損失的證據存在虛假,故一審法院據此認定重通公司的損失,判決米德公司予以賠償并無不當。二審法院予以維持。
綜上所述,米德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二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再審期間,米德公司提交三組新證據。第一組證據,MYcell品牌PVC結構泡沫芯材《材料安全數據表(MSDS)》(以下簡稱MYcell安全數據表)的英文版本及中文翻譯版本,擬證明雙方已對案涉芯材的主要成分進行了明確約定,其主要成分包括芳香族聚脲(聚氨酯的一種)。第二組證據,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中信公證處(2018)鄂中信證內字第1216號《公證書》、順豐快遞單、北京市方正公證處(2018)京方正內經證字第06438號《公證書》、北京清新技術研究院對重通公司交回芯材進行檢測后作出的BT8111905號《分析報告》,擬證明米德公司提供給重通公司的芯材主要成分完全符合雙方合同約定,《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嚴重錯誤,不應作為定案依據。第三組證據,DIAB品牌的PVC結構泡沫芯材之《安全數據表》、北京清新技術研究院對米德公司送交的DIAB品牌PVC芯材進行檢測后作出的BT8111905號《分析報告》,擬證明與案涉芯材同類的DIAB品牌芯材組成亦包括聚亞安酯/聚酰胺(聚氨酯的一種),且聚氨酯含量明顯高于PVC,一審鑒定機構和原判決關于PVC芯材的主成分不應包括聚氨酯的推理前提是錯誤的。
重通公司質證認為,對第一組證據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認可,對證明力不認可,該證據不能達到米德公司提供芯材符合雙方合同約定的證明目的,重通公司之前未收到MYcell安全數據表,MYcell安全數據表上對PVC芯材組成有描述,其主成分是PVC加芳香族聚脲,對方提供的芯材不是原產地的PVC芯材,對方提供的材料不符合約定。對第二組證據北京方正公證處公證書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不認可,但對該公證書所述的送檢包裹是否就是分析報告中的樣片的三性不認可;北京清新技術研究院不具有司法鑒定資格。第三組證據DIAB品牌《安全數據表》距今已超過十年,無法核實其真實性,且非案涉品牌,無可比性。
本院認定如下:對第一組證據,因重通公司對其真實性不持異議,本院予以認可,結合米德公司向一審法院提交的郵件記錄,米德公司于2014年5月6日向重通公司發(fā)送的電子郵件附件3為MYcellMSDS中文版,可以認定重通公司已收到MYcell安全數據表,本院對該組證據予以采信;對第二組證據,米德公司未舉證證明北京清新技術研究院具備相應鑒定資質,亦不能證明檢測樣品來源于米德公司提供給重通公司的案涉芯材,且分析報告載明樣品聚氨酯含量79%-80%,聚氯乙烯含量20%-21%,與鑒定意見“涉案檢材1和檢材2的主要成分為聚氨酯,含有少量PVC和環(huán)氧樹脂”的認定基本一致,不能證明鑒定意見嚴重錯誤,不予采信;對第三組證據,DIAB品牌PVC芯材安全數據表上載明聚氯乙烯(即PVC)含量30%-75%,聚亞安酯/聚酰胺含量20%-50%,不能證明該品牌PVC芯材聚氨酯含量明顯高于PVC,達不到米德公司的證明目的。
重通公司無新證據向本院提交。
除重通公司的損失,再審查明的事實與一、二審認定的一致。
本院再審認為,本案再審的爭議焦點為:1.米德公司提供的芯材質量是否不符合合同約定并構成違約;2.如芯材質量不符合約定構成違約,重通公司的損失如何確定及承擔比例的問題。
關于米德公司提供的芯材質量是否不符合合同約定并構成違約的問題。首先,關于芯材的力學參數。鑒定意見對檢材1、檢材2進行力學性能參數檢測后,認定葉片芯材的剪切模量、剪切應變、壓縮模量等力學性能參數不符合雙方在《風機葉片芯材采購技術協(xié)議》中的約定,導致成品葉片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容易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斷裂、疲勞破壞等損傷。米德公司主張檢材2超過質保期且不符合存放要求,但其作為供貨方未舉證證明案涉芯材超過質保期就會導致力學性能參數下降,也未能提交其他證據證明案涉芯材在質保期內的性能符合雙方對力學性能參數的約定,對其主張不予支持。其次,關于芯材的主要成分。鑒定意見載明,檢材1和2的主要成分為聚氨酯,含有少量PVC和環(huán)氧樹脂,不符合合同約定。米德公司主張依據MYcell安全數據表,雙方已明確約定案涉芯材的主成分包括PVC和聚氨酯,且未明確約定兩種主成分的具體比例,鑒定結論依據不足。但雙方合同約定為PVC芯材,且MYcell安全數據表中PVC為主要成分并排在聚氨酯前,米德公司提交其他品牌PVC芯材安全數據表上載明的PVC含量也高于聚酰胺含量,而案涉芯材僅含有少量PVC,故米德公司提交的證據及說明不足以推翻鑒定報告中認為案涉芯材主成分不符合合同約定的結論。再次,關于芯材發(fā)黑、燒焦的原因。鑒定意見認定“葉片芯材的主要成分為聚氨酯,其耐高溫性能不如PVC材料;芯材聚氨酯含量過高,會造成芯材耐高溫性能下降,容易導致葉片的生產過程中芯材產生發(fā)黑、燒焦現象”。米德公司主張其提供的芯材系向同一購貨商處購買的同品牌同批次芯材原料,重通公司生產40只葉片中除案涉31只葉片外其余葉片均已合格,案涉芯材燒焦發(fā)黑系由于重通公司生產過程溫度過高導致。但米德公司系不同時間分批次提供的芯材,在其沒有提交案涉芯材系同一批次的相關證據的情況下,其關于所供芯材為同一批次的主張無法得到支持。在米德公司提供的芯材力學性能參數、主要成分均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情況下,其應舉證證明葉片出現燒焦發(fā)黑現象與其提供芯材主要成分不符合約定無關,但其未能提供相關證據,更未能舉證推翻鑒定結論,故對其相關主張不予支持。一審鑒定程序合法,米德公司的重新鑒定申請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證據》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原審依據鑒定意見認定米德公司提供的案涉芯材質量不符合雙方合同約定并構成違約并無不當。
關于重通公司損失確定的問題。米德公司提供的案涉芯材質量不符合雙方合同約定,而重通公司從米德公司處購買芯材加工生產風力發(fā)電設備的葉片,其產品不具有通用型,鑒定結論已認定成品葉片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容易發(fā)生斷裂,重通公司已舉證證明因米德公司的違約行為導致其31支葉片出現質量問題無法使用,雙方庭審中也均認可相關葉片無任何殘余價值,故米德公司應賠償重通公司的全部損失。因重通公司為萬源公司定制風力發(fā)電設備的葉片,在米德公司并未舉證證明重通公司與萬源公司采購合同存在虛假的情況下,原審法院依據相關合同認定重通公司的損失并無不當。但重通公司與萬源公司《2MW直驅電勵磁風力發(fā)電機組CGI106-2MW葉片(武威)采購合同》約定“本合同價格包含但不限于合同產品價格及所有附件價格、保險、賣方所應交納的稅金、包裝運輸費、技術服務費、技術培訓費、及時治療(含資料郵寄費,其中應包含隨貨物提供的有關試驗、檢驗、制造等有關資料及竣工圖)、設計聯(lián)絡費、稅費等全部費用。合同價格中已經包含了賣方為履行本合同規(guī)定的責任、義務,包括不可預見費用和風險所需的全部費用?!币蚝贤瑳]有履行,重通公司因合同履行需支出或承擔的包裝運輸費、技術服務費、技術培訓費、及時治療、設計聯(lián)絡費、稅費等全部費用及責任、義務并未實際發(fā)生,在確定重通公司的損失時應從合同價款相應扣減,米德公司的相關主張應予支持。因運輸費、技術服務費、技術培訓費、及時治療、設計聯(lián)絡費、稅費等全部費用及責任、義務并沒有明確約定和直接的參照標準,雙方當事人也未能提交證據證明,具體數額只能由本院酌定。根據所列項目的具體情況,本院酌定相關費用為合同總價款的30%,因重通公司與案外人萬源公司葉片交易對價還包含了芯材的價款,確定損失時應一并扣除。31支風機葉片合同約定的對價為1550000÷3×31=16016666.67元,需扣減未發(fā)生的費用酌定為16016666.67×30%=4805000元,需扣減的31套芯材價值為64470×31=1998570元。據此,本院確定米德公司應賠償重通公司的實際損失為16016666.67-4805000-1998570=9213096.67元。
綜上,米德公司的再審請求部分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一百五十八條、第一百六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2018)渝民終2號民事判決和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2015)渝五中法民初字第00837號民事判決;
二、米德(中國)復合材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吉林重通成飛新材料股份公司損失9213096.67元;
三、駁回吉林重通成飛新材料股份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11792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17920元,訴訟保全費5000元,鑒定費560000元,由米德(中國)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承擔560588元,吉林重通成飛新材料股份公司承擔240252元。
審判長 馬成波
審判員 馮文生
審判員 司 偉
二〇一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法官助理覃小飛
書記員劉洪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