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8)最高法民申6103號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山東省對外建設工程總公司,住所地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正覺寺小區(qū)**區(qū)**號。
法定代表人:溫守亮,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景生,山東浩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被上訴人):劉某某。
再審申請人山東省對外建設工程總公司(以下簡稱對外工程公司)因與被申請人劉某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魯民終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對外工程公司申請再審稱,(一)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jù)證明。1.劉某某無法證實涉案工程竣工結算款,同時案涉鑒定意見中的結算方式屬于沒有法律依據(jù)和合同依據(jù)的典型“以鑒代審”的情形,導致該鑒定意見不能作為本案糾紛的裁判依據(jù)。案涉工程為商品住宅,屬強制招投標工程,竣工結算方式應為中標價加減變更簽證方式。原判決采用了山東黃河信工程造價咨詢事務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黃河信咨詢公司)鑒定意見錯誤。在鑒定意見中,山東黃河信咨詢公司明確說明因缺少關鍵材料等導致無法進行鑒定。這種情形下,該公司不僅未將鑒定委托退回法院,卻擅自改變對外工程公司與山東鑫都置業(yè)有限公司以及對外工程公司與劉某某有關涉案工程價款結算的約定。既然鑒定意見存有諸多錯誤及違法之處,劉某某在沒有其他證據(jù)證實其訴訟請求情況下,應依法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其所有訴訟請求均不應支持。2.對外工程公司已經(jīng)提供合法有效證據(jù)證實案涉多種款項應由劉某某承擔,即應從應付工程款中扣減,而劉某某對于應扣減款項的辯解等沒有法律依據(jù)和合同依據(jù)。這些款項包括:甲供材及甲供材調差款項、檢測費、預決算跟蹤費、資料整理編制費、代付農民工工資等。(二)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本案應根據(jù)建筑法、合同法等法律規(guī)定以及相關司法解釋判決,而原判決在錯誤認定事實基礎上錯誤地適用了法律規(guī)定。故對外工程公司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申請再審本案。
本院認為,(一)關于鑒定意見能否作為認定工程造價的依據(jù)的問題。因當事人無法就工程造價問題達成一致意見,通過司法鑒定確定工程造價是正確的方式。對外工程公司申請再審就鑒定意見提出了兩方面異議:一是鑒定機構應當按照中標價加變更簽證的方式審計工程造價,不應據(jù)實結算;二是鑒定意見認定的甲供材數(shù)額等錯誤。對此,原判決認為,第一,關于鑒定方法問題,2008年2月,山東鑫都置業(yè)有限公司(發(fā)包人)與對外工程公司(承包人)簽訂施工合同,后對外工程公司又與劉某某簽訂轉包協(xié)議,將部分工程非法轉包給劉某某。對外工程公司主張按照其與山東鑫都置業(yè)有限公司之間的招投標文件、施工合同結算工程價款,但因總承包合同關系、轉包合同關系具有相對獨立性,劉某某并不是招投標和施工合同的當事人,故對外工程公司的該項主張,依據(jù)不足。雖然對外工程公司與劉某某之間的轉包協(xié)議因違反法律規(guī)定被依法認定為無效,但參照轉包協(xié)議的約定結算工程價款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guī)定,鑒定機構采用的鑒定方法,亦符合雙方之約定。第二,關于甲供材問題,東營廣毅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已經(jīng)對三標段工程審計完畢,鑒定機構參考該公司的審核報告中相關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工程圖紙審計甲供材數(shù)額,并無不當。對外工程公司對甲供材問題提出異議,但沒有提交甲供材單據(jù)或其他證據(jù)推翻鑒定意見的認定,原判決未支持該異議符合本案客觀情況。綜上,對外工程公司對山東黃河信咨詢公司對涉案工程所作造價鑒定意見雖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jù)和理由,該鑒定程序合法,原審法院予以采信,并無不當。(二)原判決認定的已付款數(shù)額是否正確。原判決認為,對外工程公司與劉某某在訴訟前對已付工程款情況進行對賬,形成《石大花園三標段劉某某項目部工程款結算明細》,確定已付工程款為16401651.98元,但該明細未注明對賬時間,劉某某認為是2011年10月,對外工程公司認為是2010年。原審法院組織雙方對賬,但未達成一致意見。第一,對外工程公司雖主張代劉某某墊付的工程涉訴款項、工程檢測費和墊付農民工工資應當計入已付款,但在其未提交全部付款憑證的情況下,法院無法確認上述款項是否已經(jīng)包含在結算明細中。原判決認為,鑒于本案已審理多年,為減輕當事人訴累并依法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本案可就已查明的事實先行判決。對上述款項或對賬明細中遺漏的款項,可由對外工程公司另行主張。原判決的該項認定具有合理性。第二,對外工程公司主張的預決算跟蹤費和資料整理編制費,雙方約定由對外工程公司負責上述工作,并約定了計費標準,但因對外工程公司沒有提交證據(jù)證明實際進行了上述工作,原判決未予支持,符合公平原則。
綜上,對外工程公司的再審申請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規(guī)定的情形。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山東省對外建設工程總公司的再審申請。
審判長 汪治平
審判員 劉銀春
審判員 付少軍
二〇一九年五月七日
書記員 武澤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