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三河市宏達軋鋼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電廠東側(cè)。
法定代表人屈立強,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薛寶旺,該公司法律顧問。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齊某某,住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
委托代理人張毅恒,河北張國慶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三河市宏達軋鋼有限公司因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三河市人民法院(2014)三民初字第305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2月27日進行了開庭審理,上訴人三河市宏達軋鋼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薛寶旺,被上訴人齊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張毅恒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一審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2014年3月18日,原告以本人為申請人,以被告為被申請人,向三河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被申請人支付申請人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16200元。2014年7月10日,三河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駁回申請人的仲裁請求的仲裁裁決書,該裁決書于2014年7月16日、2014年7月18日分別送達給申請人、被申請人。原、被告均認可原告從事推鋼排料工作,原告主張2008年2月14日入職,2013年10月4日離職,離職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2700元,原告因其父親生病請假且被告未給原告上保險,原告與被告解除勞動關(guān)系,請求被告給付原告解除勞動關(guān)系的經(jīng)濟補償金16200元。原告就其上述主張未提供證據(jù)。被告主張原告2013年9月自行離職,離職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1418元,并提供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的考勤表及工資表。原告對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考勤表及工資表的真實性認可,但認為被告的兩個車間單獨核算工資,考勤表和工資表每月為2份,被告所提供的考勤表及工資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一審法院認為,關(guān)于原告的工作年限被告負有舉證責任,但被告提供的職工名冊未載明入職時間,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對原告主張的2008年2月14日入職予以采信。被告雖主張原告2013年9月自行離職,但未提供證據(jù),應承擔不利后果,故應確認原告于2008年2月14日至2013年10月4日在被告處工作。關(guān)于原告的月工資,原告雖認為被告只提供部分工資表,但未提供證據(jù),故對被告提供的工資表予以采信,確認原告離職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為1418元。因被告停產(chǎn)且未依法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費,原告于2013年10月4日離職,原、被告的勞動關(guān)系實際上已經(jīng)解除,被告應當依照原告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向原告支付1個月的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金,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被告應支付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為8508元(1418元/月×6個月)。原審判決:被告三河市宏達軋鋼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向原告齊某某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人民幣8508元。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三河市宏達軋鋼有限公司負擔(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nèi)交納)。
本院二審查明,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系勞動關(guān)系,被上訴人在上訴人處工作期間,上訴人應依法為被上訴人繳納社會保險,否則被上訴人有權(quán)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與上訴人解除勞動關(guān)系。本案中,被上訴人主張其在上訴人處工作多年,而上訴人未依法為被上訴人繳納社會保險,故被上訴人口頭提出與上訴人解除勞動關(guān)系。本院認為,關(guān)于是否為被上訴人繳納社會保險的事實,上訴人負有舉證責任,因上訴人不能提供證據(jù)證實其依法為被上訴人繳納了社會保險,故應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被上訴人口頭提出離職后并未再前往上訴人處工作,且據(jù)此提起仲裁申請,請求上訴人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故原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與上訴人已經(jīng)實際解除勞動關(guān)系并無不當。上訴人對被上訴人主張的工作年限不予認可,但是因職工入職等相關(guān)資料應由上訴人保管,故應由上訴人對此事實舉證證明,上訴人不能提交有效證據(jù)證明其主張,應依法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被上訴人的請求及主張,事實及法律依據(jù)充分,應依法予以支持。上訴人關(guān)于被上訴人沒有向其主張解除勞動關(guān)系的上訴理由,缺乏事實依據(jù),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并無不當,上訴人上訴請求及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均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三河市宏達軋鋼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 欣 代理審判員 楊 莉 代理審判員 李成佳
書記員:崔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