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黑龍江省依安縣連某種子有限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依安縣泰安南大街路西,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法定代表人王連某,該公司經(jīng)理。委托代理人文書英,黑龍江鴻瑞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譚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戶籍所在地黑龍江省克山縣,現(xiàn)住克山縣。被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戶籍所在地黑龍江省克山縣,現(xiàn)住克山縣。
原告向本院提出的訴訟請求:要求二被告連帶給付所欠貨款本息合計507326元。事實和理由:二被告自2012年起在原告處購買農藥(大部分賒銷)至2016年4月16日雙方結算,二被告共欠原告422000元,二被告給原告出具借據(jù)一份,約定如還不上利息繼續(xù)發(fā)生,利息為2分利。自雙方結算后,二被告沒有歸還所欠貨款?,F(xiàn)原告起訴請求判令二被告連帶償還所欠貨款422000元及至起訴之日的利息85326元,合計507326元。被告譚某某、李某某辯稱:被告在原告處賒購的是農藥,購買時原告答應按批發(fā)價賣給被告,但現(xiàn)在是按零售價計算的。另外被告已償還過一部分貨款,被告要求重新計算所欠原告的貨款,計算之后再給付原告,且不同意給付原告利息。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質證、認證。對于雙方?jīng)]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對于雙方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作如下分析與認證。一、關于二被告為原告出具的借據(jù)是否應認定為本金問題。1.原告提交2016年4月16日李某某、譚某某出具的借據(jù)一張。主張2012年至2013年期間二被告一直在原告處取貨,有當年取貨的收據(jù),2012年至2013年期間利息都有約定,到期還款是按1分計息,超期還款按2分計息。2016年4月16日的借據(jù)是2012年至2013年期間的欠款本金和利息,原告核對在家寫完借據(jù)后由業(yè)務員拿到二被告處簽字,二被告將原件收回。因為借據(jù)上有“利息繼續(xù)發(fā)生”字樣,回來后原告將“按貳分計息”填上去的。二被告主張出借據(jù)時“按貳分計息”這幾個字沒有,當時沒有約定利息,業(yè)務員提出利息,但被告沒同意。2012年至2013年幾張據(jù)上本金共計283390元,以后沒取過貨?!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借貸雙方對前期借款本息結算后將利息計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債權憑證,如果前期利率沒有超過年利率24%,重新出具債權憑證載明的金額可認定為后期借款本金;超過部分的利息不能計入后期借款本金。參照上述規(guī)定,二被告于2016年4月16日為原告重新出具的422000元的借據(jù),應視為欠款本金。二、關于利息如何計算問題。原告提交2012年至2013年欠據(jù)復印件對利息均約定超期還款按2分計息。二被告在為原告出具2016年4月16日借據(jù)時,對于利息約定“十日內如還不上利息繼續(xù)發(fā)生”,按雙方之前的交易習慣,應視為在約定期限內還款按1分計息,超期還款按2分計息。三、關于被告所還款按本金計算還是按利息計算問題。被告提交2016年3月1日收據(jù)一張,金額為2000元;2016年10月6日收據(jù)一張,金額為7萬元;2016年6月28日銀行交交易憑條轉賬2萬元。并主張已向原告還款72000元。原告承認已收到被告給付的72000元,但2016年3月1日的2000元在2016年4月16日出借據(jù)時已經(jīng)扣除了,另7萬元在起訴時已從被告應給付的利息里扣除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并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利息;主債務。被告于2016年4月16日出具422000元的借據(jù),并約定10日內還不上利息繼續(xù)支付,按雙方的約定及交易習慣,10天內應按月利率1%計算,之后按月利率2%予以計算。原告要求從2016年4月26日計算至2017年11月3日利息應予支持,利息應為422000元×(18個月+18天÷30天)×2%=156984元,該利息低于被告于2012年至2013年期間所欠原告貨款本金283390元計算至2017年11月3日之間的利息173238.70元,故對原告要求利息的主張應予支持。因二被告所償還的7萬元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故該7萬元應視為償還貨款利息,故二被告尚欠原告利息款156984元-7萬=86984元,現(xiàn)原告要求二被告給付利息款85326元,應予支持。通過對上述證據(jù)的分析與認證,可認定如下事實:被告譚某某與李某某系夫妻關系,二被告于2012年至2013年在原告處賒購農藥,價款合計283390元,二被告為原告出具欠據(jù)時,均約定了期限內還款的利息及逾期還款按2分支付利息,后被告償還了一部分利息。2016年4月16日雙方進行重新結算,所欠貨款本息共計422000元,并為原告重新出具借據(jù)一張,同時約定十日內如還不上利息繼續(xù)發(fā)生,二被告將2012年度2013年的欠條收回,出具借據(jù)后,二被告償還原告利息7萬元。
原告黑龍江省依安縣連某種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連某種子公司)與被告譚某某、李某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連某種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連某、委托代理人文書英,被告譚某某、李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二被告于2012年度2013年期間在原告處賒購貨款,并約定利息,2016年4月16日對所欠貨款的本息重新為原告出具借據(jù),對于被告重新出具的借據(jù)屬于雙方對債權、債務的一種重新確認,故該借據(jù)上的金額應視為欠款本金;雙方在出具借據(jù)時對于利息雖沒有明確的約定,但按雙方之前的交易習慣,應視為在期限內還款按月利率1分計息,超期限還款按月利率2分計息;對于被告出具借據(jù)后所償還的7萬元,因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故應優(yōu)先抵充利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三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譚某某、李某某共同給付所欠原告黑龍江省依安縣連某種子有限公司貨款422000元,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履行。二、被告譚某某、李某某共同給付所欠原告黑龍江省依安縣連某種子有限公司貨款余下的利息85326元,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履行。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8873元,由被告譚某某、李某某共同負擔,與第一、二款一并履行。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如當事人在規(guī)定期限內未提出上訴,本判決書即發(fā)生法律效力。權利人可以向本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為二年,上述期限從法律文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guī)定分期履行的,從規(guī)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逾期申請執(zhí)行的,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