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書
(2003)佛刑終字第336號
原公訴機關(guān)佛山市順德區(qū)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黎海揚,綽號“阿六”,男,1955年8月23日出生,漢族,出生地廣東懷集,小學文化,農(nóng)民,戶籍地為廣東省懷集縣大崗鎮(zhèn)譚珠鄉(xiāng)舊屋村。因涉嫌犯購買假幣罪于2002年11月18日被羈押,2002年11月2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4日被逮捕?,F(xiàn)押于順德區(qū)看守所。
原審被告人盧石星,男,1970年8月15日出生,漢族,出生地廣東懷集,初中文化,農(nóng)民,戶籍地為廣東省懷集縣大崗鎮(zhèn)大崗村。因涉嫌犯購買假幣罪于2002年11月18日被羈押,2002年11月2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24日被逮捕。現(xiàn)押于順德區(qū)看守所。
佛山市順德區(qū)人民法院審理佛山市順德區(qū)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黎海揚、盧石星犯購買假幣罪一案,于2003年5月7日作出(2003)順刑初字第447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黎海揚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jīng)過閱卷,認為本案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F(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審判決認定,被告人黎海揚、盧石星二人為牟取暴利,從2002年9月至11月18日期間,多次從順德大良到廣州市向一個不知姓名的男子(另案處理)購買假幣使用。其中被告人黎海揚分四次共購得假人民幣6450元并使用了大部分假幣;被告人盧石星購得假人民幣2000元并使用了150元。2002年11月18日,被告人黎海揚、盧石星二人共同出資,由盧石星再次到廣州購買了假人民幣5000元,之后將假幣收藏在兩被告人所租住的位于順德區(qū)大良街道升平華山里的出租屋內(nèi)。至當日下午,公安民警在該出租屋內(nèi)共查獲兩被告人的假人民幣7500元,并將兩被告人抓獲歸案。
綜上所述,被告人黎海揚共購買假幣11450元,被告人盧石星共購買假幣7000元。
原判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有:1、抓獲經(jīng)過,證實公安機關(guān)于2002年11月18日抓獲被告人黎海揚、盧石星;2、證人黃亞群、王林清、黎福拉、黎靠學、黎天斌的證言及辨認筆錄,均證實他們知道被告人黎海揚、盧石星平時有買假幣回來使用的行為;3、被告人黎海揚在公安機關(guān)的供述,證實被告人黎海揚承認自己單獨多次到廣州共購買了假幣6450元回來并使用了3000元,并和盧石星等人共同出資然后由盧石星到廣州購買了假幣5000元的事實;4、被告人盧石星在公安機關(guān)和在庭上的供述,證實其曾單獨到廣州購買了假幣2000元并使用了150元,后來又由其和被告人黎海揚共同出資,再由其去廣州購買了假幣5000元準備共同使用的事實,并證實被告人黎海揚平時也有單獨去廣州購買假幣回來使用的事實;5、扣押物品清單,證實公安機關(guān)扣押了被告人黎海揚、盧石星共有的假幣7500元的事實;6、中國銀行順德支行的證明,證實公安機關(guān)扣押的假幣7500元經(jīng)鑒定屬機制板假幣并予沒收;7、被告人黎海揚、盧石星相互之間的辨認及對贓物等照片的辨認,證實兩被告人共有的假幣的特征及收藏贓物的地點。
根據(jù)以上事實及證據(jù),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黎海揚、盧石星無視國家法律,為牟取非法利益,購買假幣使用,數(shù)額較大,侵犯國家的貨幣金融管理制度,已構(gòu)成購買假幣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黎海揚犯購買假幣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二、被告人盧石星犯購買假幣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
被告人黎海揚上訴提出其只單獨買過假幣6450元,其沒有和被告人盧石星共同出資購買假幣5000元。
本院經(jīng)審查,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黎海揚、原審被告人盧石星犯購買假幣罪的事實清楚,所依據(jù)的證據(jù)確實、充分,且經(jīng)一審庭審質(zhì)證,本院予以確認。
關(guān)于上訴人黎海揚提出沒有和原審被告人盧石星共同出資購買假幣5000元的上訴理由。經(jīng)查,有證人黃亞群、王林清、黎福拉、黎靠學、黎天斌的證言,上訴人黎海揚、原審被告人盧石星在公安機關(guān)的供述,及扣押物品清單,足以證實上訴人黎海揚有出資給原審被告人盧石星購買假幣5000元的事實。因此,上訴人黎海揚的上訴理由缺乏依據(jù),不予采納。
本院認為,上訴人黎海揚、原審被告人盧石星無視國家法律,為牟取非法利益,購買假幣使用,數(shù)額較大,侵犯國家的貨幣金融管理制度,已構(gòu)成購買假幣罪。關(guān)于上訴人黎海揚所提上訴理由,因沒有證據(jù)支持且與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納。佛山市順德區(qū)人民法院根據(jù)本案的犯罪事實、犯罪性質(zhì)、情節(jié)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所作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項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袁國才
代理審判員 羅祥遠
代理審判員 蔡慕云
二00三年七月二日
書 記 員 周 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