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某市七星華譽工程有限公司
鄧紹忠(湖北群力律師事務所)
陳娓妮
黃某冶鋼興鑫鋼渣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
程飛(湖北磁湖律師事務所)
金營(湖北磁湖律師事務所)
原告黃某市七星華譽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黃某市黃某大道261號。
法定代表人胡偉,系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鄧紹忠,湖北群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陳娓妮,系該公司工程師。
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黃某冶鋼興鑫鋼渣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黃某市黃某大道663號。
法定代表人孫楚平,系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程飛、金營,湖北磁湖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告黃某市七星華譽工程有限公司訴被告黃某冶鋼興鑫鋼渣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6月2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分別于2014年7月24日、10月11日二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七星華譽公司委托代理人鄧紹忠、陳娓妮,被告冶鋼興鑫公司委托代理人程飛到庭參加了訴訟。
應雙方當事人申請,本院給予三個月調解期限,但期滿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黃某市七星華譽工程有限公司訴稱:2008年5月20日,原、被告簽訂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一份,約定由原告承包被告遷建工程1、2、3、4、5號廠房基礎及3號廠房建安工程。
該工程已于當年交付被告使用,合同約定內的工程價款,也已支付完畢。
由于上述工程中的1、2、3號廠房基礎承臺在施工期間遭遇中到大雨,導致已挖好的基坑(混凝土墊層已澆灌)被雨水淹沒,施工現(xiàn)場一片汪洋。
待雨水退去后,基坑邊坡土方被雨水浸泡溶化,產生大量塌方和泥漿(1、2號廠房基坑塌方一次,3號廠房基坑塌方兩次),故被告又與原告口頭約定,由原告負責清除塌方和泥漿,工程款另計。
原告共挖土方和清除泥漿5000立方,計工程款170149.14元。
此外,因被告新建廠房基礎設計圖紙中未考慮管樁與承臺可靠連接,存在安全隱患,為保證廠房基礎安全,被告又與原告口頭約定,由原告施工增加管樁與承臺之間的構造連接(現(xiàn)場施工圖紙系由被告委托原告設計),工程款另計。
原告共施工增加構造連接樁頭400個,計工程款155439.58元,上述兩項工程款合計325588.72元。
此后數(shù)年來,原告多次要求被告結清上述工程款,被告均避而不見,故原告訴至法院:判令被告給付原告工程款325588元及利息損失。
原告黃某市七星華譽工程有限公司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
證據一、原告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證,擬證明原告訴訟主體資格。
證據二、被告營業(yè)執(zhí)照,擬證明被告訴訟主體資格。
證據三、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擬證明原告承包被告廠房基建、安裝工程。
證據四、黃某市2008年5月20日至6月20日逐日降水資料、工程預算編制書,擬證明原告施工期間黃某地區(qū)連降大到暴雨,淹沒工地,原告清除塌方和泥漿5000立方,計工程款170149.14元。
證據五、被告廠房承臺基礎梁布置圖、管樁與承臺連接設計圖、工程預算編制書,擬證明被告廠房基礎設計存在安全隱患,原告為消除隱患,施工增加管樁與承臺構造連接樁頭400個,計工程款155439.58元。
證據六、證人費某出庭作證。
費某系原告項目部施工負責人。
證人作證主要內容為:1、施工時按1:3的坡度做了基坑防護;2、因天降大雨,1、2、3號廠房基坑淹沒;3、雖調抽水泵日夜排水,但仍兩次塌方,清除塌方有4、5千方量;4、一直都在交涉,要求結清工程款。
證據七、證人柯某到庭作證。
柯某系工地小工。
證人作證主要內容為:1、由于一個月基本上每天都下雨,塌方了幾次;2、清除塌方最少3、4千方量。
3、因打樁隊伍未做樁頭連接,所以我隊兩名焊工按圖紙日夜趕工,花一個多月做了幾百個樁頭。
原告申請本院對胡志學調查取證,胡志學系本案所涉工程的施工監(jiān)理,其在本院調查筆錄中證實:1、暴雨淹沒基坑引發(fā)塌方,原告因此而挖土方、清除泥漿工程量約3000-3500方;2、原告制作了《管樁與承臺連接大樣》圖紙,并報監(jiān)理單位通過后按圖紙施工。
3、管樁與承臺連接由哪一方來負責施工需要看合同約定。
被告黃某冶鋼興鑫鋼渣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辯稱:1、原告全部訴訟請求已超過訴訟時效,應不予支持。
原告于2009年完工后,已于當年將工程交付被告使用,雙方對工程款總額9970000元一直沒有爭議,原告也未曾主張過訴爭的工程款,到本案起訟時已超過二年時效期。
2、原告另行主張清除塌方和泥漿工程款無法律及事實依據。
基坑防護措施屬于原告工程施工范圍,原告應自行承擔風險。
原告沒有證據證實基坑垮塌,也沒有證據證明被告同意另行承擔基坑修復的相關費用。
3、原告另行主張管樁與承臺構造連接工程款無法律及事實依據。
按合同約定,原告承包的工程范圍既包括廠房基礎,也包括廠房整體建安工程,圖紙中未注明部分但有關規(guī)范要求施工的部分也包括在承包范圍之內。
綜上,請求依法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黃某冶鋼興鑫鋼渣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為支持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證據一、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2份,擬證明:1、被告將1、2、3、4、5號廠房基礎、廠房建安工程及相關設備安裝發(fā)包給原告承建;2、合同約定實行包工包料,總價風險包干。
工程包干范圍包括施工圖標注內容以及施工圖未標明但根據建筑技術規(guī)范必須施工的部分;3、合同約定包干價包括構件制作、施工措施費等;4、合同約定乙方在工程完工后開具工程款全額發(fā)票;5、合同約定,工程實際進度與措施與合同約定不一致的,應報監(jiān)理簽證,甲方代表批準后方可執(zhí)行;6、合同約定,原告自行承擔施工過程中的人身財產損失;7、合同約定,工程質保金為工程款總額的5%,質保期滿后15天內付清質保金。
證據二、黃某市建筑安裝業(yè)發(fā)票1張,擬證明原告已向被告開具工程款全額發(fā)票,經結算,原告早已認可工程款總額為997萬元。
證據三、工程款申請報告1份,擬證明:1、原告認可在包干價之外沒有增加的工程款;2、被告在原告完工前提前支付了工程進度款120萬元;3、原告未按合同約定工期完工。
證據四、明細分類賬1份,擬證明:1、被告已經足額支付了全部工程款997萬元;2、被告于2011年7月31日支付質保金34萬元;3、原、被告自建設工程交付之日起對工程總價款一直沒有爭議。
證據五、監(jiān)理公司情況說明,擬證明管樁與承臺的連接本身就在原告承包工程施工范圍內。
證據六、設計單位情況說明,擬證明涉案工程的結構施工圖紙已經對管樁與承臺的連接作出了明確的設計說明。
經庭審質證,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據一無異議。
證據二無異議。
證據三真實性無異議,原告提交的不夠齊全,另外還有一份合同,我們已經提交了。
證據四天氣資料真實性無異議,證明內容有異議,無法證明原告要證實的內容。
對工程預算編制書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有異議,證明內容有異議,是原告單方制作的,且編制書上編制日期、編制人都是空白的,懷疑是原告臨時編造的,無法達到證明目的。
證據五廠房承臺基礎梁布置圖真實性無異議,關聯(lián)性有異議,原告提交的不是設計圖紙,而是竣工圖紙,竣工圖紙看不出來承臺與管樁有連接的部分。
對工程聯(lián)系單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有異議,是原告單方制作的,沒有監(jiān)理單位的簽字,這個本身就是該原告做的,無法達到證明目的。
工程預算編制書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有異議,沒有編制日期和編制人的簽名。
證據六沒有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真實性、合法性有異議,費某的證言有異議,其是原告單位工作人員,與原告有利害關系,刻意回避對基坑是否采取了防護措施,并且在證詞中明顯提到不下雨就不會塌方,費某作為項目經理在證言中也沒有提到對基坑采取相應防護措施。
柯某的證言中說他是做雜工的,他說他看圖紙施工是當庭撒謊,一個做雜工的怎么可能需要看圖紙施工,且其書面證言中說兩個焊工日夜趕工做400個樁頭做了一個多月不合乎情理。
原告對被告提交的證據一合同真實性無異議,證明內容有異議,相反證實原告承包的范圍就是管樁以上的工程部分。
證據二真實性無異議,發(fā)票是根據合同范圍內的工程量開具的,不包括合同之外的工程。
證據三報告中打印的部分真實性無異議,恰恰證明除了合同范圍內的997萬元還有合同之外的工程款。
證據四真實性無異議,證明內容有異議,不能證明被告已經支付了全部工程款,支付的僅僅是合同內的工程款。
證據五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證明內容有異議,與本案無關,管樁與承臺的連接工程是否在工程施工范圍內不是由監(jiān)理公司說明,而是由原、被告簽訂的合同約定來確定由誰施工。
證據六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有異議,與本案無關。
對于本院向胡志學做的調查筆錄,原告無異議,被告認為內容與證人證言有矛盾。
對于雙方當事人無爭議的證據,本院依法予以采信。
對于有爭議的證據,本院作如下認定:
一、原告證據四中的天氣資料,被告對證據真實性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該證據可以證實2008年5月20日――6月20日期間黃某地區(qū)的降雨情況。
對工程預算編制書,因該證據是原告單方制作的,本院對預算書重新審查復核,塌方清淤5000立方的工程預算金額為155712.95元。
二、原告證據五中的廠房承臺基礎梁布置圖,被告對證據真實性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對工程聯(lián)系因沒有發(fā)包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的簽字,不能產生簽證效力。
這個本身就是該原告做的,無法達到證明目的。
對工程預算編制書,因該證據是原告單方制作的,本院對預算書重新審查復核,制作400個管樁與承臺連接樁頭的工程預算金額為131092.97元。
三、原告證據六、七證人費某、柯某到庭作證,被告未提供相反證據證實證人系虛假陳述,本院對證人證言予以采信。
四、被告證據二、三、四,原告對證據真實性不持異議,且證據符合三性要求,本院予以采信。
五、被告證據五監(jiān)理公司證明系由胡志學書寫并蓋監(jiān)理單位公章。
證明內容有兩項,其中第一項證實管樁與承臺連接屬于必要工序,不論圖紙是否標注均應按國家規(guī)范要求施工,本院予以采信。
第二項證明管樁與承臺之間連接屬原告施工范圍,此內容與胡志學在本院調查時陳述不一致,本院不予采信。
六、被告證據六符合證據三性要求,本院予以采信。
該證據可以證明圖紙設計單位在設計圖紙時,已經在2號結構施工圖中對管樁與承臺連接部分作出了設計說明。
七、對于本院依原告申請,對施工監(jiān)理人員胡志學所作筆錄,本院依法予以采信。
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08年5月20日、24日簽訂的兩份《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均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合同合法有效。
兩份合同的工程包干總價為9970000元,合同包干價之內的工程款已全部結清,雙方對此不存爭議。
本案所爭議的土方、泥漿清除以及管樁與承臺連接樁頭施工工程,雖無工程簽證單,但雙方當事人對于施工的必然性、合理性不持異議。
這兩項工程量應否在合同包干價之外另行計算工程款,雙方當事人存在重大分歧。
本案的爭議焦點有以下幾點:
1、清除土方和泥漿的工程量是否因不可抗力而形成。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2008年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發(fā)生洪澇災害,黃某市曾出現(xiàn)過嚴重內澇,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氣象資料記載,當年5月20日――6月20日期間,黃某地區(qū)出現(xiàn)了極端惡劣的降雨天氣,原、被告雙方對此無法預見。
僅管施工方采取了斜坡開挖、抽水排水等預防、應對措施,但仍不能避免淹水、塌方的情況發(fā)生。
本院認為,基坑淹水、塌方屬于自然災害引發(fā)的不可抗力,因此而產生的清除土方、泥漿工作,屬于超出合同包干范圍額外產生的工程量。
雙方當事人雖然在合同中約定“包工包料,總價風險包干”,但不可抗力因素不得在合同中約定排除。
因此,對于原告清除土方、泥漿的工程量,被告需另行增付工程款。
對于原告清除土方、泥漿的工程量,本院結合證人證言的內容,采取取中間值的方式,酌定為3500方,核定工程價款為108999.06元。
2、管樁與承臺連接工程是否在合同承包范圍之內。
2008年5月20日、24日簽訂的兩份合同中,對于工程承包范圍均約定為“具體內容詳見施工圖和招標函,圖中未注明部分按有關規(guī)范要求施工”。
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均未能提供招標函,故只能從施工圖和建筑規(guī)范來考量。
從施工圖來分析,本案所涉工程的施工圖紙有5套,其中“結構施工圖02號《樁位平面布置圖》”對于管樁與承臺之間連接施工已作出了標注和說明。
雙方當事人對于該圖紙是否交付存在意見分歧。
本院認為,第一、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圖紙?zhí)峁┨讛?shù)為3套”,可見被告向原告交付的圖紙不是全部5套;第二、從02號圖紙的設計內容來看,該圖紙交付的主要對象應為樁基施工方;第三、原告在施工過程中自行設計《管樁與承臺連接大樣》圖,并報監(jiān)理通過施工,實際已改變了原來的設計方案。
從常理來講,如原告收了02號圖紙則不可能變更原設計方案施工;第四、圖紙已交付的舉證責任在被告方,被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故本院認定,原告沒有收到管樁與承臺之間連接施工圖紙。
從建設工程技術規(guī)范來分析,按照規(guī)范要求,管樁與承臺之間必須有牢固的連接。
雖然合同中約定“圖中未注明部分按有關規(guī)范要求施工”,但現(xiàn)在建筑行業(yè)眾多規(guī)范要求均是對建筑工程“質”的規(guī)范要求,即對工程質量、技術參數(shù)、安全標準、設計要求等的規(guī)范,而無任何對“量”的規(guī)范要求。
而“量”的規(guī)范則是數(shù)量上的標準,或者說是工程量的標準。
既然眾多規(guī)范要求不包含對工程量的標準,那么,對上述合同約定的唯一解釋只能是對在建工程“質”的規(guī)范的約定,而非對工程量的約定。
綜合以上分析,管樁與承臺連接工程應為被告交付的施工圖紙中未注明,合同約定承包范圍之外的額外工程,其產生的額外工程量費用應由被告負擔。
三、原告的訴請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本案所涉工程至今尚未結算,合同雙方當事人對于工程總價款未能形成一致意見。
雖然原告于2010年2月10日向被告開具了9970000元的發(fā)票,但該行為只能說明雙方當事人對于合同包價以內的工程款無爭議且已清結,不意味著原告對有爭議的工程款予以放棄。
根據證人費某的證詞,原告就本案所爭議的工程價款一直在主張權利。
故本院認為,原告的訴請未超過訴訟時效。
綜上所述,被告應在合同包干價之外對原告清除塌方、泥漿的工程量以及管樁與承臺連接樁頭工程另行支付工程款。
對于原告主張的工程款利息本院從起訴之日起計算。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 ?、第一百五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黃某冶鋼興鑫鋼渣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黃某市七星華譽工程有限公司清除塌方、泥漿的工程款108999.06元及利息(利息從2014年6月23日起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付);
二、被告黃某冶鋼興鑫鋼渣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黃某市七星華譽工程有限公司管樁與承臺連接樁頭的工程款131092.97元及利息(利息從2014年6月23日起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付)。
案件受理費6184元,由被告黃某冶鋼興鑫鋼渣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6184元,款匯湖北省黃某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湖北農行黃某市分行團成山支行。
戶名:法院訴訟費匯繳財政專戶。
賬號:17×××29。
上訴人在上訴期間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當事人簽收一審裁判文書后,即視為已向當事人送達了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通知書。
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08年5月20日、24日簽訂的兩份《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均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合同合法有效。
兩份合同的工程包干總價為9970000元,合同包干價之內的工程款已全部結清,雙方對此不存爭議。
本案所爭議的土方、泥漿清除以及管樁與承臺連接樁頭施工工程,雖無工程簽證單,但雙方當事人對于施工的必然性、合理性不持異議。
這兩項工程量應否在合同包干價之外另行計算工程款,雙方當事人存在重大分歧。
本案的爭議焦點有以下幾點:
1、清除土方和泥漿的工程量是否因不可抗力而形成。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2008年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發(fā)生洪澇災害,黃某市曾出現(xiàn)過嚴重內澇,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氣象資料記載,當年5月20日――6月20日期間,黃某地區(qū)出現(xiàn)了極端惡劣的降雨天氣,原、被告雙方對此無法預見。
僅管施工方采取了斜坡開挖、抽水排水等預防、應對措施,但仍不能避免淹水、塌方的情況發(fā)生。
本院認為,基坑淹水、塌方屬于自然災害引發(fā)的不可抗力,因此而產生的清除土方、泥漿工作,屬于超出合同包干范圍額外產生的工程量。
雙方當事人雖然在合同中約定“包工包料,總價風險包干”,但不可抗力因素不得在合同中約定排除。
因此,對于原告清除土方、泥漿的工程量,被告需另行增付工程款。
對于原告清除土方、泥漿的工程量,本院結合證人證言的內容,采取取中間值的方式,酌定為3500方,核定工程價款為108999.06元。
2、管樁與承臺連接工程是否在合同承包范圍之內。
2008年5月20日、24日簽訂的兩份合同中,對于工程承包范圍均約定為“具體內容詳見施工圖和招標函,圖中未注明部分按有關規(guī)范要求施工”。
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均未能提供招標函,故只能從施工圖和建筑規(guī)范來考量。
從施工圖來分析,本案所涉工程的施工圖紙有5套,其中“結構施工圖02號《樁位平面布置圖》”對于管樁與承臺之間連接施工已作出了標注和說明。
雙方當事人對于該圖紙是否交付存在意見分歧。
本院認為,第一、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圖紙?zhí)峁┨讛?shù)為3套”,可見被告向原告交付的圖紙不是全部5套;第二、從02號圖紙的設計內容來看,該圖紙交付的主要對象應為樁基施工方;第三、原告在施工過程中自行設計《管樁與承臺連接大樣》圖,并報監(jiān)理通過施工,實際已改變了原來的設計方案。
從常理來講,如原告收了02號圖紙則不可能變更原設計方案施工;第四、圖紙已交付的舉證責任在被告方,被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故本院認定,原告沒有收到管樁與承臺之間連接施工圖紙。
從建設工程技術規(guī)范來分析,按照規(guī)范要求,管樁與承臺之間必須有牢固的連接。
雖然合同中約定“圖中未注明部分按有關規(guī)范要求施工”,但現(xiàn)在建筑行業(yè)眾多規(guī)范要求均是對建筑工程“質”的規(guī)范要求,即對工程質量、技術參數(shù)、安全標準、設計要求等的規(guī)范,而無任何對“量”的規(guī)范要求。
而“量”的規(guī)范則是數(shù)量上的標準,或者說是工程量的標準。
既然眾多規(guī)范要求不包含對工程量的標準,那么,對上述合同約定的唯一解釋只能是對在建工程“質”的規(guī)范的約定,而非對工程量的約定。
綜合以上分析,管樁與承臺連接工程應為被告交付的施工圖紙中未注明,合同約定承包范圍之外的額外工程,其產生的額外工程量費用應由被告負擔。
三、原告的訴請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本案所涉工程至今尚未結算,合同雙方當事人對于工程總價款未能形成一致意見。
雖然原告于2010年2月10日向被告開具了9970000元的發(fā)票,但該行為只能說明雙方當事人對于合同包價以內的工程款無爭議且已清結,不意味著原告對有爭議的工程款予以放棄。
根據證人費某的證詞,原告就本案所爭議的工程價款一直在主張權利。
故本院認為,原告的訴請未超過訴訟時效。
綜上所述,被告應在合同包干價之外對原告清除塌方、泥漿的工程量以及管樁與承臺連接樁頭工程另行支付工程款。
對于原告主張的工程款利息本院從起訴之日起計算。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 ?、第一百五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黃某冶鋼興鑫鋼渣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黃某市七星華譽工程有限公司清除塌方、泥漿的工程款108999.06元及利息(利息從2014年6月23日起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付);
二、被告黃某冶鋼興鑫鋼渣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黃某市七星華譽工程有限公司管樁與承臺連接樁頭的工程款131092.97元及利息(利息從2014年6月23日起按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付)。
案件受理費6184元,由被告黃某冶鋼興鑫鋼渣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負擔。
審判長:趙鈞
書記員:葉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