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黃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健,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薛為民,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被告:孫某平,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陳國石,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黃浦區(qū)。
上列三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哲,上海市廣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湯瑞珠,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原告黃某與被告薛為民、孫某平、陳國石、陳偉、湯瑞珠委托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7月2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黃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宋健,被告薛為民、孫某平、陳國石共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哲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陳偉、湯瑞珠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訴,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黃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解除原告與五被告簽訂的關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浦建路XXX號新塘橋生活廣場3161室商鋪對外招租的委托合同。事實和理由:2004年,原告購買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浦建路XXX號新塘橋生活廣場的商鋪,并于2005年辦理了房地產權證。2007年,原告與五被告簽訂《授權委托書》,授權五被告全權處理商鋪對外招租事宜。嗣后,五被告在對外招租的過程中,存在如下違反代理人義務的行為:1、未忠實、勤勉履行代理職責,導致原告所有的商鋪租金收益遠低于同地段標準;2、未及時將租金及其他收益支付給原告;3、未履行報告義務,未將商鋪對外招租的詳細情況向原告告知;4、未經原告同意,擅自將商鋪轉委托給案外公司。故原告起訴至本院要求判如所請。
被告薛為民、孫某平、陳國石共同辯稱,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愿意解除委托。但原告訴狀陳述的事實和理由與事實不符,具體如下:1、三被告完成了代理的義務和職責,沒有代理上的失職。2、履行了對委托人的告知義務。3、三被告從未給原告帶來任何損失,反而給委托人帶來巨大收益。幫助原告對商鋪進行了出租。目前商鋪出租率達到了100%,三被告希望解除委托后,原告不要去商場鬧事,能夠繼續(xù)履行原先已簽訂的租賃合同。
被告陳偉未作答辯。
被告湯瑞珠未作答辯。
原、被告圍繞訴訟請求提交了證據(jù),對以下雙方無爭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原告提供的房地產權證、《授權委托書》。
基于本院確認的以上證據(jù),結合當事人陳述,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原告系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浦建路XXX號3161室商鋪的業(yè)主。
2007年4月,原告與五被告簽訂《授權委托書》,約定原告全權委托五被告負責原告商鋪招租事項等。
本院認為,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約定,由受托人處理委托人事務的合同。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隨時解除委托合同。本案中,原、被告對雙方存在委托合同關系并無異議,現(xiàn)原告要求解除委托合同關系,系對其自身權利的處分,且被告薛為民、孫某平、陳國石亦同意解除上述委托合同。故原告的主張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應當指出的是,被告陳偉、湯瑞珠在本院向其送達起訴狀副本及開庭傳票的情況下,未到庭應訴,應視為被告陳偉、湯瑞珠放棄了對原告所主張之事實和提供的證據(jù)進行辯駁的權利,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被告陳偉、湯瑞珠自行承擔。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百九十六條、第四百一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解除原告黃某與被告薛為民、孫某平、陳國石、陳偉、湯瑞珠于2007年4月簽訂的關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浦建路XXX號新塘橋生活廣場3161室商鋪對外招租的委托合同。
案件受理費50元,減半收取計25元,由被告薛為民、孫某平、陳國石、陳偉、湯瑞珠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萬秀華
書記員:張??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