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魏某某。
委托代理人王靖,湖北自強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鄧某某。
委托代理人張之喜、張中,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上訴人魏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鄧某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孝南民初字第0122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月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魏某某的委托代理人王靖,被上訴人鄧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之喜、張中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13年4月,鄧某某經人介紹到魏某某在孝感市開發(fā)區(qū)魏站村開設的預制廠從事攪拌水泥、開卷揚機等工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魏某某按照工人完成的工作量計算勞動報酬,該報酬由案外人鄧世貴統(tǒng)一領取后發(fā)放。2013年11月7日,鄧某某在操作卷揚機時不慎被絞傷右下肢,被送至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行截肢手術等治療。還查明,魏某某開設的預制廠于2012年3月21日在孝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注明個體經營,無字號,營業(yè)執(zhí)照載明的有效期至2013年3月20日。
原審法院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社部發(fā)(2005)12號《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guī)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yè)務的組成部分。魏某某開設的預制廠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為個體工商戶,具備用工的主體資格,鄧某某從事其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故魏某某所開設的預制廠與鄧某某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魏某某訴稱其將制版工序發(fā)包給他人,鄧某某的工作安排、工作時間及勞動報酬等均由他人負責,與其無關,未提供證據(jù)證明,故對其訴訟理由,法院不予采納。據(jù)此,經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5)12號《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魏某某所開設的預制廠與鄧某某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本案訴訟費10元,由魏某某負擔。
經審理查明,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上訴人魏某某開設的預制廠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為個體工商戶,具備用工的主體資格。魏某某上訴稱已將其制版工序發(fā)包給鄧世貴,鄧某某的工作安排、工作時間及勞動報酬等均由鄧世貴負責,鄧某某與上訴人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因上訴人魏某某在一、二審期間均未提供書面證據(jù)證明與鄧世貴之間是承包或承攬關系,也沒有案外人鄧世貴的認可。且根據(jù)查明的事實可以證明,鄧某某工作的場所設備均由魏某某提供,工作的內容由魏某某安排,其生產的產品均由上訴人魏某某經營銷售;工資均由魏某某核定后由鄧世貴統(tǒng)一領取和發(fā)放;綜上,上訴人魏某某與被上訴人鄧某某雖然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但符合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第一條的情形,可以認定上訴人魏某某與被上訴人鄧某某之間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故此,上訴人魏某某上訴稱與被上訴人鄧某某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的事實和理由不能成立。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依法予以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魏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毛 峰 審判員 王環(huán)姣 審判員 鮑 龍
書記員:祝苗苗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fā)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fā)回重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