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高某某(曾用名:高毓),住尚志市。
委托代理人張鐵文,黑龍江惠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譚某某,住尚志市。
被告石某,職員,住尚志市。
被告劉某某,學生,住尚志市。
法定代理人石某(劉某某母親,住尚志市。
三被告委托代理人張春霞,黑龍江鵬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奕含,學生,住哈爾濱市道里區(qū)。
法定代理人楊雪(劉奕含母親),住哈爾濱市道里區(qū)。
原告高某某與被告譚某某、劉某某、石某、劉奕含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7月15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0月19日、2015年11月26日二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高某某及委托代理人張鐵文,被告譚某某、劉某某、石某及三被告委托代理人張春霞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劉奕含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提供劉巖出具的欠據(jù),被告譚某某、劉某某、石某對借款事實予以認可,原告高某某與劉巖借貸關系成立。欠條約定還款期限為2013年3月3日,原告高某某提供2015年10月19日尚志市紅光派出所情況說明及紅光派出所出警記錄,能夠證明原告曾于2013年12月4日到劉巖經(jīng)營的車行向劉巖索要欠款,本院對原告的證據(jù)予以采納,本案債權沒有超過訴訟時效。
2012年10月8日,劉巖與楊雪離婚。2014年4月1日,劉巖與石某登記結婚,本案債務產(chǎn)生于2012年10月13日,因此,本案債務屬于劉巖個人債務。
被告劉某某系未成年人,由被告石某撫養(yǎng),石某與劉巖登記結婚后,與劉巖共同生活,被告劉某某與劉巖系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guī)定,劉某某為劉巖遺產(chǎn)的第一順序繼承人。
被告譚某某抗辯主張應當在劉巖的遺產(chǎn)中預留必要的生活費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1條規(guī)定,繼承人中有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即使遺產(chǎn)不足清償債務,也應為其保留適當遺產(chǎn),然后再按繼承法第三十三條和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條的規(guī)定清償債務,經(jīng)庭審調查被告譚某某自認有社保發(fā)放工資,被告劉某某由其母親石某撫養(yǎng),均不屬于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繼承遺產(chǎn)應當清償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chǎn)實際價值為限。被告譚某某、劉某某、石某、劉奕含作為劉巖法定第一順位繼承人,沒有向法庭做出放棄劉巖遺產(chǎn)的繼承表示,因此,對于本案債務,被告譚某某、劉某某、石某、劉奕含應在繼承劉巖遺產(chǎn)的范圍內清償。被告劉奕含經(jīng)本院送達傳票后,沒有到庭參加訴訟,視為放棄答辯、舉證和質證的權利。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務國繼承法》第十條、第三十三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譚某某、劉某某、石某、劉奕含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遺產(chǎn)繼承范圍內給付原告高某某欠款9萬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050元,保全費920元,均由被告譚某某、劉某某、石某、劉奕含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馬玉艷 代理審判員 王利娟 人民陪審員 王金輝
書記員:遲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