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高文華,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葛洲壩三峽建設有限公司職工,戶籍地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現(xiàn)住宜昌市西陵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譚伯力,湖北西陵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高青云,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葛洲壩三峽實業(yè)有限公司退休職工,戶籍地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現(xiàn)住宜昌市西陵區(qū)。
被告:高某蓮,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葛洲壩機械廠退休職工,戶籍地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現(xiàn)住同前。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尊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系高某蓮配偶。
被告:高銳,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葛洲壩集團投資公司職工,戶籍地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qū)。
被告:高文秀,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戶籍地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現(xiàn)住宜昌市西陵區(qū)。
原告高文華與被告高青云、高某蓮、高銳、高文秀贈與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29日立案后,依法由審判員鄭雄心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高文華、被告高青云、高文秀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高銳、高某蓮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高文華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四被告配合原告將位于宜昌市西陵東湖一路29-4號的宜市房權證西陵字第××號房屋產(chǎn)權辦理至原告名下。事實與理由:原告高文華及被告高青云、高某蓮、高文秀及高銳的父親高某潔系同胞兄弟姐妹。父親高友健于2010年11月20日去世、母親魏香蘭于2016年12月28日去世、哥哥高某潔于2009年11月15日去世,留有一子即高銳。父母生前于2004年3月15日與原告簽訂《房屋贈與協(xié)議書》并在宜昌市××陵區(qū)公證處辦理公證,將因房屋拆遷在宜昌市東湖D18區(qū)4號樓一單元一樓二號的安置住房贈與原告,該房于2004年9月24日取得房產(chǎn)證,登記為宜昌市西陵東湖一路29-4號宜市房權證西陵字第××號。父母在世時未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父母去世后,原告提出按照團結(jié)和睦的原則處置該房屋并提出方案,高青云、高某蓮、高銳均同意,但因高文秀反對未能辦理過戶。為避免久拖不決引起其他問題,原告考慮再三,決定將該房產(chǎn)權過戶至自己名下,取得該房屋的處分權。因原、被告均系父母高友健、魏香蘭的法定繼承人,原、被告取得該房繼承權有義務履行父母在世時簽訂的《房屋贈與協(xié)議書》,故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高青云辯稱,沒有意見,愿意協(xié)助辦理過戶手續(xù)。
被告高文秀辯稱,1.這個房子在被告不知情的情況下辦的公證,被告有異議。2.高文華未履行《房屋贈與協(xié)議書》約定的贍養(yǎng)、照料父母的義務。3.買房的時候,被告支付了部分款項,原告要按照房屋的市值給被告補償。
被告高銳辯稱,自愿放棄上述房產(chǎn)。
被告高某蓮未作答辯。
本案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原告提交的《公證書》,被告高文秀提出異議,但未提供反證,本院對該證據(jù)真實性予以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高友健、魏香蘭育有四女一子高文華、高青云、高某蓮、高文秀、高某潔。高友健、魏香蘭分別于2010年11月20日、2016年12月28日去世,高某潔于2009年11月15日去世,留有一子高銳。高友健、魏香蘭(贈與人)于2004年3月15日與原告高文華(受贈人)簽訂《房屋贈與協(xié)議書》,約定,1.高友健、魏香蘭將宜昌市東湖D18區(qū)4號樓一單元一樓二號的安置住房(宜市房權證西陵字第××號)贈與高文華;2.贈與人有權在上述房屋居住終身。受贈人應盡贍養(yǎng)、照料贈與人的應盡之義務。受贈人接受贈與人的贈與。3.贈與人未去世前,受贈人不得處分上述房屋,即不得轉(zhuǎn)讓、抵押上述房屋或以上述房屋為他人擔保。4.上述房屋過戶費由受贈人承擔。雙方簽訂上述協(xié)議后,于2014年3月15日在宜昌市××陵區(qū)公證處辦理了公證。之后房屋一直未辦理過戶手續(xù)。原告高文華與被告高某蓮、高青云、高某潔、高文秀共同承擔了贍養(yǎng)、照料父母的義務。高友健、魏香蘭去世后,原告高文華提出按照《房屋贈與協(xié)議書》處置該房屋,雙方發(fā)生爭議。
同時查明,高友健、魏香蘭的父母已先于高友健、魏香蘭去世。
本院認為,本案的焦點有二:1.贈與合同是否合法有效。2.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去世后,應由誰繼續(xù)履行合同。
對于焦點1,原告高文華與高友健、魏香蘭簽訂了《房屋贈與協(xié)議書》并辦理了公證,此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合法有效。被告高文秀是否知道協(xié)議書的內(nèi)容并不影響上述合同的效力,對被告高文秀的辯稱,不予采信。
對于焦點2,《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繼承遺產(chǎn)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chǎn)實際價值為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本案中,高友健、魏香蘭去世后,其第一順位的繼承人為高文華、高青云、高某蓮、高文秀、高銳(代位繼承),但高銳在本案中放棄了該房屋的繼承權,而高文華為《房屋贈與協(xié)議書》的受贈人,故應由沒有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高文秀、高青云、高某蓮代為履行合同義務。
被告高文秀辯稱高文華未履行《房屋贈與協(xié)議書》約定的贍養(yǎng)、照料贈與人的義務,與事實不符,原、被告均履行了贍養(yǎng)、照料父母的義務,《房屋贈與協(xié)議書》并不是要求高文華一人履行贍養(yǎng)、照料父母的義務,故對被告高文秀的辯稱,本院不予采信。被告高文秀還辯稱買房時其支付了部分款項,應按房屋市場價值取得補償,但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百八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位于宜昌市西陵東湖一路29-4號、房屋產(chǎn)權證號為宜市房權證西陵字第××號的房屋歸原告高文華所有,被告高文秀、高青云、高某蓮協(xié)助原告高文華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
二、駁回原告高文華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訴訟費7300元,減半收取計3650元,由被告高文秀、高青蓮、高青云各負擔1216.6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鄭雄心
書記員: 韓傲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