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高國林,男,1963年12月11日出生,漢族,住所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陽明區(qū)。
委托代理人李眾石,黑龍江國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在存,男,1969年4月9日出生,漢族,住所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qū)。
委托代理人張鳳錦,黑龍江同洲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高國林與被告張在存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2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杜兆鋒適用簡易程序獨任審判,于2015年4月1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高國林及其委托代理人李眾石,被告張在存及其原委托代理人譚德庫到庭參加訴訟。2015年4月15日,被告張在存申請對原、被告雙方提交的兩張欠條真?zhèn)?;兩張欠條書寫時間;兩張欠條之間的關系及其中125000元欠條中阿拉伯數(shù)字“1”是否為后單獨添加進行司法鑒定。2015年5月4日,被告張在存重新提出鑒定申請,申請對原告提供的2013年12月25日欠條是否是張在存本人所寫;如原告提供的欠條是張在存所寫,欠條中“12萬”中的“1”是否是后填寫的、筆跡形成時間是否是2013年12月25日及被告張在存提供的2013年12月25日欠條是否是被告張在存所寫進行司法鑒定。2015年7月2日,被告張在存撤銷了其原委托代理人譚德庫的代理權限。2015年8月7日,被告張在存明確表示不繳納其申請鑒定的費用。2015年10月8日,本案轉(zhuǎn)為普通程序,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1月1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高國林及其委托代理人李眾石,被告張在存及其委托代理人張鳳錦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此份證據(jù)系原件,且經(jīng)被告張在存簽名確認,能夠證明被告為原告出具欠條的事實,被告張在存質(zhì)證稱該欠條內(nèi)容及簽名均非其書寫并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申請鑒定,但其明確表示不交納鑒定費用,且被告張在存在其后的庭審過程中明確表示不對該欠條真?zhèn)翁岢鲨b定,其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本院對此份證據(jù)予以采信。
證據(jù)二,牡丹江市東安區(qū)國林服飾店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一份、租房合同復印件一份、房屋所有權人為高國林的產(chǎn)權證復印件一份、原告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銀行卡一張。意在證明:原告在本市經(jīng)營一家國林服務店,系個體經(jīng)營;原告每年收取房屋租金150000元;原告銀行卡內(nèi)的現(xiàn)金往來上百萬元。綜上,原告有足夠的經(jīng)濟能力向被告支付借款。
被告張在存對此份證據(jù)有異議,認為:1.原告有多少錢跟被告沒有關系;2.證據(jù)系復印件無法核對;3.不能證明原告是否盈利,銀行卡沒有銀行流水且無法確定該卡持有人,不能作為原告主張向被告交付125000元的證據(jù)。
本院認為:該組證據(jù)中營業(yè)執(zhí)照、租房合同、產(chǎn)權證均系復印件,其形式要件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且被告對此亦不認可;其提供的銀行卡無法看出交易情況,但結合其庭后提交的該卡交易明細,能夠證明原告具備出借能力,故本院對原告具備出借能力這一事實予以采信,對其他欲證明問題不予采信。
審理中被告張在存為支持其主張,向法庭舉證如下:
證據(jù)一,2013年12月25日被告出具的金額為25000元欠條原件一份。該證據(jù)內(nèi)容為:“張在存欠高國林2萬5仟元整,2月份內(nèi)還清。借款人:張在存(簽名),2013年12月25日”。意在證明:1.被告孩子涉嫌刑事犯罪,原告稱可以為孩子辦事需花費50000元,被告此時已與妻子離婚,雙方協(xié)商費用雙方平攤,被告因此向原告出具25000元的借條,并不是原告向被告支付25000元的現(xiàn)金;2.2014年2月22日,被告在銀行取款后與朋友崔志山到原告商店償還25000元及后增加的費用5000元,共計30000元;3.該欠條有損毀痕跡,這是被告還款時,原告將該欠條撕毀、扔掉后被告撿回并粘貼。
原告高國林對此份證據(jù)有異議。認為:該欠條是被告?zhèn)卧斓模康氖窃嫫鹪V后,為拒絕償還借款,私自偽造,違反常規(guī);兩張欠條對比可見,改動的地方都在同一位置;被告稱該欠條是還完錢后原告撕掉扔到垃圾桶里,被告又撿回的。但從借款常識里可知,只要借款償還后,原條撕毀或出具收條后,該借貸關系滅失,被告此種說法不能作為抗辯其不償還借款的理由;被告稱為孩子辦事雙方協(xié)商需花費50000元的事與事實不符,根本沒有此事。
本院認為:被告自認此份證據(jù)系其本人書寫,且系單一證據(jù),無法證明其欲證明問題,原告對此亦不認可,故本院對此份證據(jù)不予采信。
證據(jù)二,2014年2月22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牡市西苑營業(yè)所取款憑單一份,金額25000元。意在證明:被告于2014年2月22日向原告償還因為孩子辦事花費的25000元,且被告另償還5000元現(xiàn)金,共計30000元。
原告高國林對此份證據(jù)形式要件無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認為:被告在銀行取款25000元與原告無關,該憑單可印證被告出具的撕毀的25000元欠條一事。故該證據(jù)不能證實被告已償還原告借款25000元。
本院認為:此份證據(jù)結合原告庭審自認,能夠證明被告向原告還款30000元的事實,故本院對此事實予以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舉證、質(zhì)證、法庭調(diào)查及本院對上述證據(jù)的認證意見,本院確認案件事實如下:
原、被告原系親屬關系。被告張在存因需向原告高國林借款并于2013年12月25日為原告出具欠條一份,該欠條主要內(nèi)容為:“張在存欠高國林12萬5仟元整,2月份內(nèi)還清。借款人:張在存(簽名),2013年12月25日”。欠條出具后,被告于2014年2月向原告還款30000元,余款至今未還。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規(guī)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本案中,被告張在存向原告高國林借款并為其出具欠條的行為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原告與被告之間的借貸關系成立,依法受法律保護。
關于被告張在存是否應當償還原告高國林借款本金問題。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規(guī)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nèi)返還”。本案中,被告張在存為原告出具的欠條中載明“2月份內(nèi)還清”,雙方亦認可該2月份為2014年2月,現(xiàn)該筆借款已經(jīng)到期,被告應當按約定返還原告借款本金。
關于被告張在存應償還原告借款本金數(shù)額的問題。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原告在庭審中自認于2014年2月收到被告還款30000元,其未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jù)證明與被告有其他借貸關系及該30000元款項系被告償還其他借款,此款視為對本案借款的償還,應在本金數(shù)額內(nèi)予以扣除,故本院對原告請求被告返還借款95000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其請求超出部分不予支持。
關于被告張在存所提其從未向原告借款125000元并出具125000元欠條、其是為幫孩子辦事為原告出具25000元欠條及25000元欠條被原告撕掉后由被告撿回重新粘貼的抗辯理由。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nèi)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本案中,原告高國林為證明與被告張在存存在民間借貸關系提舉了被告出具的欠條,被告稱該欠條涉嫌偽造,其應對該欠條系虛假、偽造負舉證責任。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張在存雖提出鑒定申請,但其在鑒定過程中明確表示不交納鑒定費用,經(jīng)本院釋明后,被告在其后的開庭審理過程中亦明確表示不申請對原告提供的125000元欠條真?zhèn)芜M行鑒定,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其應承擔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且被告張在存未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jù)證明其是為幫孩子辦事為原告出具25000元欠條及25000元欠條被原告撕掉后由被告撿回重新粘貼的事實,故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被告亦應承擔對其反駁理由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在存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返還原告高國林借款人民幣95000元;
二、駁回原告高國林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800元,由原告高國林負擔672元,由被告張在存負擔2128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如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陳慧媛 代理審判員 杜兆鋒 代理審判員 閆 紅
書記員:姜薇 附相關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nèi)返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被執(zhí)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zhí)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