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海波,男。
被告:佳木斯友輔勞動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佳木斯市向陽西區(qū)西林路九洲社區(qū)。
法定代表人白艷明,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郎東君,黑龍江明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市分行,住所地佳木斯市前進區(qū)中山街111號。
代表人劉玉江,該行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迎新,黑龍江航迪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市中山街支行,住所地佳木斯市前進區(qū)中山街335號。
代表人王煒,該行行長。
原告馬海波與被告佳木斯友輔勞動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輔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市分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市中山街支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6月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馬海波、被告友輔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郎東君、被告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委托訴訟代理人孫迎新、被告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代表人王煒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馬海波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友輔公司與馬海波自2013年8月19日至今存在事實勞動關系;2.判決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3.判決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4.判決撤銷友輔公司對馬海波作出的停止工作并違法辭退的口頭決定;5.判決友輔公司恢復馬海波的工作;6.判決友輔公司與馬海波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7.判決友輔公司自2013年11月26日起至2017年5月26日止,每月補發(fā)馬海波停工期間最低工資未發(fā)部分53340元(1270元/月×42個月);8.判決友輔公司自2013年11月26日起至2017年5月26日止,每月補發(fā)馬海波停工期間最低工資未發(fā)部分的經(jīng)濟補償金13335元(1270元/月×42個月×25%);9.判決友輔公司自2013年9月19日起至2014年8月19日止,因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每月補發(fā)馬海波二倍工資未發(fā)部分13970元(1270元/月×11個月);10.判決友輔公司賠償馬海波自2013年8月19日起至2017年3月26日止,因未給予馬海波繳辦基本養(yǎng)老保險(工資總額20%,職工賬戶)的損失10668元(1270元/月×42個月×20%);11.判決友輔公司賠償馬海波自2013年8月19日起至2017年5月26日止,因未給予馬海波繳辦醫(yī)療保險(工資總額20%,職工賬戶)的損失5330元(1270元/月×42個月×10%);12.判決友輔公司賠償馬海波自2013年8月19日起至2017年3月26日止,因未給予馬海波繳辦失業(yè)保險(工資總額2%,職工賬戶)的損失1067元(1270元/月×42個月×2%)。事實和理由:馬海波勞動工作的權利被用人單位友輔公司違法剝奪,造成馬海波的損失,友輔公司應當賠償。佳木斯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認定事實錯誤,(2017)第93號仲裁裁決書認定友輔公司違法解除與馬海波的勞動關系,但未支持恢復馬海波工作和補發(fā)恢復工作前停工工資的仲裁請求,法院應當撤銷友輔公司違法辭退馬海波的口頭決定。由于友輔公司違法辭退馬海波后,沒有出具書面解除勞動關系證明,雙方至今仍存在勞動關系,其他被告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馬海波被違法辭退后,其他單位不敢招用,馬海波至今無法找到工作,造成馬海波應得工資收入損失,友輔公司應賠償馬海波停工期間應得工資損失,并恢復馬海波工作。仲裁委認定友輔公司是勞務派遣公司,馬海波是其派遣的勞動者,友輔公司有義務支付馬海波停工期間的工資。友輔公司未給予原馬海波辦理社會保險導致馬海波無法享受社保待遇,造成馬海波的損失應由友輔公司賠償,請求法院依法支持馬海波的各項訴訟請求。
友輔公司辯稱,1.馬海波所有訴請均不能成立,依法應予以駁回。友輔公司與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簽訂了《安全保衛(wèi)工作業(yè)務外包合同》,由友輔公司負責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營業(yè)廳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該合同屬于經(jīng)濟合同范圍。合同簽訂后,友輔公司按照合同要求安排保安人員進入現(xiàn)場工作。2013年8月19日,馬海波到友輔公司應聘工作,經(jīng)面試后安排其到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營業(yè)廳負責安全保衛(wèi)工作。根據(jù)馬海波的仲裁申請書以及本案其他訴訟材料中馬海波自述的事實,完全可以證明友輔公司與馬海波之間只存在三個月的勞動關系。自2013年11月26日起,馬海波沒有請假便自行離崗,曠工數(shù)日后未再上班,嚴重違反勞動紀律。馬海波自稱被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領導辭退的沒有任何證據(jù)證實。事實是2013年11月末,友輔公司以馬海波無故曠工,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終止了與馬海波的勞動關系,馬海波接到通知后未到有輔公司來過,也聯(lián)系不到馬海波。在馬海波工作期間的工資由友輔公司支付。自2013年11月27日雙方解除勞動關系后,至今馬海波沒有為友輔公司工作,其要求確認雙方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沒有事實依據(jù),依法應予以駁回。2.本案勞動爭議已經(jīng)過仲裁委兩次仲裁及佳木斯市前進區(qū)人民法院、佳木斯市中級人民法院兩次審理,并作出判決。3.馬海波第4項訴請要求撤銷友輔公司對馬海波作出停止工作并辭退的口頭決定沒有法律依據(jù),依法應予以駁回。招聘員工、解聘員工、解除勞動關系是企業(yè)自主用工權的具體體現(xiàn),友輔公司有權自行決定與馬海波解除勞動關系,任何其他單位無權干涉。5.馬海波第5、6、7、8、9項訴請沒有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依法應予以駁回。自2013年11月27日起雙方勞動關系已經(jīng)解除,不存在恢復工作的情況,更不存在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事實及法律規(guī)定,馬海波上述請求沒有依據(jù)。馬海波勞動關系解除后就沒有為友輔公司提供勞動,所主張的勞動報酬沒有依據(jù),友輔公司無義務為其支付最低工資,其主張補發(fā)最低工資及支付最低工資25%的補償金沒有事實依據(jù)。不存在簽訂勞動合同的前提,其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給予雙倍工資,且屬于未提供任何勞動期間的雙倍工資,實屬無理,依法應予以駁回。6.馬海波第10、11、12項訴請不能成立,所主張的費用也不是其個人賬戶應享有的,因此應予以駁回。2013年11月27日起馬海波與友輔公司的勞動關系已經(jīng)解除,友輔公司沒有義務為其交納2013年11月27日以后至2017年3月26日期間的養(yǎng)老、醫(yī)療、實業(yè)保險,馬海波的上述請求沒有依據(jù)。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為用人單位與員工共同承擔,馬海波應自行承擔其應繳納部分。馬海波的仲裁申請已經(jīng)超過仲裁時效,依法應予以駁回。綜上所述,馬海波的所有訴訟請求均不能成立,請依法查明案件事實,客觀、公正裁決,維護友輔公司的合法權益。
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辯稱,一、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與馬海波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不應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馬海波與友輔公司之間簽訂了勞動合同,其受雇于友輔公司從事安全保衛(wèi)工作是履行職務行為,工資由友輔公司支付,故友輔公司是馬海波的用人單位。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市分行與友輔公司之間為經(jīng)濟合同關系,不是勞務派遣關系,不存在經(jīng)濟合同關系以外的法律關系。三、馬海波訴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及友輔公司勞動爭議案件,已經(jīng)過多次仲裁和訴訟。仲裁委及法院已經(jīng)對雙方之間的法律關系予以明確,即認定馬海波與友輔公司之間依法訂立了勞動合同,存在勞動關系,判決及仲裁裁決均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綜上,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認為馬海波以同一事實再次提起訴訟,屬于濫用訴權,懇請法院依法駁回馬海波的訴訟請求。
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答辯意見與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一致。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友輔公司提供的證據(jù)一、馬海波仲裁申請書(復印件)一份。原、被告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馬海波提供證據(jù)一、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黑民申787號民事裁定書、佳木斯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佳勞人仲字(2014)149號仲裁裁決書、友輔公司與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簽訂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業(yè)務外包合同(均系復印件)各一份。證明友輔公司具有勞務派遺性質(zhì)的用人單位,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和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是用工單位。友輔公司終止原告的工作屬于違法,雙方從2013年8月19日至今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仲裁裁決書亦認定友輔公司解除勞動關系違法,用工單位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經(jīng)庭審質(zhì)證,三被告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友輔公司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認為省法院民事裁定書只確認馬海波與友輔公司之間具有基礎勞動關系,且只有三個月的勞動關系,不能證明后續(xù)仍存在勞動關系。仲裁裁決書體現(xiàn)馬海波自述于2013年11月終止了勞動關系,故馬海波已經(jīng)知道勞動關系終止。外包合同是友輔公司與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之間的合同,不是勞務派遣關系,與馬海波的訴訟請求無關;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及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認為該組證據(jù)不能證明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與馬海波之間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故不應承擔責任。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三被告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本院予以確認。證據(jù)二、錄音光盤一張。證明2013年11月27日上午,馬海波與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負責人張巖及大堂畢經(jīng)理的兩次談話錄音,主要內(nèi)容為:馬海波不是擅自離職,是用人單位的原因安排其待崗,用人單位與馬海波至今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經(jīng)庭審質(zhì)證,友輔公司對證據(jù)的真實性有異議,認為錄音中的人員是否是友輔公司的工作人員不清楚,談話內(nèi)容不完全涉及郵儲銀行與馬海波之間的事情。馬海波自稱接到友輔公司領導通知其停止工作,沒有任何證據(jù)證實。錄音中的對話都是馬海波自己發(fā)起的,馬海波自稱其被調(diào)往其他單位工作,而不是與其對話的人提出馬海波被調(diào)走,該證據(jù)不能證實馬海波的訴訟主張;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對證據(jù)的真實性有異議,認為視聽資料的來源及對話人無法確定,而且畢經(jīng)理是不是郵儲銀行的員工,是否對馬海波工作情況知情無法確定,整個視聽資料都是馬海波自己陳述的情形,證實不了馬海波要證明的問題;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的質(zhì)證意見與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一致。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該兩段錄音對話內(nèi)容均以馬海波主動向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工作人員辭行的方式告知對方自己被友輔公司調(diào)離其他單位,明天不再來上班。該錄音能夠證明友輔公司并未辭退馬海波的事實,故本院對馬海波證明的問題不予采信。證據(jù)三、(2017)第93號仲裁裁決書(復印件)一份。證明友輔公司違法解除與馬海波的勞動關系,用工單位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經(jīng)庭審質(zhì)證,友輔公司對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認為友輔公司沒有違法解除與馬海波的勞動關系,是馬海波擅離崗位而解除的勞動關系,雙方實際勞動關系從2013年8月19日起至2013年11月27日止,仲裁裁決書已經(jīng)確認;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對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認為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與馬海波及友輔公司的關系不存在勞務派遣用工,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不是馬海波的用人單位;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的質(zhì)證意見與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一致。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三被告對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1.友輔公司提供證據(jù)二、考勤表、工資表(復印件)各四份。證明馬海波與友輔公司于2013年8月19日建立勞動關系,于2013年11月27日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實,解除勞動關系是馬海波擅離工作崗位造成的,友輔公司是依法解除,不存在違法情況。經(jīng)庭審質(zhì)證,馬海波對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認為友輔公司稱馬海波擅自離職已解除勞動關系是錯誤的,友輔公司違法終止馬海波工作,雙方至今仍存在勞動關系,仲裁裁決書已確認友輔公司是違法解除雙方勞動關系;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及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對該證據(jù)沒有異議。本院經(jīng)審查,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對證明的問題不予確認。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3年5月20日,友輔公司與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簽訂《安全保衛(wèi)工作業(yè)務外包合同》一份,主要內(nèi)容為: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將其所屬營業(yè)廳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委托給友輔公司進行安全保衛(wèi),合同期限自2013年5月21日起至2014年5月20日止。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工作時間為每周一至周日。友輔公司按照被告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的要求為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營業(yè)場所派駐工作人員提供看護服務,友輔公司如果更換工作人員,應向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出具介紹信,由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確認后方可進行人員更換。按照崗位需求及人員標準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每月向友輔公司支付業(yè)務費,由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出具發(fā)票。友輔公司員工與友輔公司發(fā)生勞動爭議或其他民事爭議由友輔公司負責處理,與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無關。2013年8月19日,友輔公司招錄了馬海波,但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友輔公司按照其與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簽訂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業(yè)務外包合同》的約定,將馬海波派遣到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從事保安工作,工資由友輔公司按月打入馬海波個人銀行存折。馬海波與友輔公司自2013年8月19日起建立勞動關系,馬海波為勞動者,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為用工單位,友輔公司為勞務派遣單位即用人單位。2013年11月27日,馬海波向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負責人辭行,自稱友輔公司將其調(diào)離到其他單位,明天不再來上班。馬海波自2013年11月28日開始不再為友輔公司提供勞動。在馬海波工作期間,友輔公司沒有為馬海波繳納單位應繳納部分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和失業(yè)保險費。馬海波于2013年8月19日至2013年11月27日工作期間,友輔公司分別于2013年10月15日向其支付工資1,200元、2013年11月20日支付1,550元、2013年12月19日支付1,500元。
本院認為,友輔公司與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簽訂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業(yè)務外包合同》名稱雖為外包合同,但內(nèi)容系用人單位參與對勞務派遣單位派駐的保安進行必要的勞動管理及雙方權利義務的約定,實為勞務派遣合同。友輔公司于2013年8月19日招錄了馬海波,并將其派遣到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從事保安工作,馬海波與友輔公司自2013年8月19日用工時起建立勞動關系。馬海波與友輔公司及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之間應當視為三方之間勞務派遣用工。馬海波于2013年11月27日向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工作人員口頭辭行,自稱友輔公司將其調(diào)離其他單位工作。而馬海波從次日起不再為友輔公司提供勞動,應當視為馬海波自動離職。馬海波稱友輔公司口頭通知將其辭退,未提供證據(jù)證實。由于馬海波與友輔公司之間勞動合同無法繼續(xù)履行,本院對馬海波主張撤銷友輔公司對馬海波作出停止工作并辭退的口頭決定,以及友輔公司恢復馬海波的工作并與馬海波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自2013年11月28日起,友輔公司已經(jīng)與馬海波解除勞動關系,而后馬海波沒有為友輔公司提供勞動,因此,馬海波要求友輔公司補發(fā)2013年11月26日至2017年5月26日停工期間“最低工資”未發(fā)部分和每月補發(fā)原告停工期間“最低工資”未發(fā)部分經(jīng)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無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在馬海波工作期間,友輔公司未與馬海波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友輔公司應當從2013年9月19日至2013年11月27日向馬海波支付每月二倍的工資,由于友輔公司已經(jīng)支付馬海波2013年9月19日至11月27日期間的工資,還應再支付該期間工資差額部分3050元(1550元+1500元);關于馬海波主張友輔公司未給予其繳辦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本醫(yī)療保險和失業(yè)保險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規(guī)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xù),且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fā)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即因未辦理社會保險且無法補辦而導致的賠償糾紛,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該規(guī)定明確了人民法院受理社會保險爭議案件的范圍。馬海波要求判令用人單位友輔公司賠償因未給予其繳辦基本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和失業(yè)保險的訴訟請求涉及社會保險費的交繳與征繳的行政關系。根據(jù)我國《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和《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的規(guī)定,勞動行政部門對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行使專屬管理權、監(jiān)察權或處罰權。因此,勞動者、用人單位和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之間因社會保險費用欠費等征收和繳納問題,屬于行政管理的范疇,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馬海波可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解決;由于友輔公司與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之間的用工屬于勞務派遣性質(zhì),故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作為用工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責任,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不是勞務派遣合同相對人,無需承擔連帶責任;友輔公司辯稱,自2013年11月27日起,馬海波未請假自行離崗未再上班,友輔公司以馬海波無故曠工,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終止了與馬海波的勞動關系,馬海波主張勞動報酬沒有依據(jù)。本院認為,馬海波稱友輔公司口頭通知將其辭退,友輔公司稱馬海波系自動離職,雙方均未提供相關證據(jù)佐證。但通過馬海波提供的視聽資料中其與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工作人員對話內(nèi)容可以確認,友輔公司并未辭退馬海波,而是將其調(diào)換到其他崗位。但馬海波自2013年11月28日起至今沒有為友輔公司提供勞動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應當視為馬海波自動離職,故對友輔公司的抗辯理由予以支持;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和郵儲銀行中山街支行辯稱,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與馬海波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院認為,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與友輔公司和馬海波之間屬于勞務派遣法律關系,郵儲銀行佳木斯市分行作為用工單位,應對友輔公司行為后果承擔連帶責任。
綜上所述,友輔公司與馬海波之間勞動關系自招用之日起即已建立,友輔公司有義務對馬海波承擔用人單位之責任,應當賠償馬海波合理部分的經(jīng)濟損失。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二條、第八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二條、第六條、第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馬海波與被告佳木斯友輔勞動服務有限公司于2013年8月19日至2013年11月27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
二、被告佳木斯友輔勞動服務有限公司支付原告馬海波未訂立書面合同二倍工資差額部分3050元;
三、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市分行對第二項承擔連帶責任;
四、駁回原告馬海波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被告佳木斯友輔勞動服務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志輝
書記員:李雪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