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桂蘭,女,漢族,住所地穆棱市八面通鎮(zhèn)。
委托訴訟代理人:馮雪萍,女,黑龍江馮雪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女,漢族,住所地穆棱市八面通鎮(zhèn)。
委托訴訟代理人:姜文華,穆棱市司法局八面通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
被告:王某某,男,漢族,住所地穆棱市八面通鎮(zhèn)。
第三人:穆棱市正圓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梁栐。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紹海。
原告馬桂蘭與被告李某、王某某及第三人穆棱市正圓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圓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1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10月13日、2017年10月16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馬桂蘭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馮雪萍,李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姜文華,被告王某某,第三人正圓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紹海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馬桂蘭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二被告退還購房款78200元,同時承擔利息損失按1分自2010年12月1日計算至付清全部購房款為止。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原告馬桂蘭當庭增加訴訟請求:要求解除雙方于2010年5月18日簽訂買賣房協(xié)議書。事實和理由:二被告系夫妻關系。2010年5月18日,經張文榮介紹,原告與被告李某簽訂了“買賣房協(xié)議書”。雙方約定,李某將住宅樓福滿家園B區(qū)2號樓9單元201室,面積60.15平方米以78200元賣給原告,簽訂協(xié)議時,原告交付李某58200元,2010年11月27日交付李某20000元。按雙方約定,原告付清房款后,李某負責辦理購房合同,于是李某交給原告一份穆棱市正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一張黑龍江省單位往來資金票據(金額66165元),讓原告等著交房。7年來原告一直要求被告李某交付房屋或退還房款,但李某一直推拖,讓原告找第三人要房。但經原告了解,李某賣給原告的房屋根本不存在,其將根本不存在的房屋賣給原告,其行為屬于欺詐。
本院認為,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xié)議,而意向書是當事人之間在對某項事務正式簽訂條約、達成協(xié)議之前,表達初步設想的意向性文件。本案中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明確、詳細、具體,具備合同的屬性,而非被告所述意向書,故被告的異議理由不成立,本院對該證據予以采信。結合其他證據,可以證明原告的證明目的,本院對其證明目的予以采信。
原告提供的證據二:2009年6月17日商品房買賣及往來資金結算票據一張,金額66165元。證明:原告交給被告李某78200元房款后,被告李某交給原告馬桂蘭的購房合同。說明被告收取原告78200元,而第三人出具的資金結算票據金額為66165元。
被告質證意見:對形式要件沒有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原告支付78200元的購房款,被告知道,第三人出具的購房款66165元,不足金額原告理應向第三人索要收據,被告已經為原告及第三人聯(lián)系形成了事實上的房屋買賣事實,被告的中介或介紹活動已經終結,無需再承擔任何責任,是原告與第三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第三人對原告的證據沒有異議,因為第三人欠被告李某利息,應被告要求為原告開具商品房買賣合同,抵頂所欠利息。第三人未收到原、被告對此房屋的購房款。
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10年5月18日簽訂了買賣房屋協(xié)議書,協(xié)議約定的房屋由第三人按2009年6月17日的時間與原告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如果按被告所述,只是為第三人與原告之間中介,時間上的倒置無法解釋,且為他人提供中介服務通常無需再與接受服務的一方簽訂買賣協(xié)議,結合第三人證據,被告從第三人處取得房屋,再轉賣給本案原告更能令人信服。故被告的異議理由不成立,本院對該證據予以采信。
原告提供的證據三,證人高淑蘭出庭證明,在2010年大概10月到11月之間其與原告到郵儲銀行取錢,說是買房,在郵儲銀行將錢交給一個女人。原告以此證明按雙方協(xié)議將剩余20000的購房款交給被告李某。
被告質證意見:沒有異議,被告不認識證人,證人證明的問題不清楚,證人證實的時間10至11月份,原告陳述的和合同約定的時間11月30日時間不符,該證人與原告為同事,存在利害關系,不應采信。
第三人對證據無異議,并認為證人證言原告將所有的購房款都交給了被告。
本院認為,證人所述時間10月至11月份,雖與實際時間11月30日相比,不夠具體,所證的事實,發(fā)生的7年之前,正常人沒有理由能回憶7年前的某一天所做的事情,除非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如果證人能夠對所證實的事情準確說出發(fā)生的時間,反而難以令人信服,所以時間的差異應屬合理范圍,僅以存在同事關系,就認為存在利害關系,本院不予支持,結合被告按合同約定為原告在第三人處辦理了購房合同,且被告在原告提供的第二份證據的質證環(huán)節(jié)陳述“原告支付78200元的購房款,被告知道”,可以認定原告支付了剩余的購房款,故被告的異議理由不成立,本院對該證據予以采信。
原告提供的證據四,證人張文榮視頻以及根據視頻整理的文字材料,醫(yī)院診斷書,因為證人行走障礙,不能出庭作證。證明:2010年5月18日原告與被告李某買賣房屋的事實,原告交給被告李某購房款58200元的事實。證明5月18日原、被告簽訂的買賣房屋協(xié)議上是張文榮簽字和手印是張文榮本人,以及原告向被告李某支付58200元購房款。
被告質證意見:證人未到庭,無法質證,不應被采信。
第三人對證人張文榮證言無異議。
本院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五十六條第一項規(guī)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guī)定的“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證人張文榮因行走障礙且有醫(yī)院診斷證明,符合法律規(guī)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情形,故對被告質證意見不予采信。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及原、被告當庭陳述,本院對證人張文榮證明內容予以采信。
審理中,被告李某、王某某未向法庭提供證據。
第三人正圓公司提供的證據一:2009年6月17日出具的黑龍江省單位往來資金結算票據7張及同日商品房發(fā)票1張,證明:被告一天之內在第三人處取得九套房屋,被告是用利息取得的第三人的房屋,原、被告不可能向第三人支付購房款。時間是2009年6月17日,應該在這一天就將購房款交清,不可能按原、被告約定的2010年11月30日結清購房款。
證據二,2008年4月28日商品房抵債合同。證明:原、被告所爭議的房屋是被告李某賣給原告馬桂蘭的,第三人未收到購房款
證據三,第三人正圓公司法定代表人梁勇與被告李某談話錄音。證明:被告與第三人之間是借貸關系,原告馬桂蘭購買的房屋是第三人抵頂給被告李某的。
原告馬桂蘭對第三人正圓公司提供的證據無異議。
被告對第三人正圓公司提供的證據均有異議,其認為證據一與本案無關,即使原始登記到李某,也不影響第三人實際出售房屋的事實,購房合同及結算單都是第三人蓋的公章和原告自己的簽字。填寫的內容是第三人單位的出納員填寫的,同時也能證明第三人授權被告為其借款抵押和出售的房屋事實。證據二所證明的問題與本案無關,否認不了第三人實際出售給原告房屋的事實。證據三如果是第三人抵頂給被告的房屋,第三人給原告出具的商品房買賣協(xié)議書是原告本人的名字,而不是被告的名字。
本院認為,第三人證據相互印證,能夠證實被告與第三人之間存在民間借貸關系,經雙方約定以第三人開發(fā)的房屋以物抵債,本案訴爭房屋即在此抵債房屋之中,第三人舉證與本案有關聯(lián)性,故對被告質證意見本院不予采信。
根據當事人舉證、法庭調查及本院對上述證據的認證意見,本院確認本案事實如下:
二被告系夫妻關系。第三人正圓公司因與被告李某于2008年4月28日簽訂《商品房抵債合同》,合同約定:正圓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因開發(fā)房地產需要資金,向債權人李某借款人民幣350萬元,第三人以每平方米1700元價格抵償給被告李某商品房總面積2047.18平方米;乙方(李某)對抵償房屋具所有權、使用權、買賣權。2009年6月17日第三人為被告出具了九套房屋的買賣合同。2010年5月18日被告李某將其中福滿家園B區(qū)9單元201室,面積60.15平方米房屋轉賣給原告馬桂蘭,并簽訂了《買賣房協(xié)議書》。該協(xié)議除有原、被告簽名外,還有張文榮作為證明人簽名?!顿I賣房協(xié)議》約定:“房屋價格78200元,乙方(原告)先付訂金人民幣58200元,所欠房款在2010年11月30日之前還清。乙方付清房款后,甲方負責辦理購房合同。如乙方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付不清房款,視同乙方違約,甲方有權將該住宅樓處理他人不退任何訂金”。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履行了支付房款義務后,第三人應被告要求,按原告與被告簽訂商品買賣合同的時間即2009年6月17日為原告馬桂蘭重新出具了《商品房買賣合同》及66165元的購房收據。該合同約定在2010年12月30日前向原告交付房屋。現(xiàn)在已超過交房時間,被告一直沒有將原告購買的房屋交付原告。另查明,原、被告爭議的房屋現(xiàn)在尚未完工。第三人正圓公司開發(fā)的該樓盤在庭審結束前尚未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
本院認為,原告馬桂蘭與被告李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雖然買賣的房屋是被告李某從第三人正圓公司抵償債務而來,第三人開發(fā)的該爭議房屋的樓盤至庭審前尚未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出賣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與買受人訂立的商品房預售合同,應當認定無效,但是在起訴前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可以認定有效?!钡囊?guī)定,原告與第三人之間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應認定無效,但不影響原、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原、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協(xié)議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禁止的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原告已按照約定將購房款交付給被告,被告就應當按照約定將房屋交付給原告,交付不了房屋屬違約。對于原告提出解除原、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的訴訟請求,因被告至今無法交付房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內仍未履行?!敝?guī)定,被告至今無法交付房屋,因此,原告的該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原告要求利息損失的訴訟請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七條“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承擔原告的利息損失,因原、被告雙方未約定具體數(shù)額,本院酌定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計算被告賠償原告利息損失。被告將從第三人處以物抵債所得房屋出售,并按協(xié)議協(xié)助原告將該房屋在第三人處重新辦理買賣合同,被告以自己的名義與原告簽訂買賣合同,處分自己的財產,不符合中介服務的特點,故被告主張的被告提供的中介服務的辯論意見,無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guī)定》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钡囊?guī)定,二被告系夫妻關系,原告主張被告王某某共同承擔責任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原、被告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第三人又為原告出具了商品房買賣合同,原告放棄對第三人主張權利,是對自己權利的處分,本院予以認可。被告與第三人之間先是民間借貸,后又形成以物抵債法律關系,由當事人另主張權利。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九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馬桂蘭與被告李某于2010年5月18日簽訂的買賣房協(xié)議書;
二、被告李某、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馬桂蘭購房款78200元,并從2010年12月1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參照逾期罰息利率標準計算利息,直至購房款還清為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755元,由被告李某、王某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劉璽臣 審 判 員 王連潤 人民陪審員 楚孝菊
書記員:趙樹樂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