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某1,女,19XX年X月X日出生,回族,住北京市。
原告:馬某2,女,19XX年X月X日出生,回族,住北京市。
原告:馬某3,女,19XX年X月X日出生,回族,住湖北省武漢市。
原告:劉某,男,19XX年X月X日出生,回族,住湖北省武漢市。
四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高威,湖北泓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馬某4,女,19XX年X月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武漢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明,湖北尊而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馬某5,女,19XX年X月X日出生,回族,住湖北省武漢市。
被告:汪某1,男,19XX年X月X日出生,漢族,住本市。
被告:汪某2,男,19XX年X月X日出生,漢族,住本市。
被告:汪某3,男,19XX年X月X日出生,漢族,住本市。
三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曉立,北京煒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汪某4,男,19XX年X月X日出生,漢族,住本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榮金良,遠聞(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汪帥男,遠聞(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汪某5,男,19XX年X月X日出生,漢族,住本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汪某6(系被告汪某5之女),女,19XX年X月X日出生,漢族,住本市。
第三人:孫某某,女,19XX年X月X日出生,漢族,住本市康平<fontclass=changeyuanw='&路&X&X&X&號&'>路XXX號XXX室</font>。
委托訴訟代理人:蔡瑜,上海市申房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馬某6與被告汪某1、汪某4、汪某2、汪某5遺囑繼承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后本院追加汪某3作為本案被告。原告馬某6在本案審理中死亡,故本院追加馬某1、馬某2、馬某3、馬某4、馬某5為本案原告。劉某申請作為當事人參與訴訟,本院亦追加其為原告。孫某某申請作為第三人參與訴訟,本院予以許可。原告馬某1、馬某2、馬某3、劉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高威,被告汪某1、汪某2、汪某3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曉立,被告汪某4,被告汪某5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汪某6,第三人孫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蔡瑜到庭參加訴訟。原告馬某5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參加訴訟,不影響本案的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案初始原告馬某6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被繼承人汪某7在本市康平<fontclass=changeyuanw='&路&X&X&X&號&'>路XXX號XXX室</font>、XXX室房屋(以下分別簡稱1405室房屋、402室房屋)中所享有的二分之一產(chǎn)權,由原告繼承一半,剩余部分由原、被告均等繼承。事實與理由:汪某8(1992年3月29日報死亡)與周某某(2008年6月11日報死亡;未留有遺囑;其父母先于其死亡)系夫妻,兩人生育汪某7(2002年6月10日報死亡;未留有遺囑)、原告汪某1、汪某4、汪某2、汪某5、汪某3等六子女。原告系汪某7之夫,未生育子女。1405室房屋及402室房屋產(chǎn)權均于2000年9月14日登記于汪某7名下。汪某7死亡后,其遺產(chǎn)應由原告及周某某繼承。周某某死亡后,其遺產(chǎn)應由其法定繼承人繼承。原告對周某某盡了贍養(yǎng)義務,應作為法定繼承人。
原告馬某1、馬某2、馬某3、劉某共同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由原告劉某繼承1405室、402室房屋的四分之三產(chǎn)權份額;二、由四原告共同繼承汪某7與馬某6的其他遺產(chǎn)。事實與理由:對馬某6陳述的家庭關系無異議。馬某7與鐵某某系夫妻,兩人生育馬某6、原告馬某1、馬某2、馬某3、馬某4、馬某5等六子女。原告劉某系馬某3之子。馬某6在1405室及402室房屋中享有四分之三產(chǎn)權份額,因其于2019年2月7日死亡,且其于2018年8月23日留有自書遺囑一份,將其享有的上述產(chǎn)權份額遺贈給原告劉某。該兩套房屋可歸原告劉某所有,由其給付其他繼承人折價款。其他遺產(chǎn)可能有汪某7名下的股票、存款、保險金。
原告馬某4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認可其他原告陳述的家庭關系。馬某6在1405室及402室房屋中享有的四分之三產(chǎn)權份額,由原告馬某4繼承二十分之三。汪某7名下的股票、保險金也應按照法定繼承處理。經(jīng)調(diào)查,馬某6生前單位未發(fā)放撫恤金等錢款,故該部分錢款不再要求處理。原告馬某4不認可馬某62018年8月23日所立遺囑,但經(jīng)考慮,因筆跡鑒定費用過高,故不再申請筆跡鑒定。根據(jù)病例簽名的時間,原告劉某在2018年9月5日就已知曉遺贈的存在,故在馬某6死亡時,已過了接受遺贈的時間。
原告馬某5未到庭參加訴訟。
被告汪某1、汪某2、汪某3共同辯稱,原告陳述的家庭關系屬實。402室房屋產(chǎn)權雖登記在汪某7名下,但包含周某某的份額。1405室房屋是否包含周某某的份額,現(xiàn)無法確定。馬某6從未照顧過周某某,馬某6不能作為周某某的第一順位繼承人。馬某6與被告家庭之間有遺贈扶養(yǎng)關系,但無書面協(xié)議。汪某7的遺產(chǎn)應由周某某的子女繼承。如果法院不認可遺贈扶養(yǎng)關系,則請求從遺產(chǎn)中扣除汪家對馬某6的經(jīng)濟幫助。汪某7名下另有股票資產(chǎn)。被告不認可原告提供的2018年8月23日馬某6遺囑。402室房屋及1405室房屋中有16平方米來源于汪家老宅周某某所屬的拆遷權益,汪家享有一定的份額,該份額并非汪某7與馬某6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汪家人對汪某7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故應多分汪某7的遺產(chǎn)。馬某6一直系由汪家照顧,故馬某6的遺產(chǎn)應由被告汪某3、汪某2、汪某1三人繼承。
被告汪某4辯稱,原告所述家庭關系屬實。因馬某6未出力照顧汪某7,故其不能繼承汪某7的遺產(chǎn)。汪某7的遺產(chǎn)應由汪家所有兄弟姐妹均等繼承。馬某6的遺產(chǎn)亦應由汪家所有兄弟姐妹繼承,但份額是否平均,由法院判決。不認可原告提供的遺囑。汪某8和周某某在1992年2月1日書寫過一份遺囑(系由汪某8交給被告,但內(nèi)容是何人書寫并不清楚),兩人的遺產(chǎn)由被告汪某4繼承。另外,被告汪某4于1993年現(xiàn)金借給馬某6人民幣20,000元(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用于購買鋼琴,希望該鋼琴可以歸被告汪某4所有。
被告汪某5辯稱,原告所述家庭關系屬實。汪某7在世時,系由汪家人照顧其生活,其中汪某4、孫某某、汪某9(汪某5的兒子)照顧最多。汪某7的遺產(chǎn)應由汪家子女均等繼承。馬某6在2017年年底之前也系由汪家照顧,故其遺產(chǎn)也應由汪家子女均等繼承。被告不認可原告提供的遺囑。
第三人孫某某陳述,原告所述家庭關系屬實。因馬某6自2000年至2017年年底的生活均由孫某某照顧,故第三人要求分得馬某6遺產(chǎn)的六分之一。馬某6的遺囑是否真實應以筆跡鑒定的結果為準。第三人認可汪某4提供的遺囑。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一、汪某8與周某某系夫妻,兩人生育汪某7、被告汪某1、汪某4、汪某2、汪某3、汪某5等六子女。馬某6系汪某7之夫,兩人未生育子女。原告馬某1、馬某2、馬某3、馬某4、馬某5系馬某6的兄弟姐妹。原告劉某系原告馬某3之子。汪某8于1992年3月29日報死亡,周某某于2008年6月11日報死亡。周某某的父母先于周某某死亡。汪某7于2002年6月10日報死亡,未留有遺囑或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馬某6于2019年2月7日死亡,其父母先于其死亡。二、402室房屋及1405室房屋產(chǎn)權均于2000年9月14日登記于汪某7名下。經(jīng)本案初始原告馬某6申請價值評估,上海國城土地房地產(chǎn)估價有限公司于2019年3月22日出具估價報告,402室房屋價值6,390,000元、1405室房屋價值4,853,000元。原告馬某6支付評估費29,796元。汪某7曾在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保兩份保險(合同號分別為:XXXXXXXXXXSXXXXXXXXXXX、XXXXXXXXXFXXXXXXXXXXX),并于2002年12月3日終止,由馬某6領取退保金4,968元及退保費161.33元。汪某7名下在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有證券賬戶(資產(chǎn)賬號:XXXXXXXXXX;證券賬號:AXXXXXXXXX),截至2019年1月28日,該賬戶內(nèi)資金余額60,488.37元及股票若干,資產(chǎn)總值為152,215.27元。三、馬某6于2018年8月23日立有自書遺囑一份,主要內(nèi)容為,402室房屋及1405室房屋中屬于馬某6個人所有的份額贈給劉某。遺產(chǎn)事宜正在訴訟中,待審理完結后,將案件結果中確定為馬某6個人所有的房產(chǎn)份額贈給劉某。
審理中,原告馬某4申請對馬某62018年8月23日所立代書遺囑進行筆跡鑒定,后又撤回該申請。被告汪某1、汪某2、汪某4、汪某3、汪某5及第三人均表示,不認可馬某62018年8月23日所立代書遺囑,但也不申請筆跡鑒定。
審理中,被告汪某4提交落款為汪某8、周某某于1992年2月1日所立自書遺囑,主要內(nèi)容為,汪某8、周某某兩人的全部財物均由汪某4繼承。被告汪某4表示,不清楚該份遺囑系由何人書寫。原告馬某1、馬某2、馬某3、劉某、馬某4表示,該份遺囑和原告無關,對該遺囑不申請筆跡鑒定,也不發(fā)表意見。被告汪某1、汪某2、汪某3表示,無必要申請筆跡鑒定;該遺囑上的字跡并非汪某8、周某某兩人,且周某某的簽名和她本人的筆跡不一樣。周某某的簽名部分明顯有修改。汪某4在上海市普陀法院起訴汪某2合同無效一案中(2019滬0107民初11851號),汪某4在2019年7月15日的談話筆錄中陳述,周某某不會簽名。被告汪某5表示,不申請筆跡鑒定;無法確定是否是汪某8、周某某所寫。第三人表示,認可該遺囑。
審理中,本案到庭的當事人均表示,汪某7名下的保險,因時間較早,且金額較小,故均同意不再處理。
審理中,原作為證人身份的本案第三人孫某某到庭陳述,證人原是汪家保姆,后與汪某4于2003年登記結婚。2000年,證人在402室照顧馬某6、汪某7、周某某一家。證人聽汪某7說,當時曹楊路房屋(汪家老房)拆遷時,汪家?guī)н^來16個平方,所以汪家有居住權。后來汪某7生病時,看病的一切費用、營養(yǎng)品費用、證人的保姆費、家庭開支都是汪某1支付的。2004年至2006年,周某某搬至402室房屋居住。2006年之后,周某某和汪某1居住在汪某1的家里直至去世。周某某平時生活費用都是汪某1支付的。馬某6沒有照顧過周某某。
審理中,證人彭某某到庭作證,陳述,證人從2000年8月住到康平大樓。在2008年至2017年,證人經(jīng)??匆娡裟?夫妻兩人照顧馬某6。
審理中,證人趙某某到庭作證,陳述,證人原來是康平路XXX號的保安,和很多居民都認識,其中就包括孫某某。在2008年到2012年期間,證人看見孫某某照顧馬某6,包括買菜、陪看病。
審理中,證人武某某到庭作證,陳述,證人和孫某某是鄰居。2013年時,證人是業(yè)委會主任。馬某6出錢幫門衛(wèi)做窗簾,通過這個事情證人認識了馬某6,并與其相熟。證人代表業(yè)委會上門感謝他。他對證人說,402室房屋的人照顧他,平時也到402室房屋去吃飯。其他情況證人不清楚。
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供的結婚申請書、戶籍摘抄、房屋產(chǎn)權登記信息、產(chǎn)權證、遺囑、死亡證明、人事檔案、結婚證、戶口簿、評估報告、評估費發(fā)票被告提供的股票對賬單、保險詳單及雙方當事人的庭審陳述等證據(jù)證實。
本院認為,一、遺產(chǎn)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chǎn)。402室房屋產(chǎn)權及1405室房屋產(chǎn)權均登記于汪某7名下,且登記時間為其與馬某6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故該兩套房屋系屬該兩人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本院確認該兩套房屋的一半產(chǎn)權系屬汪某7的遺產(chǎn)。同理,汪某7名下股票資產(chǎn)中的一半亦系其遺產(chǎn)。汪某7死亡后,因其未留有遺囑或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故其遺產(chǎn)應按法定繼承處理,即由馬某6、周某某均等繼承。二、關于馬某6于2018年8月23日所立自書遺囑的效力,因各方當事人均不申請筆跡鑒定,且該遺囑內(nèi)容并無違法之處,現(xiàn)亦無證據(jù)證明該遺囑無效,故本院確認該遺囑合法有效。因本案的初始原告系馬某6,在馬某6死亡后,本院依法追加其繼承人參與訴訟。原告劉某亦申請參加訴訟,并要求按遺囑繼承,故本院確認其在法定期間內(nèi)表示了接受遺贈。馬某6在402室及1405室房屋中的產(chǎn)權份額(包括繼承汪某7份額的部分)由原告劉某繼承。原告劉某要求實際分割上述兩處房產(chǎn),本院予以準許。因該遺囑只處分了上述兩套房屋產(chǎn)權,故馬某6的其他遺產(chǎn)(本案中為股票資產(chǎn))應按法定繼承處理,即由原告馬某1、馬某2、馬某3、馬某4、馬某5均等繼承。各被告要求馬某6的遺產(chǎn)均由被告繼承,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馬某6領取汪某7投保的保險的退保金及退保費,因到庭的當事人均表示不再要求處理,且領取的時間較早、金額較小,確無處理必要,故本院不再處理。三、關于被告汪某4提供的落款為汪某8、周某某于1992年2月1日所立自書遺囑的效力,該遺囑形式上為共同遺囑,因被告汪某4本人無法陳述該遺囑系由何人書寫,亦無當事人申請筆跡鑒定,在無證據(jù)證明該遺囑系何人書寫的情況下,本院無法判定該遺囑是否符合自書遺囑或代書遺囑的形式要件,故本院確認該遺囑無效。周某某繼承汪某7遺產(chǎn)的部分,應由其法定繼承人,即被告汪某1、汪某4、汪某2、汪某5、汪某3均等繼承。馬某6曾提出其對周某某盡了贍養(yǎng)義務,應作為法定繼承人,但未提供證據(jù)證明,故本院對該觀點不予采納。原告馬某2、馬某3、馬某1、劉某要求繼承除402室及1405室房屋產(chǎn)權之外的其他汪某7(不含馬某6繼承汪某7遺產(chǎn)的部分)的遺產(chǎn),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因第三人原系汪家聘請的保姆,且領取工資,之后其與被告汪某4登記結婚,故其參與照顧馬某6具有特殊性,在無其他充分證據(jù)證明其對馬某6盡了主要照顧義務的情況下,其要求分得馬某6六分之一的遺產(chǎn)份額,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四、被告要求取得所謂借款購置的鋼琴的所有權,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原告馬某5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參加訴訟,不影響本案的審理。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十條、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繼承人汪某7名下本市康平<fontclass=changeyuanw='&路&X&X&X&號&'>路XXX號XXX室</font>及1405室房屋產(chǎn)權均歸原告劉某所有;原告劉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分別給付被告汪某1、汪某4、汪某2、汪某5、汪某3房屋折價款每人人民幣562,150元;
二、被繼承人汪某7名下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賬戶(資產(chǎn)賬號:XXXXXXXXXX;證券賬號:AXXXXXXXXX)內(nèi)的股票及資金余額由原告馬某1、馬某2、馬某3、馬某4、馬某5各繼承二十分之三,由被告汪某1、汪某4、汪某2、汪某5、汪某3各繼承二十分之一?! ?br/>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11,800元,由原告劉某負擔人民幣83,000元,由被告汪某1、汪某4、汪某2、汪某5、汪某3各負擔人民幣5,000元,由原告馬某1、馬某2、馬某3、馬某4、馬某5各負擔人民幣76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秦月英
書記員:張??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