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某,男,****年**月**日出生,漢族,住衡水市桃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賈金忠,
衡水市寶鼎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
衡水坤源建材有限公司,住所地:衡水市棗強縣棗強鎮(zhèn)門莊村東鄭昔路北。
法定代表人:趙娜,職務:經(jīng)理。
被告:馮某某,男,****年**月**日出生,漢族,住棗強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瑞冉,
棗強縣曉時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張恒升,男,****年**月**日出生,漢族,住衡水市桃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真,
河北暢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馬某與被告
衡水坤源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坤源公司)、馮某某、張恒升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24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馬某委托訴訟代理人賈金忠、被告馮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孫瑞冉、被告張恒升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真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坤源公司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缺席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馬某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判令被告坤源公司、馮某某、張恒升互負拖欠原告馬某水泥款本金86418.60元及利息的連帶償還責任;2、由被告負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及理由:1、被告坤源建材公司于2009年11月3日登記成立,注冊資金1500萬元,合伙投資人馮某某、張恒升各投入資金750萬元,股份各半,利潤均分,法定代表人為馮某某,張恒升為公司監(jiān)事。2014年7月14日,該公司原任會計于紅出具的賬目結算清單證實:“坤源建材欠馬某水泥款121418.60元,即日給付30000元,尚欠馬某水泥款91418.60元”。后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被告坤源公司原負責人馮某某讓其子馮凱于2016年2月7日通過銀行轉帳支付原告水泥款5000元,尚欠原告水泥款本金86418.60元至今未還。經(jīng)查棗強縣工商注冊登記證實:坤源公司于2017年5月3日將原公司法定代表人馮某某變更為趙娜,原公司股東馮某某、張恒升各投資750萬元變更為趙娜個人投資1500萬元,企業(yè)名稱未變更。為此,原告于2018年6月19日將變更后的坤源公司列為被告,提出訴訟,被告公司辯稱:“原公司負責人馮某某、張恒升均說變更前未有債權、債務,被告公司僅轉了個空殼,未有出資收買原公司,其債權、債務應由原公司個人享有和承擔”。為查清案件事實,便于法院的判決,原告于2018年7月10日提出撤訴,再行起訴。2、原告撤訴后,被告坤源公司原負責人馮某某、張恒升拒見原告馬某,拒不提供本案的相關證據(jù),拒不償還原告欠款。為此,原告及代理人于2018年9月10日又調查、核實了原任公司會計于紅證實:“原坤源公司欠馬某水泥款的結算單是我代表公司書寫的,結算時,先將本公司開具的收貨單收回,然后一筆一筆計算入賬,原公司賬目均有記載,是真實的、沒有虛假。”由此可見,原坤源公司負責人馮某某、張恒升和變更后的坤源公司相互推脫欠款責任,依法均應列為本案的被告參加訴訟。為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照我國《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guī)定,特提出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決。3、被告坤源公司名稱沒有變更,只是變更了法定代表人,公司前后注冊資金是一致的,企業(yè)法人變更前的債權債務由變更后的企業(yè)法人享有和承擔。欠款是馮某某、張恒升的欠款,也是企業(yè)法人變更前的欠款。在欠款期間經(jīng)原告催要,雖然還了5000元,但目前尚欠86418.6元,上述二被告拒不提供相應證據(jù),拒不歸還欠款,相互推脫,拒不償還。根據(jù)民法通則、公司法的相關規(guī)定,被告馮某某、張恒升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庭審中原告將訴訟請求1變更為:1、要求被告坤源公司償還欠款86418.6元;2.要求被告馮某某、張恒升對上述欠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被告坤源公司未作答辯,亦未提交相關證據(jù)。
被告馮某某辯稱:1、本案涉及款項是公司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中拖欠的公司債務,與股東無關,并且不存在公司與股東財產(chǎn)混同行為。2、原告所訴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訴訟時效期間已經(jīng)屆滿,原告在法定期限內(nèi)未行使權利,并且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對被告馮某某的訴訟請求。3、馮凱確是馮某某之子,但馮凱與原告以前就相識,2016年2月7日,原告向馮凱借款5000元,且馮凱不是本案的債務人及義務人。
被告張恒升辯稱:原告對被告張恒升的訴求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應依法駁回。1.向原告出具結算單的是案外人于紅,對于欠條的真實性有異議。2.即使結算單是于紅代表坤源公司出具,該公司現(xiàn)處于正常存續(xù)期間,應由坤源公司支付。3.馬某對張恒升的訴訟主張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即使原告代理人所稱結算單是真實的,結算單的記載日期是2014年7月14日,此后,原告并沒有向被告張恒升主張過任何權利,即使自2014年7月14日起計算,也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
根據(jù)二被告辯稱原告陳述,1.被告公司原任會計于紅在2014年7月14日通過賬目結算欠原告貨款91418.6元,但是原告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債權,后經(jīng)多次催要,被告坤源公司原負責人馮某某于2016年2月7日讓其子馮凱通過銀行給原告匯款5000元,至今尚欠原告水泥款86418.6元,由此可見從公司結算欠款至最后一次付款5000元,其間隔剛剛兩年,按照現(xiàn)行相關法律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是三年,并不超過訴訟時效。2.二被告在欠款期間,原告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債權,曾多次向馮某某、張恒升追要欠款,二被告也承認欠款的事實,但是二被告相互推脫拒絕償還。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被告坤源公司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其放棄質證權利。被告馮某某、張恒升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有異議,本院認證如下: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一為案外人馮凱與原告馬某之間的轉款記錄,原告不能證實是被告馮某某讓馮凱償還的欠原告的水泥款,故與本案關聯(lián)性不予認定;證據(jù)二為被告坤源公司的工商登記情況,真實合法與本案相關聯(lián),予以認定;證據(jù)三、證據(jù)四相互印證,能夠證明于紅系被告坤源公司原任公計,為原告出具欠條系職務行為,也與當時欠條上書寫的內(nèi)容“今坤源建材欠……坤源建材經(jīng)辦人于紅”相呼應,故對證據(jù)三、證據(jù)四的證明目的予以確認。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告坤源公司購買原告馬某水泥,共欠水泥款121418.60元,2014年7月14日結算付款30000元,欠水泥款91418.60元,被告坤源公司會計于紅于2014年7月14日為原告馬某出具欠條一張,并在欠條上注明坤源建材經(jīng)辦人于紅。
另查明,被告坤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3日,公司股東為馮某某、張恒升,法定代表人為馮某某。2017年5月3日坤源公司股東馮某某、張恒升變更為趙娜,公司法定代表人亦變更為趙娜,公司住所由衡水市桃城區(qū)大麻森鄉(xiāng)大善彰村南變更為衡水市棗強縣棗強鎮(zhèn)門莊村東鄭昔路北,坤源公司名稱未變更。
本院認為,原告馬某與被告坤源公司之間口頭訂立的買賣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背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原告將水泥交付被告坤源公司使用,被告坤源公司時任會計于紅于2014年7月14日給原告出具欠條一張,于紅的行為應視為職務行為,債務應由被告坤源公司承擔。被告坤源公司雖然后期進行了法定代表人、股東、住所等的變更,但只是公司形式上的變更,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條第三款:“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記載的事項發(fā)生變更的,公司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之規(guī)定,公司形式上的變更是應當辦理變更登記;同時根據(jù)《工商登記管理辦法》等法律規(guī)定,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變公司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股東等,對上述內(nèi)容的變更不影響公司變更登記之前的債權債務,仍由公司享有和承擔,法定代表人變更后的公司要承擔變更前公司的債權債務,即使新的法定代表人與前任法定代表人簽定了不承擔原債權債務的協(xié)議,但所簽協(xié)議僅為內(nèi)部協(xié)議,對第三人沒有拘束力,不能對抗債權人,無論股東是否變更,公司主體不變,公司的債權債務延續(xù),對外還是由公司享有和承擔,故原告馬某要求被告坤源公司償還水泥款86418.60元的訴訟請求,合理合法,應予支持。
原告馬某對被告馮某某、張恒升的起訴是否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本案所涉?zhèn)鶆帐潜桓胬ぴ垂居诩t2014年7月14日給原告出具的欠條,并非被告馮某某、張恒升以個人名義出具的欠條,即使從2014年7月14日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至2016年7月14日訴訟時效期間已屆滿,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guī)定:“民法總則施行前,民法通則規(guī)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訴訟時效期間已經(jīng)屆滿,當事人主張適用民法總則關于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之規(guī)定,本案應適用民法通則規(guī)定的二年的訴訟時效期間,對原告主張適用現(xiàn)行法律三年訴訟時效期間,不予確認。原告沒有向二被告催要欠款的證據(jù),亦沒有二被告承諾還款的證據(jù),故原告馬某對被告馮某某、張恒升的起訴已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期間。
原告要求被告馮某某、張恒升對被告坤源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問題。原告認為欠款是馮某某、張恒升的欠款,也是企業(yè)法人變更前的欠款,但原告沒有證據(jù)證明是被告馮某某、馮某某的個人欠款,同時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第三款:“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敝?guī)定,原告亦沒有證據(jù)證明馮某某、張恒升的個人財產(chǎn)與公司資產(chǎn)混同,原告雖提供了被告馮某某之子馮凱向原告馬某轉款5000元的轉帳憑證,只是說明原告與案外人馮凱有5000元的經(jīng)濟往來,不能說明此款項是受被告馮某某授權償還原告的水泥款,在被告馮某某當庭辯稱其子馮凱轉款并非還的水泥款的情況下,原告應進一步提供馮凱替被告馮某某償還的是水泥欠款的相關證據(jù),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原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原告要求馮某某、張恒升對被告坤源公司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百六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
衡水坤源建材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給付原告馬某水泥款86418.60元。
二、駁回原告馬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960元,減半收取980元,由被告
衡水坤源建材有限公司負擔,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nèi)交納。
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同時按不服本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杜金榮
書記員: 馬會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