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馬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工人,住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
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懷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
二再審申請人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守民,河北楊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崔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工人,住河北省秦皇島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韓柏,河北韓柏律師事務所律師。
馬某某、懷某某與崔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于2016年9月20日作出的(2016)冀0321民初2095號民事判決,馬某某、懷某某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6年12月13日作出(2016)冀03民終3733號民事判決,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馬某某、懷某某不服,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6月15日作出(2017)冀民申1690號民事裁定,指令本院再審本案。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馬某某及其馬某某、懷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守民,崔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韓柏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再審查明的事實同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一致。
本院再審認為,本案借款系崔某某受讓他人債權(quán)所形成,雙方對此并無爭議。雙方主要爭議焦點是2014年4月8日償還借款本金時,雙方是否約定只歸還本金、不支付利息。綜合本案證據(jù)分析,第一、對收回借據(jù)等債務憑證原件的真實性進行審查的義務在馬某某,崔某某持有借條和借款合同書原件,馬某某、懷某某未能提供充分證據(jù)證明崔某某明顯存在欺詐。第二、從民間借貸的交易習慣看,借款本息還清應該將借條等原件返還給債務人、由債權(quán)人出具收據(jù)證明載明收到款項以及本息結(jié)清等字樣或者達成新的協(xié)議,解除原合同。本案馬某某不持有上述任何一種憑證。第三、本案主要中間人張宗祿在本院原二審期間明確陳述,崔某某從未放棄向馬某某要利息,張宗祿作為直接牽線搭橋給馬某某借款的中間人,其在一審時向法院出具證言亦明確表示崔某某從未放棄過主張利息。證人寇某稱,商量利息時其未參與、張宗祿說與崔某某說好了不要利息,該證言與張宗祿的證言陳述相矛盾,畢某和寇興臣與馬某某均存在親屬關(guān)系,在沒有其他雙方均認可的無利害關(guān)系人在場印證的情況下,無法確認上述二人證言的真實性,原審法院對兩位證人證言的效力不予認定,并無不當。第四、本案中崔某某與馬某某并不熟識,崔某某是通過張宗祿受讓了其他人與馬某某的債權(quán),不論從崔某某出借款項的目的,還是從雙方借款和履行的實際情況看,崔某某出借款項系為了獲取利息收益。本案中,沒有有效證據(jù)證明崔某某已經(jīng)放棄主張利息,崔某某現(xiàn)持有馬某某向其出具的原始借款合同及借條,并依此主張馬某某向其償還借款利息于法有據(jù)。馬某某、懷某某并未提供充分證據(jù)證明崔某某放棄了利息,應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馬某某、懷某某承擔不利的后果。綜上,馬某某、懷某某再審申請理由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無不當,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零七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任秀文
審判員 崔冠軍
審判員 史林波
書記員: 楊晴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