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馬某某,聯(lián)系電話。
委托代理人:張巍,河北天禹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珍珍,河北天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某。
原告馬某某與被告張某某為雇員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7月10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溫少波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馬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巍、劉珍珍,被告張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原告經人介紹到被告處工作,負責干建筑活。每月工資3000元。2012年8月14日在固安縣林城跟隨被告承建樓房時,不慎從一樓掉進地下室,造成腰部受傷。事故發(fā)生后,原告被送往霸州市第三院住院治療,經診斷為:腰椎壓縮性骨折。現(xiàn)被告只支付了部分費用,其他相關賠償費用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原告于2013年7月9日向霸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仲裁委以被申請人主體不適格為由,不予受理。原告起訴至法院請求被告給付原告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一次性賠償金、二次手術費共計5萬元。
被告辯稱,原告不是被告的工人,不受被告的管理。被告不是原告干活工地的承包人,被告給李勝彬發(fā)工資,不直接給原告發(fā)工資,被告受曹連會雇傭管理工地。被告不清楚曹連會是哪個建筑公司的人。建筑公司明確規(guī)定不能招收60歲以上的人。原告受傷后,由于其家屬不出錢。被告出于人道主義才出了部分醫(yī)療費。
原告在庭審過程中向本院提供以下證據:
2013年7月9日霸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出具的霸勞人調仲不字(2013)第42號不予受理通知書。證明目的為,被告主體不合格,裁決不予受理。
李勝彬書面證言一份,內容為,我證明馬某某是給張某某干活的工人,2012年8月14日,在林城工地施工過程中,從一樓掉到地下室導致腰部受傷。
證人馬某出庭作證,證言內容為,我與原告是親叔伯兄弟,被告是工頭帶著我們干活,我認識被告張某某(當庭不能確認張某某在不在法庭)。是李勝彬找我干活每天100元。有時一天一給,有時幾天一給。李勝彬連車待工資提成各100元,我和馬某某在一起干活,那天馬某某掉到地下室受傷,當時張某某不在場,是李勝彬將馬某某送到醫(yī)院,李勝彬帶我們干的活是回填土工程,張某某給李勝彬發(fā)工資,然后由李勝彬給我們發(fā)工資,是張某某給我們派活。
原告證人證言證明目的為,證明原告是被告的工人,由被告派活發(fā)工資,原告是工作原因、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受傷。
霸州市第三醫(yī)院2012年9月8日出具的診斷證明1份,診斷為,馬某某腰椎體壓縮性骨折繼發(fā)椎管狹窄。
2012年8月17日至2012年9月8日原告在霸州市第三醫(yī)院的病例1份。證明目的為,原告受傷住院治療22天。并說明票據和用藥清單在被告處,醫(yī)療費由被告支付。
馬志增的行車證、駕駛證、出租證。證明目的為,護理人員為原告之子馬志增,護理費應按照河北省交通運輸業(yè)平均工資計算。
交通費票據40份,金額為1140元。
8、2013年9月10日霸州司法醫(yī)學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意見書1份,鑒定意見為,馬某某腰1椎體壓縮性骨折所致傷殘屬十級。
被告對原告證據1、2、3、4、5、6、7、8的質證意見為,對證據1、4、5、8真實性沒有異議。對證據2李勝彬的證言不認可,因為李勝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對證據3證人馬某的證言不認可,因為馬某與原告有親屬關系,原告是由李勝彬發(fā)工資,證人不認識被告,不能證明原告給被告干活。對證據6不認可,原告住院時是原告的妻子在護理,而不是原告的兒子在護理。對證據7交通費過高,不予認可。
被告在庭審過程中未向本院提供證據。
經本院當庭對原被告詢問,原告陳述,2012年8月10日,我看見同村的李勝彬帶人去干活,我問他還用不用人,他說用,我就去了,當時說每天100元工資,8月12日下雨沒有出工,14日下午就出事了,這幾天的工資還沒有給。
被告陳述,我承包建筑公司的瓦工、木工,包工不包料,我把小工分包給李勝彬,他向我報工,按照我安排在工地上記工員的記工數(shù)給他發(fā)工錢。
本院根據庭審結合原被告的舉證質證意見,對本案證據認定如下:因被告對原告提供的證據1、4、5、8真實性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證據2,因證人未出庭作證,其證據效力較低,本院不予采信。證據3,因證人與原某有親屬關系,其證據效力較低,但結合原被告的當庭陳述,可以印證原被告之間具有雇傭關系,故本院對其證言予以采信。證據6不能證明原告住院期間的陪護人是原告的兒子,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證據7交通費票據,因原告在霸州市第三醫(yī)院住院治療,原告家在永清縣,對合理的交通費本院予以采信,確認交通費500元為宜。
經審理查明:被告在固安縣林城承包建筑工地的瓦工、木工、回填土等勞務,2012年8月10日李勝彬臨時叫原告到被告處干小工,8月14日下午,原告在回填土過程中不慎從一樓掉到地下室受傷,李勝彬將原告送到醫(yī)院后通知被告到場。原告在霸州市第三醫(yī)院住院治療22天,經診斷為腰椎體壓縮性骨折繼發(fā)椎管狹窄,醫(yī)療費由被告支付。后經霸州司法醫(yī)學鑒定中心鑒定為,馬某某腰1椎體壓縮性骨折所致傷殘屬十級。原告支付交通費500元。原告為農村居民,年齡為65周歲。訴訟中被告要求追加李勝彬為共同被告,但未在本院規(guī)定的期限內提交申請,亦未提供李勝彬為共同被告的相關證據。
本院認為,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被告在固安縣林城承包建筑工地的瓦工、木工、回填土等勞務,李勝彬臨時叫原告到被告處干小工,在回填土過程中原告不慎從一樓掉到地下室受傷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本院予以確認。被告要求追加李勝彬為共同被告,因被告未在本院規(guī)定期限內提交申請,且未提供李勝彬為共同被告的證據,故本院對被告該主張不予支持。因原告為被告提供勞務,被告應當提供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以保證原告不受到傷害,原告亦應盡到安全注意義務,故原告應承擔主要的賠償責任。本院根據庭審并結合實際,確認被告應承擔90%的賠償責任,原告應承擔10%的責任。故本院對原告要求合理部分予以支持,不合理部分不予支持。原告為農村居民,65周歲,傷殘等級為十級傷殘,其殘疾賠償金應以2012年度河北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081元為標準,應為12121.5元(8081元X15年X10%)。因原告未提供誤工期的證明及因誤工而減少損失的證據,故本院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誤工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告住院22天,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當?shù)貒覚C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每天50元的標準計算為1100元(22天X50元)。因原告未提供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護理等級及護理期限的證明,故本院參照當?shù)刈o工每天100元的標準,確認原告住院期間的護理費為2200元(22天X100元)。因交通費500元為原告因傷害而支出的費用,應由被告按比例賠償。因原告未提供鑒定費票據,本院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鑒定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后續(xù)治療費的主張,因后續(xù)治療費未實際發(fā)生,應待實際發(fā)生后可另行主張。因原告醫(yī)療費已經由被告全部支付,被告應在賠償原告款項內按比例予以扣減,但被告當庭未提供醫(yī)療費支出票據,本院不予處理。綜上,被告應賠償原告殘疾賠償金、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共計15921.5元的90%,應為14329.35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三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張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馬某某殘疾賠償金、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共計14329.35元。
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50元由原告承擔750元,被告承擔300元,限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同時交納上訴案件費1050元,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費于提交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交納,逾期不予交納視為撤回上訴。
審判員 溫少波
書記員: 劉會興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