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馬某某。
委托代理人:薛冬梅,河北德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秦某某首秦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秦某某市海港區(qū)杜莊鎮(zhèn)。組織機構代碼證代碼:74687405-4。
法定代表人:王相禹,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麗君,河北百人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秦某某天海冶金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住所地:秦某某市海港區(qū)八三東里25-804號。組織機構代碼證代碼:79659485-1。
法定代表人:周峰,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付界勇,河北秦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馬某某因與被上訴人秦某某首秦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秦公司)、秦某某天海冶金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海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秦某某市撫寧區(qū)人民法院(2015)撫民一初字第96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2006年3月6日,原告馬某某經人介紹到被告秦某某首秦金屬材料有限公司院內上班,從事維修工作,約定日工資50元/天,每月26個工作日,按30、31天計算工資,另外給付飯補、獎金490元,工資以銀行轉賬的形式或網(wǎng)銀進行發(fā)放,2015年1月23日到賬的工資數(shù)額是1800元。2015年2月13日,原告以未給其繳納社會保險,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為由向秦某某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2015年5月7日,秦某某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秦勞仲案字(2015)182號仲裁裁決書,駁回了原告的仲裁申請。原告未能提供支付工資的單位是被告秦某某天海冶金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證據(jù),也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是誰通知的解除勞動合同,主張夜班津貼、拖欠工資、請求賠償金等均未有證據(jù)證明。
被告天海公司成立于2007年。被告首秦公司將維護檢修的部分業(yè)務發(fā)包給天海公司,后被告天海公司與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分別于2007年6月6日、2010年6月8日、2012年1月6日簽訂了維護檢修分包合同。將被告首秦公司發(fā)給自己的部分維護檢修業(yè)務轉包給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
原審法院審理認為: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與用人單位建立的社會關系,用人單位自用人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這說明建立勞動關系的實質性標準,勞動者提供勞動,用人單位實際用工。本案中被告首秦公司將部分維護檢修業(yè)務發(fā)包給被告天海公司,天海公司又將自己所承包的維護檢修業(yè)務轉包給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原告沒證據(jù)證明其受二被告的管理,為二被告提供勞動,以及被告天海公司為其支付工資的證據(jù),不足以證實與天海公司形成勞動關系,而原告所從事的工作正是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承包業(yè)務的范圍,原告明知其與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在法院釋明后,表示既不申請追加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為本案的被告,也不向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主張權利。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馬某某的訴訟請求。
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審理查明的事實相同。
另查明:在二審庭審中,有兩位旁聽人員參與旁聽,被上訴人天海公司當庭表示二旁聽人員為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的高榮、尚秀海,而上訴人亦認可旁聽人員姓名為高榮、尚秀海,并認可工作中上訴人受二旁聽人員管理。
二審訴訟中,上訴人提交如下證據(jù):證據(jù)1、付款明細7份,被上訴人天海公司曾經在仲裁階段提交的2008年到2014年與北京金萊思科貿公司的付款明細,通過該付款明細相應的款項數(shù)額足以證實被上訴人所提交的分包合同的虛假性,該付款數(shù)額與分包合同的款項數(shù)額相差巨大。證據(jù)2、本案仲裁階段的庭審記錄,被上訴人首秦公司在庭審過程中明確表示不知天海公司將相應業(yè)務分包給北京金萊思公司,而其相應的分包合同卻體現(xiàn)首秦公司對于所有的分包事實是知情的,所以陳述相互矛盾,足以證實分包合同的虛假性。
被上訴人首秦公司的質證意見為,上訴人提交的2份證據(jù)不符合證據(jù)規(guī)則中的新證據(jù)具體要求,不予質證。
被上訴人天海公司的質證意見為,上訴人提交的證據(jù)1是被上訴人向一審法院提交的證據(jù),應該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提交的證據(jù)進行質證,不能用被上訴人的證據(jù)來證明上訴人的觀點。從付款明細看,每個月都向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付款,全額都匯到該公司,不知上訴人認為數(shù)額不對是如何看的,實際上勞務費就這么多,每月都這么支付。
被上訴人天海公司提交8份證據(jù),為趙甲子等8人與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簽訂的《協(xié)議》,代表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簽訂《協(xié)議》的為高榮,證明本案實際情況并非上訴人所稱上訴人的同事都與天海公司達成的協(xié)議,而實際是趙甲子等人與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達成的協(xié)議,趙甲子等人都已撤訴。
上訴人的質證意見為,對該8份證據(jù)的真實性不予認可,其并不能證實該8份協(xié)議中,勞動者的簽字就系勞動者本人所簽,同時該8人與相應公司達成協(xié)議,本身就與天海公司存在利害關系,該協(xié)議書不能證實被上訴人的主張。在一審庭審中,上訴人也提交了7人的撤訴申請,通過該申請足以證實是與天海公司達成和解申請撤訴。
被上訴人首秦公司的質證意見為,雖然該協(xié)議書首秦公司不能證明其真?zhèn)危浊毓驹谝粚彿ㄔ禾帿@悉當時是7名被告申請撤訴,并與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達成和解意向,故這8份協(xié)議書應該是真實的。
經審核,在二審訴訟中上訴人提交的證據(jù)1,對該證據(jù)的三性予以認定,但對其證明目的不予認定;對證據(jù)2三性予以認定,對其證明目的不予認定。被上訴人天海公司提交的8份證據(jù),經與一審法院案件主辦人核實,該8份證據(jù)中的勞動者均曾在一審訴訟中與上訴人一起提起訴訟,后除上訴人之外的勞動者與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達成和解,主動向一審法院申請撤訴。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首秦公司將維護檢修的部分業(yè)務發(fā)包給被上訴人天海公司,后被上訴人天海公司與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分別于2007年6月6日、2010年6月8日、2012年1月6日簽訂了維護檢修分包合同,將被上訴人首秦公司發(fā)給自己的部分維護檢修業(yè)務轉包給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被上訴人天海公司在二審訴訟中提交的8份《協(xié)議書》中,代表北京金萊思科貿有限公司與勞動者簽訂《協(xié)議》的為高榮,而在二審庭審中,上訴人馬某某亦認可其日常工作受高榮、尚秀海管理,故上訴人主張與被上訴人天海公司存在勞動關系無事實依據(jù)。綜上,上訴人馬某某上訴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馬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韓 穎 審 判 員 郭玉田 代審判員 桑華民
書記員:張瑞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