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香河縣三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香河縣淑陽鎮(zhèn)淑陽工業(yè)園燕陽路東側。
法定代表人馮保棟,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聯(lián)盟,該公司職工。
被告翟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豐臺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建軍,河北厚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香河縣三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強建筑公司)與被告翟某某追償權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王金生適用簡易程序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三強建筑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吳聯(lián)盟、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建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三強建筑公司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立即返還原告為其墊付的費用共計253745.2元(包括直接支付一審法院248125.2元及二審上訴費5620元);2、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事實與理由:2012年5月3日,三強建筑公司將香河縣興業(yè)公寓項目部分工程大包給被告,由被告自主經(jīng)營、自負盈虧。現(xiàn)原被告就興業(yè)公寓項目已結算完畢,且原告已向被告付清工程款。但被告在施工期間冒用原告名義與北京華杰信成建筑機械設備租賃站簽訂混凝土設備租賃合同,并欠租賃費238028元,致使北京華杰信成租賃站提起訴訟,原告為被告代償了租賃費及其他費用253745.2元。原告多次找被告要求償還,被告置之不理,故起訴。
被告翟某某辯稱:原告不應該向被告行使追償權,關于興業(yè)公寓商品住宅樓是由原告承包承建的,被告僅是項目負責人,其中6、7號樓在2012年5月已由案外人唐為柱承包,是唐為柱在承包承建,6、7號樓使用了北京華杰信成租賃站的設備,故欠該單位的租賃款應由唐為柱清償,是唐為柱以原告之名與該公司簽訂的合同,原告是替唐為柱清償欠款,不應由被告償還。另外被告負責的項目部對唐為柱已經(jīng)結算工程款2968794元,證明被告與唐為柱之間內部承包已經(jīng)完畢。
經(jīng)審理,本院查明如下事實:2012年5月3日,原告三強建筑公司(甲方)與被告翟某某(乙方)簽訂協(xié)議書,協(xié)議約定:甲方實行內部承包或業(yè)內承包,就興業(yè)公寓1#、2#商住樓、3#至8#住宅樓及地下車庫工程,甲方?jīng)Q定承包給以翟某某為負責人的項目部。施工內容按2011年6月l5日城鎮(zhèn)房地產(chǎn)與江蘇建興簽訂的該項目合同書執(zhí)行。簽訂該合同后,該工程項目在甲方監(jiān)督管理下由乙方自主經(jīng)營,自負盈虧。乙方按合同約定及時向甲方交納管理費。甲方為乙方提供一枚項目部專用章,用于技術資料專用(凡涉及經(jīng)濟類經(jīng)用此章,如需使用甲方公章提前向甲方申請)。乙方承諾獨自承擔本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一切債權、債務。乙方按總價款的2%向甲方交納管理費。乙方不得對承包工程進行轉包。分包或肢解分包須經(jīng)甲方同意。乙方因工程項目需要采購的施工材料必須將需要的數(shù)量、規(guī)格、廠家、單價上報甲方,經(jīng)甲方書面確認后方可采購使用。等等。
本院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業(yè)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訂立的合同為無效合同。本案中,因被告翟某某未取得建筑施工資質,故原告三強建筑公司與被告翟某某簽訂的協(xié)議書無效。但被告翟某某作為實際施工人,根據(jù)施工協(xié)議,在施工過程中租賃施工設備的費用,應由被告翟某某負擔。北京華杰信成建筑機械設備租賃站向香河興業(yè)公寓6#、7#住宅樓工地提供混凝土設備,產(chǎn)生的租賃費,理應由被告翟某某支付。因北京華杰信成建筑機械設備租賃站起訴,致原告代被告翟某某支付租賃費及逾期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共計248125.2元、二審受理費5620元。原告請求被告翟某某償還原告為其支付的租賃費及逾期利息、受理費共計253745.2元,請求合理,本院予以支持。被告翟某某辯稱,在三強建筑公司將興業(yè)公寓1-8#樓發(fā)包給被告翟某某后,被告翟某某將其中的6#、7#樓轉包給唐為柱,原告應向唐為柱追償。本院認為原告提交的協(xié)議書明確翟某某系合同相對方,原告與唐為柱之間不存在法律關系,因此對被告主張原告應向唐為柱追償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一款(五)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翟某某償還原告香河縣三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為其支付的租賃費及逾期利息、訴訟費共計253745.2元。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履行。
如被告翟某某未按本判決確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106元(減半收取),由被告翟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金生
書記員:張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