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顧良玉,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委托代理人王承勝(代理權限:代為提起訴訟、代為出庭參與訴訟、進行調解、上訴、簽收法律文書),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系顧良玉之夫。
委托代理人王海軍(代理權限:代為提起訴訟、代為出庭參與訴訟、進行調解、上訴、簽收法律文書),湖北美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隨州市白某公園管理處。住所地:隨州市白某大道。
負責人周嘯,副主任。
委托代理人陳韶紅(代理權限:參加訴訟、調解),該處副主任。
委托代理人魏蓉(代理權限:參加訴訟、調解),湖北天賦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顧良玉與被告隨州市白某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白某公園)勞動爭議一案,本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顧良玉的委托代理人王承勝、王海軍,被告白某公園的委托代理人陳韶紅、魏蓉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顧良玉訴稱,我1981年進入白某公園企業(yè)服務公司工作,系萬眾三隊的地帶工,并一直享受地帶工待遇,直至2013年5月我從社保機構領取退休工資止。2014年,根據(jù)國家政策補發(fā)所屬職工工資時,被告補發(fā)了我2013年1月至4月的工資1632元,卻未能和其他同類職工一樣補發(fā)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的工資。我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錯誤認定我系隨城山木制品廠的出納,由該廠發(fā)放工資待遇。而隨城山木制品廠在2002年前就已停業(yè),該企業(yè)實際已不存在。我的工資自2002年至2013年4月一直由被告發(fā)放,證明原、被告之間構成勞動關系,但仲裁裁決卻認為我不屬被告的退休職工。隨州市風景園林管理局是被告的主管部門,并不能以其出具我無地帶工審批手續(xù)不具有地帶工身份的證明認定我不屬地帶工,且審批手續(xù)不是認定地帶工的唯一標準,認定我不屬地帶工的證據(jù)不足。為維護我的合法權益,請求判令被告按單位同工種同等待遇補發(fā)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工資5400元,承擔我因此遭受的交通費及文印費等1500元,并由被告承擔訴訟費。
被告白某公園辯稱,顧良玉從未與我處建立勞動關系,也未為我處提供勞動,不屬我處的退休職工,其系隨城山木制品廠承包人自主招用的臨時用工。隨城山木制品廠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集體企業(yè),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王承勝系該廠的承包人。因80年代及90年代初招工必須是城鎮(zhèn)戶口,且須經(jīng)勞動局批準辦理招工手續(xù)。因王承勝和顧良玉當時均為農(nóng)業(yè)戶口,無招工手續(xù),不是木制品廠的職工,更非我處職工。1981年10月,征用原萬眾土地,組建白某公園,帶入一批地帶工,其中82人安置在我處,顧良玉不在82人之列。顧良玉1991年以后才搬入原萬眾三隊,屬征地以后的外遷戶。主管部門無顧良玉的地帶工帶入手續(xù)及檔案,我處職工花名冊也沒有顧良玉的名字。顧良玉不是我處征地帶入的地帶工。補發(fā)2010年元月至2011年6月績效工資的對象是在崗正式工、地帶工,顧良玉不屬補發(fā)對象。2013年5月,為解決原萬眾三隊303名失地農(nóng)民的養(yǎng)老保險,借用了我處的戶頭。顧良玉是借用我處戶頭辦理的養(yǎng)老保險,因征地是1981年10月開始,故顧良玉參加養(yǎng)老保險時認定的工齡從1981年10月開始,不能因此證明其是我處職工。隨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證據(jù)充分、事實清楚,顧良玉的訴訟請求應予駁回。我處錯發(fā)了顧良玉報酬1632元,屬不當?shù)美?,應予返還。
經(jīng)審理查明,隨州市隨城山木制品廠屬集體企業(yè),核算方式為自負盈虧,主管部門為隨州市隨城山公園管理處(即被告白某公園前稱),王承勝曾為該廠法定代表人,原告顧良玉曾任該廠出納。2002年原告顧良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因隨州市木制品廠處于停業(yè)狀態(tài),被告白某為公園為其發(fā)放“工資”至2013年4月。2013年5月,原告顧良玉落戶在原告白某公園下屬企業(yè)服務公司,辦理了城鎮(zhèn)職工養(yǎng)老保險手續(xù),由市社會保險機構發(fā)放養(yǎng)老金。2014年被告白某公園根據(jù)國家相關政策補發(fā)所屬職工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間的績效工資,補發(fā)對象為白某公園在崗的正式工、地帶工、以及退休的正式工、地帶工。被告白某公園以原告顧良玉不屬補發(fā)對象為由,對其未予發(fā)放。為此,原、被告發(fā)生爭議,原告顧良玉向隨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請求裁決被告白某公園按單位職工同等待遇補發(fā)2010年地帶工工資5400元,并支付因此產(chǎn)生的誤工費、車費、復印費等1500元。隨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在受理該案后,被告白某公園提出反訴,請求裁決原告顧良玉返還錯領報酬1632元及以前的報酬。2015年5月18日,隨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隨勞人仲案字[2015]20號仲裁裁決,裁決:1、駁回顧良玉的全部仲裁請求;2、駁回隨州市白某公園管理處的全部仲裁請求。原告顧良玉不服,遂訴至本院。
另查明,2013年4月23日,隨州市人民政府召開了關于白某公園原萬眾三隊群眾養(yǎng)老保險問題協(xié)調會,討論研究1981年,原隨州市市政府將原萬眾大隊三隊、八隊成建制合并,成立公園大隊,籌建白某公園。萬眾三隊公園建成區(qū)內153畝土地被征用,現(xiàn)萬眾三隊16歲以上為非農(nóng)戶口、無固定工作303人養(yǎng)老保險等問題。會議議定,將原萬眾三隊16歲以上303人納入社保范圍,按照城鎮(zhèn)職工養(yǎng)老保險標準辦理參保手續(xù),時間截止到2012年12月底。在建立原萬眾三隊群眾個人養(yǎng)老賬戶的同時,白某公園管理處應即與原萬眾三隊群眾簽訂解除勞動關系協(xié)議,轉換原萬眾三隊群眾身份,并協(xié)調曾都區(qū)政府,將原萬眾三隊人員移交白某社區(qū),成為城鎮(zhèn)靈活就業(yè)人員。解除勞動關系后,從2013年1月1日起按靈活就業(yè)人中標準繳費,被單位聘用的,隨用人單位按城鎮(zhèn)職工辦法參保繳費。市人社部門建立社保賬戶后,按時發(fā)放退休人員的養(yǎng)老金。被告白某公園按照該會議決議協(xié)助辦理了303人的相關參保手續(xù),303人中包括原告顧良玉。
還查明,被告白某公園補發(fā)了原告顧良玉2013年1月至4月期間的工資補差1632元。
本院認為,原告顧良玉原任隨州市隨城山木制品廠出納,隨州市隨城山木制品廠雖系被告白某公園下屬企業(yè),但其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與被告白某公園屬不同用工主體。原告顧良玉雖以被告白某公園戶頭參加社會養(yǎng)老保險,但系隨州市政府為解決失地農(nóng)民養(yǎng)老保險問題,而作出的決議,借用被告白某公園戶頭,并非基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被告白某公園為原告顧良玉辦理的社會保險登記。被告白某公園職工花名冊無原告顧良玉登記記錄,上級主管部門也無原告顧良玉地帶工帶入審批手續(xù),原告顧良玉又未能提供充分證據(jù)證實其系被告白某公園地帶工及與被告白某公園存在勞動關系。原告顧良玉在達到退休年齡后,因隨州市隨城山木制品廠停業(yè),被告白某公園發(fā)放其“工資”,現(xiàn)無相關證據(jù)證實當時是基于何原因。故對原告顧良玉主張其系原告白某公園地帶工的主張,本院不予采信。原告顧良玉要求被告白某公園補發(fā)其績效工資及支付其誤工費、車費、復印費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被告白某公園要求原告顧良玉返還錯發(fā)的報酬,雖向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了仲裁申請,但未向本院提起訴訟,本案中對被告白某公園提出的該請求,本院不予審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顧良玉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0元,由原告顧良玉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10元,款匯湖北省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農(nóng)業(yè)銀行隨州市分行開發(fā)區(qū)支行,賬號:17×××90。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王保東
人民陪審員 吳祖國
人民陪審員 陳義國
書記員: 皮曉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