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顧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耀華,上海市四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毛祥林。
被告:徐某某。
原告顧某某與被告毛祥林、徐某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先適用簡易程序,后轉為普通程序于2019年5月14日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顧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朱耀華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毛祥林、徐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判。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顧某某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1.判令雙方簽訂的《動遷安置房買賣協議》有效;2.判令繼續(xù)履行《動遷安置房買賣協議》,被告協助原告將位于上海市閔行區(qū)申長北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過戶至原告名下;3.被告支付原告違約金人民幣(幣種下同)76萬元。
事實理由:被告系上海市閔行區(qū)申長北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權人,建筑面積82.52平方米,原被告雙方于2017年6月25日簽訂的《動遷安置房買賣協議》約定,被告將上述房產出售給原告,轉讓總價380萬元,因該房產系動遷安置房,故雙方約定,交易限制期滿后辦理過戶手續(xù)。合同簽訂后,原告總計支付了335萬元房款,被告交付了房屋,然,被告自2017年9月起原告無法與之取得聯系,原告發(fā)函催促合同履行事宜亦未得到被告答復,經查,案涉房屋起訴前已被司法查封?,F,房屋已滿足上市條件,故原告提出上述訴請,望貴院查明事實,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毛祥林、徐某某未作答辯也未提供證據。
經審理查明,2017年6月25日,原告顧某某(乙方)與被告毛祥林、徐某某(甲方)簽訂《動遷安置買賣協議》,約定:甲乙雙方在上海日贏房地產經紀事務的居間下達成動遷房買賣協議,約定甲方將其動拆遷補償安置配購的位于上海市閔行區(qū)申長北路185弄愛博六村XXX號XXX室動拆遷安置房出售給乙方,房屋總價為叁佰捌拾萬元整。乙方于2017年8月25日前向甲方交付5萬元整作為定金。雙方約定主要購房款為380萬元,將在簽訂本合同之日起待甲方取得房產證后7日內支付甲方,交付房款后當日內甲方騰空房屋交付給乙方,并結清該房屋的有關費用。交易限制期滿后,雙方共同到閔行區(qū)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產權轉移登記手續(xù)。上述房屋總價包括房屋及其室內裝修、生活配套設備、附屬設施、甲方已繳納的進戶費、物業(yè)維修基金、物業(yè)管理費、公用事業(yè)費等費用和該房屋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本合同簽訂7日內,甲方在收到乙方支付甲方第一期房款后當日內將房屋交付給乙方使用。甲方不得因今后該房屋市場價格的上漲而主張解除合同、不過戶給乙方,如發(fā)生上述情形,導致該房屋最后沒有過戶給乙方而由甲方收回或者做其它處分,甲方須按該房屋房款總價98%賠償給乙方,同時返還乙方所支付該房屋的本金;如果延期過戶,每逾期一日,按照銀行當日利息計算作為違約金支付給乙方,以乙方支付的房款總價的購房款為基數,逾期天數不得超過30日。合同對預期違約等其它事項也作了約定。
2017年8月25日,原告向被告毛祥林賬戶內轉賬支付5萬元定金;2017年9月11日,原告向被告毛祥林賬戶內轉賬支付330萬元。
2017年8月25日,被告將系爭房屋交付原告;2017年9月,原告對房屋進行裝修并實際使用至今。
另查明,由于原告無法聯系上被告,原告遂與2017年9月19日發(fā)函給兩被告,載明:“根據我與你們倆人簽訂的《動遷安置房買賣協議》,你們倆于2017年8月上旬將申長北路愛博六村XXX號XXX室交付給我入住,現在,該套房屋的房地產權證在辦理中。協議第二條規(guī)定,乙方于2017年8月25日前向甲方交付定金5萬元,總購房款為380萬元,將在簽訂本合同之日起待甲方取得房產證7日內支付給甲方。雖然本人未見到房地產權證,然而,包括定金在內,本人已支付購房款335萬元,尚欠余款45萬元。而現在,本人無法聯系到你們,電話無法打通,多次查找你們倆也無果,為此,特書面致函,希望你們接到此函后,馬上與我聯系,向本人說明房地產證的辦理情況,并確定余款的支付期限及相關履行《動遷安置房買賣協議》事宜。如果置之不理,本人將根據協議條款,追究你們倆的違約責任。”
還查明,2017年6月30日,上海市閔行區(qū)申長北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權人登記為被告毛祥林、徐某某。2017年10月19日,上述房屋因涉及本院(2017)滬0112民初29354號案件審理,被本院查封。本案訴訟過程中,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保全,本院于2018年2月12日對系爭房屋進行財產保全。2019年4月23日,上海市長寧區(qū)人民法院對系爭房屋也進行了財產保全。
上述事實,由原告提交的《動遷安置房買賣協議》、銀行交易明細、函、郵寄憑證等證據及當事人的陳述所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顧某某與被告毛祥林、徐某某簽訂的《動遷安置房買賣協議》為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于法不悖,屬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故原告主張確認上述協議有效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原告已經向被告支付了335萬元購房款,被告也在2017年8月將房屋交付于原告,由原告實際占有使用,雙方理應在辦理房屋過戶條件成就時按合同約定進行產權變更登記。但目前系爭房屋上存在司法限制,辦理房屋產權過戶登記存在障礙,故現原告在本案中主張要求被告協助辦理,將上述房屋產權過戶至原告名下的訴訟請求,本院難以支持,原告可待過戶障礙事由消除后,再通過訴訟主張權利。關于原告主張的違約金,本院認為,自原告發(fā)函之日起,原告無法聯系到被告進行付款、過戶事宜,而造成涉案房屋目前不能過戶的原因系被告存在其他訴訟,導致房屋被法院財產保全,故被告存在過錯,已構成違約,應承擔相應違約責任,但原告主張的違約金過高,本院予以調整。被告毛祥林、徐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進行應訴,系其放棄了相應的訴訟權利,因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原告顧某某與被告毛祥林、徐某某于2017年6月25日就上海市閔行區(qū)申長北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簽訂的《動遷安置房買賣協議》有效;
二、被告毛祥林、徐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顧某某支付以購房款335萬元為基數,自2018年2月5日起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的逾期過戶違約金;
三、駁回原告顧某某其余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0元、財產保全費5,000元,二項合計5,500元,由被告毛祥林、徐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立案庭)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鄧紅霞
書記員:李??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