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顧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原告:顧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二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鄭威波,上海滬尚律師事務所律師。
二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娟,上海滬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顧某3,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被告:顧某4,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被告:顧某5,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被告:顧某6,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原告顧某1、顧某2訴被告顧某3、顧某4、顧某5、顧某6遺囑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4月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顧某1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鄭威波律師,原告顧某2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鄭威波律師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顧某3、顧某4、顧某5、顧某6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顧某1、顧某2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原告二人各半繼承楊某某名下的上海市吳家灣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chǎn)權(quán)。事實和理由:被繼承人楊某某(2018年9月死亡),其配偶顧某7(1982年8月死亡),二人生育子女六人,為顧某3、顧某1、顧某2、顧某4、顧某5、顧某6。楊某某父母已先于其死亡。上海市吳家灣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吳家灣路房屋)于2002年購買產(chǎn)權(quán),登記在楊某某一人名下。2015年2月13日,楊某某立下公證遺囑,載明其名下的吳家灣路房屋由兩原告共同繼承,但四被告拒絕配合原告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故原告起訴至法院要求繼承楊某某名下房產(chǎn)。
被告顧某3、顧某4、顧某5、顧某6未作答辯。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被繼承人楊某某(1931年9月出生,2018年9月死亡),其配偶顧某7(1982年8月死亡),二人生育子女六人,為顧某3、顧某1、顧某2、顧某4、顧某5、顧某6。上海市吳家灣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于2014年12月登記在楊某某一人名下。2015年2月13日,楊某某留有遺囑一份,載明:“……本人自1982年喪偶至今沒有再婚過,以下財產(chǎn)登記在我名下的份額為我的個人財產(chǎn):登記在我名下的坐落于上海市虹口區(qū)吳家灣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壹套的產(chǎn)權(quán)?,F(xiàn)我決定,在我去世后,上述房地產(chǎn)權(quán)中屬于我個人所有的產(chǎn)權(quán)份額全部遺留給我的兒子顧某1、顧某2二人共同繼承,他人不得干涉。我去世后,我兒子顧某1、顧某2二人繼承的上述遺產(chǎn)為其個人財產(chǎn),不屬于其夫妻共有財產(chǎn)?!痹撨z囑經(jīng)上海市寶山公證處公證。
審理中,兩原告對房屋繼承方式達成一致意見:吳家灣路房屋產(chǎn)權(quán)歸顧某1一人所有,顧某1在本案判決生效之日起一個月內(nèi)支付顧某240萬元折價款,本案繼承房屋所涉及的過戶稅費、訴訟費均由顧某1一人負擔。
本院認為,公民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設(shè)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chǎn)。吳家灣路房屋產(chǎn)權(quán)系被繼承人楊某某在其配偶死亡后獲得,登記在其一人名下,系其遺產(chǎn)。被繼承人楊某某的遺囑經(jīng)公證機關(guān)公證,合法有效。四被告未到庭答辯,系四被告對自己訴訟權(quán)利的放棄,故本案楊某某名下房產(chǎn)應當按照有效遺囑,由顧某1、顧某2各半繼承。因兩原告對各自繼承權(quán)利實現(xiàn)方式達成一致協(xié)議,與法不悖,本院亦予以準許。
綜上所述,本案四被告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作出缺席判決。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上海市吳家灣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產(chǎn)權(quán)歸原告顧某1所有,辦理產(chǎn)權(quán)登記變更手續(xù)所產(chǎn)生的稅費由顧某1負擔;
二、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一個月內(nèi),原告顧某1支付原告顧某2遺產(chǎn)折價款40萬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9,200元,由原告顧某1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王桓全
書記員:朱曉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