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顧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陸紅霞,上海王巖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沈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被告:沈燕,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被告沈某某、沈燕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顏世祥,上海市鶴銘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海浪船舶設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閔行區(qū)。
法定代表人:顧某某,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國明,男。
第三人:王慧敏,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東方路XXX弄XXX號XXX室。
第三人:戴雪雯,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烏魯木齊北路XXX號。
原告顧某某與被告沈某某、被告沈燕、被告上海海浪船舶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浪公司)、第三人王慧敏、第三人戴雪雯股東資格確認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5月1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顧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陸紅霞,被告沈某某、沈燕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顏世祥,被告海浪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國明等到庭參加了訴訟。第三人王慧敏、戴雪雯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進行缺席審判。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顧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確認原告受讓了王慧珍代戴興良持有海浪公司12.7%的股份,是海浪公司的股東;2.判令被告沈某某、沈燕、海浪公司配合原告向上海市閔行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辦理股東變更登記,將王慧珍代戴興良持有的海浪公司12.7%股份變更至顧某某名下;3.案件受理費由被告沈某某、沈燕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海浪公司成立于1996年,由船舶708研究所(以下簡稱708所)的顧某某、周良寶、戴興良、蘇新福等員工投資設立。其中戴新良12.7%的股權由其妻姐周慧珍代持。2011年初,周良寶、蘇新福等股東提出轉讓股份的意愿,原告表示同意。2011年1月23日因戴興良過世,由戴興良的妻子王慧敏、女兒戴雪雯到海浪公司簽訂股權轉讓文書,將王慧珍代持的12.7%股份轉讓給原告,并領取相應的股權轉讓款。因至今未能辦理過股東變更登記,故涉訴。
被告沈某某、沈燕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本案是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根據(jù)公司法的相關規(guī)定,只有在公司章程或股東名冊上沒有登記的股東才有資格提出確認,原告是海浪公司的股東之一,其訴訟主體不適格。原告曾經于2018年6月以相同的當事人、訴訟請求和事實提起過訴訟,后于2019年3月撤訴,本次訴訟為重復訴訟。原告無直接證據(jù)證明其與被告沈某某、沈燕母親王慧珍有代持及轉讓的事實,其提起本案訴訟亦超過了訴訟時效。
被告海浪公司辯稱,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三人王慧敏、戴雪雯未作答辯。
原告向本院提供了以下書面證據(jù):
1、收據(jù)存根1份,證明戴興良為設立海浪公司1992年11月19日出資1萬元。
2、付款憑證1組,證明戴興良及其他股東收到海浪公司分紅,戴興良是實際股東,王慧珍系替戴興良代持股份。
3、照片1組,證明戴興良參加海浪公司年會,是實際股東。
4、海浪公司成立背景1組,證明海浪公司成立時的背景及代持股情況。
5、股東會簽字記錄1組,證明海浪公司股東會均由實際股東戴興良參加。
6、內部股權轉讓單1份,證明戴興良的繼承人于2011年1月24日將王慧珍代持的股份全部轉讓給了原告。
7、內部股權轉讓單1組,證明案外人張某某代高繼峰持股、顧雅珍代湯建良持股、倪鐵珍代陳小劍持股、周富根代周良寶持股。
8、和解協(xié)議1份,證明戴興良繼承人簽字認可戴興良的股份已轉讓給原告的事實。
9、法律文書1組,證明其余股東認可代持股事實。
被告沈某某、沈燕對原告證據(jù)質證意見:證據(jù)1真實性無異議,但收據(jù)用途為建廠出資款,與股權沒有聯(lián)系。證據(jù)2是海浪公司單方面后期制作,兩被告不認可,且與本案無關。證據(jù)3與本案無關,亦不認可真實性。證據(jù)4是海浪公司出具,不符合法定的證據(jù)形式。根據(jù)工商登記海浪公司有9名股東,但是簽到最多的有18人,故證據(jù)5是虛假的,也與本案無關。證據(jù)6是原告與案外人之間的協(xié)議,與兩被告無關。證據(jù)7與兩被告無關。證據(jù)8有惡意串通之嫌,亦侵犯了兩被告母親王慧珍的權利,該協(xié)議對兩被告無法律效力。證據(jù)9真實性無異議,但與本案無關。
被告海浪公司對原告證據(jù)無異議。
被告沈某某、沈燕向本院提供以下書面證據(jù):
1、民事裁定書1份,證明原告曾以相同的當事人和相同的訴訟請求提起過訴訟,于2019年3月15日撤訴。
2、海浪公司工商登記信息1份,證明海浪公司成立時共有9名股東,被告沈某某、沈燕母親王慧珍是股東之一。
3、海浪公司章程1份,證明王慧珍是股東并留有簽名。
4、出資證明書1份,證明海浪公司9名股東出資到位。
5、海浪公司股東名錄1份,證明王慧珍是海浪公司股東。
6、海浪公司董事會、經理、監(jiān)事會成員情況表1組,證明王慧珍是海浪公司監(jiān)事。
7、擔保書1份,證明原告擔保王慧珍的監(jiān)事資格。
8、委托書1份,證明全體股東簽名同意委托原告為海浪公司法定代表人。
9、驗資證明1份,證明王慧珍出資64,000元。
10、股東會決議3份,證明王慧珍參加過兩次股東會并在報工商局的章程修改材料上簽名。
11、股東胡劍蓮1996年戶籍資料摘錄1份,證明胡劍蓮1996年入股海浪公司前是當時的川沙毛紡廠(農村社辦工廠)職工,并非原告所稱的海浪公司股東全部是708所職工。
12、股東周國明1996年戶籍資料摘錄1份,證明周國明入股海浪公司前是當時的川沙楊思電鍍廠(農村社辦工廠)職工,并非原告所稱的海浪公司股東全部是708所的人。
原告對被告沈某某、沈燕證據(jù)的質證意見為:證據(jù)1真實性無異議,是因為涉及的問題比較復雜,所以撤訴后重新起訴。證據(jù)2真實性無異議,本案就是隱名與顯名股東的問題,王慧珍系是代戴興良持股。證據(jù)3-10真實性無異議,由于當時的特殊情況,登記的股東大部分為代持,且工商材料中的簽名都不是本人所簽,都是由海浪公司工作人員至工商局辦理。證據(jù)11、12真實性無異議,海浪公司由708所的職工發(fā)起,胡劍蓮和周國明是當?shù)鼐用袼詤⒐桑車鬟€是原告員工,該證據(jù)與本案代持股無關。
被告海浪公司對被告沈某某、沈燕證據(jù)的真實性均無異議,但認為因工商登記的股東與實際股東不一樣,才產生本案訴訟糾紛。
經對原、被告各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jù)進行質證,并結合各方當事人的陳述,本院查明以下事實:
顧某某、戴興良、湯建良等原為708所職工。王慧敏、戴雪雯系戴興良的妻子、女兒,王慧珍系王慧敏姐姐,沈某某、沈燕系王慧珍兒女。戴興良于2010年7月28日死亡。王慧珍于2013年6月16日死亡。
1992年11月19日,戴興良向顧某某、湯建良繳納了10,000元建廠集資款。
海浪公司于1996年3月14日設立,注冊資金為504,000元,工商登記的股東為原告、胡劍蓮、張某某、顧雅珍、王慧珍、周國明、周富根、倪鐵錚、蘇新福。
戴興良于2007年至2010年間領取海浪公司2006年度至2009年度紅利共計72,900元。期間,戴興良多次出席海浪公司股東會。
2011年1月23日,海浪公司張貼董事會內部通告,記載:……根據(jù)近年來部分股東多次提出的要求和考慮到有些股東確實年事已高及其他工作繁忙的實際情況。2010年12月經董事會會議決定:自2011年1月至2月期間,海浪公司的股東投資額(原始股)可以在公司內部進行轉讓(雙方自愿)。按照各種因素的綜會考慮和公司目前的實際狀況,經董事會商定:這次內部轉讓按照股東原始投資額的10倍計算作為現(xiàn)行的轉讓股值?!?br/> 2011年1月24日,王慧敏簽署海浪公司內部股份轉讓單,記載:海浪公司股份持有人:王慧珍女士,同意將現(xiàn)持有的公司股份原始投資17,000元,以原始投資額十倍的價格170,000元轉讓給顧某某先生。轉讓交割完成由雙方簽字:同時宣告出讓人所持有的原股權證無效。當天,王慧珍收取轉讓款170,000元。
庭審中,原告向本院提供了海浪公司自設立以來至2011年的股東會簽到名單,顯示戴興良均在名單上簽字,并參加了會議;2006年至2009年,海浪公司向戴興良分發(fā)了紅利。
訴訟中,證人湯建良向本院陳述,其是708所退休職工,海浪公司系由708職工投資設立,由于當時政策原因無法成為顯名股東,有十幾名股東由他人代持股份,其股份亦是由其妻子代持。戴興良的股份系由王慧珍代持,退股手續(xù)由王慧敏辦理。海浪公司的股東會均由戴興良參加,王慧珍從未去過海浪公司。證人周良寶向本院陳述,其股份亦由其父親代持,戴興良是海浪公司實際股東。
海浪公司向本院提交書面情況說明,表示原告、湯建良、高繼峰、戴興良、陳小劍、周良寶、蘇新福等人在浦東三林鎮(zhèn)當?shù)卣猩桃Y驅動下,自籌資金504,000元籌建了海浪公司,并于1996年3月14日在閔行正式設立。由于當時處于大變革、大開放、百廢待興的歷史時期。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行為準則制度尚未完善,遺留了許多舊觀念還未消除,心存疑慮。所以參股的股東中,有些不用自己真實姓名,而是用了自己的親人的名字代為參股。周富根實際不是股權的持有人,從未參與過公司的一切活動,湯建良、高繼峰、戴興良、陳小劍、周良寶等是真正的投資人和實際股權持有人。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王慧珍系被告海浪公司名義股東還是實際股東,是否存在其替戴興良代持股份之事實。對此爭議本院認為,根據(jù)公司法相關規(guī)定,取得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身份應滿足以下條件:首先,股東之間達成投資設立公司的合意;其次,股東按約定認繳出資,并經驗資確認;第三,在工商登記機關完成注冊登記;第四,實際行使股東權利履行股東義務。結合本案實際情況:海浪公司由708所職工投資設立,王慧珍并非海浪公司職工,戴興良才是海浪公司職工,戴興良與海浪公司其他股東之間有投資設立公司的合意。原告向本院提供的戴興良繳納投資款收據(jù),可以證明戴興良實際繳納了出資款,履行了出資義務。原告向本院提供的戴興良領取分紅憑證、股東會簽到記錄和證人證言等,可以證明戴興良參加海浪公司的股東會,參與經營管理,行使了股東的權利、履行了股東的義務,以及海浪公司向戴興良發(fā)放了分紅,戴興良享受了分紅??梢姡髋d良雖并非海浪公司工商登記的股東,但在海浪公司內部,一直認可戴興良為海浪公司的股東。相關證人證言也均與原告提交的書面證據(jù)能相互印證,能夠形成證據(jù)鏈。本院注意到,海浪公司設立時的特殊社會歷史背景,以及戴興良曾在708研究所任職的特殊身份,加上當時市場經濟的法治意識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各代持股東與實際股東未簽訂書面的代持股協(xié)議,雖不甚規(guī)范,但實際股東的股權代持人也均為實際股東的親屬,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而被告沈某某、沈燕雖稱王慧珍為實際股東,但不能提供王慧珍繳納投資款的出資憑證,亦無證據(jù)證明王慧珍參加了海浪公司股東會議行使過股東權利,領取過海浪公司的分紅。故本院認定戴興良為海浪公司的股東,王慧珍系名義股東,代戴興良持有海浪公司股份。
2011年1月24日,戴興良的繼承人王慧敏、戴雪雯與原告達成股權轉讓的協(xié)議,王慧敏、戴雪雯也收取了原告支付的股權轉讓款,故原告與戴興良之間的股權轉讓已完成。海浪公司作為股權轉讓的標的公司,根據(jù)公司法的規(guī)定,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fā)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又由于王慧珍為戴興良股權的代持人,現(xiàn)王慧珍已去世,其繼承人沈某某、沈燕也應配合原告辦理相關的股東變更登記手續(xù)。本案中,各方當事人對于戴興良所持股權比例無異議,因此對于原告要求被告沈某某、沈燕、海浪公司配合辦理相應比例股權變更登記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股權是一種財產權和身份權相結合的權利,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三人王慧敏、戴雪雯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系其放棄相應的訴訟權利,因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沈某某、沈燕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配合原告顧某某將登記在王慧珍名下被告上海海浪船舶設備有限公司12.7%的股權變更登記至原告顧某某名下,被告上海海浪船舶設備有限公司應協(xié)助辦理上述股東的變更登記手續(xù)。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40元,由原告顧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朱??祺
書記員:謝亞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