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顧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樺南縣第六小學教師,住黑龍江省樺南縣。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旭,樺南縣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鄭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樺南縣第六小學教師,住黑龍江省樺南縣。原審被告:顧麗君,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黑龍江省樺南縣。原審被告:周波,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黑龍江省樺南縣。原審被告:張艷臣,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黑龍江省樺南縣。
上訴人顧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鄭某某、原審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樺南縣人民法院(2017)黑0822民初226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8年7月9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通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不開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已審理終結。上訴人顧某某上訴請求:1、撤銷黑龍江省樺南縣人民法院(2017)黑0822民初2266號民事判決第二項,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鄭某某對上訴人顧某某的訴訟請求或發(fā)回重新審理;2、一、二審案件受理費由被上訴人鄭某某承擔。事實和理由:一、原審判決違背本案事實。鄭某某、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在未經上訴人書面同意的情況下更改合同主要內容,變更欠款人為張艷臣,上訴人對更改后的合同不需承擔保證責任。上訴人顧某某為被上訴人鄭某某與原審被告顧麗君、周波之間借款擔保是事實,上訴人在2014年9月4日簽訂完樓房抵押協議在協議中擔保人處簽名。事后鄭某某、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在未經上訴人同意,未通知上訴人的情況下,顧麗君、周波、鄭某某與張艷臣更改了樓房抵押合同,將合同內顧麗君、周波的名字劃掉,更改為“張艷臣”的名字。樓房位置將原合同上位于前進街三個字劃掉更改為“歷家原種場一隊”,面積484平方米更改為81.22平方米。欠款人處增加了“張艷臣、顧麗君的簽名”。(詳見2014年9月4日簽訂的樓房抵押協議)。事后被上訴人曾經對上訴人說:“你二姐領著張艷臣去我媽處抬錢去了,你就不用承擔保證責任了?!北簧显V人在合同變更以后放棄了要求上訴人承擔的保證責任。因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張艷臣并不相識,在更改合同的欠款人為張艷臣時也沒有取得上訴人書面同意,上訴人對更改以后的合同不應承擔保證責任。二、鄭某某、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在未經上訴人書面同意的情況下更改合同主要內容,即將還款期限延期還款自2015年9月4日算起,上訴人對更改后的合同不需承擔保證責任。首先:約定保證期間的變動,須經過保證人的書面同意?!稉7ㄋ痉ń忉尅返?0條第二款規(guī)定:“債權人和債務人對主合同的履行期限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期間為原合同約定的或法律規(guī)定的期間。其次:保證期間為不變期間?!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1條規(guī)定保證期間不因任何事由發(fā)生中斷、中止、延長的法律后果。上訴人顧某某為被上訴人鄭某某與本案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之間借款擔保是事實,但雙方的借款協議約定借款期限為一年,從2014年9月4日至2015年9月4日,上訴人在雙方還款期限內給擔保,詳見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出的借據。被上訴人與本案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未經上訴人書面同意,也未經上訴人簽字,雙方變更主合同的內容,即把還款日期“延期還款自2015年9月4日算起”。被上訴人鄭某某在起訴書中故意隱瞞回避這一事實,上訴人在答辯書中對此答辯的非常清楚,即根據我國擔保法第二十四條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上訴人在一審答辯書中闡明了這一法律依據,上訴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在庭審中被上訴人及本案被告均當庭承認這一事實,而一審判決在判決書中背離這一事實(判決書第三頁中段)竟然認定為“該案借款原約定的償還期限屆滿后原告曾多次向四被告追索,被告顧某某庭審中認可一直向其主張權利”。上訴人在庭審中說明的是因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同屬一個單位,被上訴人又是上訴人的領導,天天在一起上班,被上訴人同上訴人經常談及原告顧麗君借款未還事實,但上訴人從未認可繼續(xù)承擔保證責任之事,被上訴人在庭審中也無證據證明上訴人承認繼續(xù)擔保的事實,原審判決對未經上訴人同意又未簽字,被上訴人與本案被告變更主合同,且雙方均承認的事實不給認定,顯然是故意偏袒被上訴人,曲解法律,錯誤的引用法律。一審判決在判決書中(第4頁下段)“關于被告顧某某是否應承擔保證責任問題……,被告顧某某庭審中亦認可借款到期后,原告一直找其追索”的認定毫無根據,上訴人在庭審中并未承認繼續(xù)為被上訴人承擔保證責任,被上訴人也無證據證明上訴人繼續(xù)為其承擔保證事實。在原審開庭時,法庭當庭詢問被上訴人在延期還款時上訴人是否在場簽字,被上訴人當庭明確回答上訴人不在場,也沒簽字,上訴人不知道。關于經常找上訴人,是因被上訴人找不到債務人顧麗君才和上訴人談這二筆借款的事,因上訴人不是實體債務人,并且已不再是擔保人,也不知道債務人下落,被上訴人找上訴人沒有法律依據,請求二審法院公正裁決。被上訴人鄭某某辯稱,2014年9月4日,原審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因缺少資金向被上訴人鄭某某借款本金130000元,期限一年,原審被告張艷臣用位于歷家原××81.22平方米房屋抵押,同時由被告顧某某提供擔保。借款逾期后,原審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只償還部分借款利息,2014年9月4日至2015年9月4日,借款本金為130000元,月按率按1.5%計算,原審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應償付利息23400元,實際給付利息13400元,尚欠利息10000元,原審被告顧麗君、張艷臣為被上訴人鄭某某出具欠條一張,至2015年9月5日起上訴人顧某某、原審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均未償還案涉借款本息。嗣后,被上訴人鄭某某多次向上訴人顧某某、原審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索要借款本息,有被上訴人鄭某某與上訴人顧某某微信聊天錄音為憑,上訴人顧某某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原審被告顧麗君辯稱,案涉借款為原審被告張艷臣所用,原審被告張艷臣應承擔還款責任。原審被告周波、張艷臣未提交書面答辯。原審原告鄭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償還借款本金153400元;2.被告顧某某對三被告借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3.四被告負擔訴訟費用。一審法院認定事實:被告顧麗君與周波系夫妻關系,與顧某某系同胞姐妹。2014年9月4日,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向原告借款153400元,并出具借據一張。約定:2015年9月4日償還,期限一年,并由張艷臣用其名下,位于歷家原××81.22平方米房屋抵押,并將房屋所有權證交原告占有保管,但未辦理抵押登記。同時由被告顧某某為三被告提供保證擔保并簽字確認。2015年10月3日,被告顧麗君、張艷臣對此前的利息按月利率1.5%進行結算,償還了部分后,對尚欠的10000元利息給原告出具欠條一張。期間,被告顧麗君與原告在顧某某不在場情況下,協議“延期還款自2015年9月4日算起”。2016年7月至10月間,原告通過微信曾多次向被告顧麗君催要。該筆借款原約定的償還期限屆滿后,原告即多次找四被告追索,被告顧某某庭審中亦認可一直向其主張權利。但四被告拖延至今未履行還款義務。現被告顧麗君、周波下落不明。另查明,庭審中,被告張艷臣認可借款時約定月利息1.5分。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要求四被告償還的利息計算至本金實際給付時止,以及給付另欠的利息10000元。一審法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應受法律保護。關于張艷臣是否系本案借款人問題。協議中約定“乙方向甲方(原告)借款---?!睆埰G臣恰在乙方名下簽的字,其房屋所有權證交付原告占有抵押,且2015年10月3日其又對此前借款發(fā)生的利息按月利率1.5%進行了結算,自認部分利息是其給付原告的,2017年4月25日原告在與其通話時,其未否認是借款人。故張艷臣關于其系見證人并非借款人的抗辯理由不能成立。雙方雖設立了抵押,但未對抵押房產進行物權登記,抵押行為沒有生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七條之規(guī)定,原告對抵押財產不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因向原告借款而與原告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或禁止性規(guī)定,應認定有效。三被告負有按承諾履行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法定義務。關于被告顧某某是否應承擔擔保責任問題。因雙方未就擔保形式作出明確約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之規(guī)定,被告顧某某應承擔連帶擔保責任。連帶保證的保證人與債務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債權人有權自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內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在合同約定的保證期間,債權人未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免除保證責任。本案借款的償還期限是2015年9月4日,保證期間應按此日期延后計算六個月。被告顧某某庭審中認可借款到期后,原告即一直找其追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四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從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開始計算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逾期后,原告在2016年7月至10月間,曾多次通過微信和電話向被告顧麗君催要,致使訴訟時效期間多次中斷,其行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七條第二款關于“對于連帶債務人中的一人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事由,應當認定對其他連帶債務人也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規(guī)定,故被告顧某某的保證期間應當自原告向其主張權利時開始計算訴訟時效,且期間多次中斷,其保證責任不能免除。原告雖然在顧某某不知情的情況下與顧麗君達成“延期還款自2015年9月4日算起”的合意,但未變更原履行期限,不影響顧某某承擔保證責任。被告顧某某關于原告在法定期限內未提起訴訟,其保證責任應予免除的抗辯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綜上,原告要求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償還欠款本金及利息,被告顧某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被告顧麗君、周波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視為放棄質證和抗辯權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八條、第一百一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四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第二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1、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一次性償付原告鄭某某借款163400元及利息(以153400元為基數,自2015年10月4日起,按約定的月1.5%利率標準,計算至本判決確定的自動履行之日止。另10000元不計息)。2、被告顧某某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3、案件受理費3900元,由四被告負擔;公告費560元,由被告顧麗君、周波負擔。本案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被上訴人鄭某某出示了上訴人顧某某之間2017年春天的微信聊天記錄。證明案涉借款到期后,被上訴人向本案上訴人索要過案涉借款。上訴人顧某某、原審被告顧麗君的質證意見是對該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均無異議。屬本案中的補強證據,本院不予采信。一審法院對案涉借款本金認定錯誤外,對其他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顧某某與被上訴人鄭某某、原審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之間的民間借貸關系明確,且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的規(guī)定,該借貸關系依法成立,合法有效,應當受法律保護。上訴人顧某某抗辯稱沒有為案涉借款提供擔保,且案涉借款逾期后,被上訴人鄭某某未向上訴人索要過案涉借款本息,不應承擔保證責任。上訴人顧某某的上訴請求未能提供證據予以證實,案涉借款逾期后,被上訴人鄭某某曾多次向上訴人顧某某索要借款本息,有被上訴人鄭某某與上訴人顧某某之間的微信聊天錄音及相關證據在卷佐證。且上訴人顧某某對錄音內容無異議,不能免除上訴人顧某某對案涉借款本息的保證責任。故對上訴人顧某某的上訴主張,本院不予支持。二審中上訴人顧某某、被上訴人鄭某某、原審被告顧麗君均認可借款本金為130000元,一審法院認定借款本息為153400元錯誤,應予糾正。綜上所述,顧某某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一百六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維持黑龍江省樺南縣人民法院(2017)黑0822民初2266號民事判決第二項;變更黑龍江省樺南縣人民法院(2017)黑0822民初2266號民事判決第二項為原審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一次性償付被上訴人鄭某某借款本金130000元及利息(以130000元為基數,自2015年9月5日起至全部借款清償完畢之日止,按照月利率1.5%計算利息+2014年9月4日至2015年9月4日間尾欠利息10000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3900元,由被上訴人鄭某某承擔260元、余款3640元由上訴人顧某某、原審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共同承擔;二審案件受理費3900元,由被上訴人鄭某某承擔260元、余款3640元由上訴人顧某某、原審被告顧麗君、周波、張艷臣共同承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荊獻龍
審判員 梁勁松
審判員 王首佳
書記員:王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