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青龍滿族自治縣某中心供銷合作社,地址: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
法定代表人王某,該合作社主任。
委托代理人陳春元,河北楊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工人,住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
委托代理人張井義,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法律救助工作站法律工作者。
委托代理人楊信,青龍滿族自治縣國浩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青龍滿族自治縣某中心供銷合作社(以下簡稱某供銷社)與被告李某某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某供銷社法定代表人王志華及委托代理人陳春元,被告李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井義、楊信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某供銷社訴稱,原告的房屋位于青龍滿族自治縣某鎮(zhèn)某街。2015年12月20日,原、被告雙方簽訂了房屋租賃合同,被告租用了原告的5間房屋用于商業(yè)經營,租期一年,自2015年12月21日起至2016年12月20日止。合同第九條規(guī)定“在租賃期內,甲方遇有資產改造和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小城鎮(zhèn)建設、新民居建設及上級政策調整,需收回租賃物時,合同終止,甲方提前通知乙方,終止日期以甲方給乙方下達的終止通知日為準,甲方將未到期的剩余租金返還給乙方,乙方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無條件搬出。否則,按日給付甲方違約金1000元?!?016年5月18日,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常委會第64次常務會議確定對原告進行資產改造?,F改造開發(fā)的各種前期工作均準備就緒,根據改造的緊迫需要,原告于2016年9月23日給被告送達終止合同通知書,要求被告在接到通知后20日內搬出房屋,但被告在2016年10月13日前并未按原告要求搬出房屋。2016年10月14日,原告又給被告送達通知,要求被告于10月18日之前搬出房屋,但被告仍以種種借口拒絕搬出房屋?,F原告起訴至法院,請求判決被告遷出原告的房屋,將房屋返還給原告;按每日1000元的標準支付原告自2016年10月19日至被告實際搬出房屋之日止期間的違約金。
被告李某某辯稱:一、原告請求法院判決被告遷出原告的房屋,將房屋返還給原告的訴訟請求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1、原告和被告于2015年12月20日簽訂了房屋租賃合同,被告租用了原告的五間房屋用于商業(yè)經營,租期一年,自2015年12月21日起至2016年12月20日止。房屋租賃合同第九條約定“在租賃期內甲方遇有資產改造和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服務中心建設、小城鎮(zhèn)建設、新民居建設及上級政策調整,需收回租賃物時合同終止。乙方接到通知之日30日內無條件搬出”。2016年10月14日原告以資產改造為由通知被告要求被告在2016年10月18日前搬出租賃的房屋。被告認為雙方雖然有合同約定,但是原告向縣政府提出資產改造方案沒有正式實施,以房屋租賃合同第九條約定終止合同條件不成就。2、原告在訴狀中要求被告按每日1000元的標準支付2016年10月19日至被告實際搬出房屋之日止期間的違約金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雙方約定的違約金每日1000元是不符合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guī)定,也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被告在履行房屋租賃合同時沒有給原告造成任何經濟損失,故不存在著支付違約金問題。3、原告于2016年10月14日通知被告搬遷。被告根據原告2016年10月28日某中心供銷社資產改造職工關注有關問題的說明內容,向原告提出原告應該給被告交納養(yǎng)老保險金、在職安置等合理要求時原告不予答復,才導致被告不能按原告的通知時間遷出租賃的房屋。其過錯責任在于原告,被告沒有搬遷但也沒有給原告造成任何經濟損失,故不存在著支付違約金問題。二、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常委會第64次常務會議確定對原告進行資產改造的會議紀要,沒有法律效力。原告依據青龍滿族自治縣政府常委會第64次常務會議確定對原告進行資產改造的會議紀要,作為訴訟依據不能得到支持,會議紀要是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形成的規(guī)范格式化文書,用于記載和傳達行政機關有關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是行政機關公務活動的重要載體和工具。會議紀要只具有行政指導性質,不具有強制力,其并不能在法律上產生新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不具有行政法律效力。該紀要未對外公布和轉化為對外的具體行政行為,形式要件沒有送達給被告(被告是原告的全體職工),實質要件對被告不應發(fā)生法律效力。綜上,會議紀要適用于記載和傳達會議情況和會議事項,其性質主要是針對會議進行情況以及最后結論的記錄,只具有指導意義,因此該紀要沒有通過各部門頒發(fā)相關文件,沒有實際執(zhí)行,對外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發(fā)生法律效力,原告根據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會議紀要要求被告與原告解除合同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本案原告訴訟不符合合同法規(guī)定的解除條件,也不符合雙方約定的解除條件。請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維護被告合法權益。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
(1)被告與原告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復印件(經與原件核對一致),證明合同簽訂的時間、內容、租賃物位置、履行期限等;
(2)2016年5月18日某中心供銷社資產改造方案一份,證明原告根據中央、國務院、省、市的供銷社改造的文件精神提出的供銷社具體改造方案;
(3)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會議紀要一份,證明原告的改造工作已經得到縣政府的同意和批準,同時說明原告進行改造并不是原告自己的主張,而是響應國家及各級政府必須進行的一項工作;
(4)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向秦皇島市泰鑫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頒發(fā)的青國用(2016)第814號、第815號國有土地使用證復印件(經與原件核對一致),證明原告某供銷社的土地所有權人已經不是原告,已經轉到房地產開發(fā)公司名下,說明了該工程進展的情況已經有開發(fā)公司介入資產改造實際工作;
(5)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復印件一份,證明規(guī)劃部門已經規(guī)劃許可該項目;
(6)河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核準證復印件一份(經與原件核對一致),證明改造工作已經獲得批準。
被告的質證意見為:原告證據只能證明資產改造的實施,但這些未對外發(fā)生法律效力,與提前搬出的條件無關。
被告未向本院提交任何證據。
經庭審質證和審核認證,本院對原告提交的證據作如下分析認定:證據(1)能夠證實原、被告簽訂租賃合同的時間、租金、租賃房屋間數、租賃期限,合同解除條件及違約金約定情況,被告對該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本院予以采信;證據(2)、(3)相互印證,能夠證實某供銷社的資產改造方案已經在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常務會議通過,本院予以采信;證據(4)、(5)、(6)分別來源于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青龍滿族自治縣城鄉(xiāng)規(guī)劃局、青龍滿族自治縣發(fā)展改革局,能夠證實秦皇島市泰鑫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已經取得了原屬于原告使用的北院和東院土地,并已獲得相應的行政許可,本院予以采信。
上述證據互相印證,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條,能夠證實原告租賃給被告房屋的所屬土地,在原告資產改造工程所涉土地范圍之內,可以作為認定本案的依據。
經審理查明,2015年12月20日,原告(甲方)與被告(乙方)簽訂了一份房屋租賃合同,將其北院的5間商業(yè)門店房屋租給被告使用,租賃費4477元,期限自2015年12月21日起至2016年12月20日止。合同第九條約定“在租賃期內,甲方遇有資產改造和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小城鎮(zhèn)建設、新民居建設及上級政策調整,需收回租賃物時,合同終止,甲方提前通知乙方,終止日期以甲方給乙方下達的終止通知日為準,甲方將未到期的剩余租金返還給乙方,乙方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內無條件搬出。否則,按日給付甲方違約金1000元”。2016年5月18日原告制定了資產改造方案,2016年5月25日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常務會通過了此方案。2016年10月21日、2016年10月31日、2016年11月1日秦皇島市泰鑫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分別取得了青國用(2016)第814號、815號國有土地使用證、青發(fā)改核字【2016】08號河北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核準證、地字第130321201602017號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根據原、被告雙方的合同約定,原告于2016年9月23日向被告下達了搬遷通知,被告收到通知后未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搬出,原告于2016年10月14日再次向被告下發(fā)了遷出通知,限于2016年10月18日遷出,但被告至今未搬。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合法、有效,雙方應該嚴格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義務。依該合同第九條的約定,在租賃期內,若遇資產改造時合同終止,現原告對其北院和東院的資產進行改造,并已著手實施,雙方約定的合同終止條件已成就。原告依約履行了提前通知義務,故被告亦應當依約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遷出房屋,將所租賃的房屋返還給原告。被告雖辯稱原告沒有給其解決養(yǎng)老保險問題,因而拒絕遷出租賃房屋,但被告所述與本案并非同一法律關系,也并非其拒絕遷出房屋的法定抗辯理由,被告可采取其他途徑解決。綜上所述,原告依據雙方簽訂的合同,要求被告遷出租賃房屋的訴訟請求,理據充分,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若被告能夠在合同到期之前遷出租賃的房屋,原告應將未到期的剩余租金退還給被告。被告未按照合同約定及時遷出房屋,構成違約,理應按約向原告支付違約金,因此原告要求被告按合同約定支付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九十一條、第九十三條、第九十七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李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5日內從其租賃的原告房屋中遷出,并將房屋返還給原告,若被告能夠在合同到期之前遷出租賃的房屋,原告應將未到期的剩余租金退還給被告;
二、被告李某某從2016年10月19日起至實際遷出租賃房屋之日止,按每天1000元的標準向原告支付違約金。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00元,由被告李某某負擔,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雙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供副本,上訴于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郭常松
代理審判員 劉巖
代理審判員 馬莉
書記員: 王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