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霸州市華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住所地霸州市華鑫園區(qū)889號。組織機構(gòu)代碼證55449386-3。
法定代表人勾佳,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吳雪蓮,公司法律顧問。
委托代理人郝瑩瑩,公司會計。
被告康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霸州市。
委托代理人梁雪靜,河北賈俊清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霸州市華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某公司)與被告康某某為不當?shù)美m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4月9日立案受理后,原、被告又因勞動爭議發(fā)生訴訟,本案依法中止審理?;謴驮V訟后,依法由審判員張晨雨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吳雪蓮、郝瑩瑩,被告的委托代理人梁雪靜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華某公司訴稱,2014年8月12日,被告通過應聘到原告處工作,擔任焊接車間主任,月工資為4200元。2014年12月份,被告提出辭職,經(jīng)雙方結(jié)算工資,原告共計應付被告工資17428元,后原告的財務人員在給被告匯款時多給被告打款4220元,原告多次找到被告協(xié)商退款事宜,被告拒不退還,故訴至貴院,請求依法判令被告返還原告工資款4220元并賠償損失。
被告康某某辯稱,原告所述與事實不符,請求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具體理由:1、被告康某某不是2014年8月12日到原告處工作的,被告的入職時間是2014年7月29日,工作至2014年12月30日止,期間原告未與被告簽訂過勞動合同,且原告只給被告開了2014年8月份的工資,故被告辭職。原告共拖欠被告工資17842元,上次打工資款21648元,多打了3806元,而不是4220元,多打的部分并非被告不當?shù)美?,而是原告給付的經(jīng)濟補償金。2、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82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46條,因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解除勞動關(guān)系的,屬于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情形;47條,經(jīng)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金。原告還應當向被告支付六個月的工資22389.5元及一個月的經(jīng)濟補償金4200元(已給付3806元)。3、綜上所述,請求依法駁回原告訴求,并判令原告給付被告工資及經(jīng)濟補償金共計22783.5元。
原告舉證如下:1、原告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gòu)代碼證、公司法定代表人證明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各一份,證明原告主體資格;2、被告身份證、錄用表、辭職申請表各一份,證明被告身份及工作期限;3、打款記錄、明細對賬單、工資表各一份,證明應付工資情況及給被告多打了4220元。
被告康某某的質(zhì)證意見是:對證1無異議;對證2,入職時間是7月29日,工資待遇4200元,對辭職申請表有異議,這上邊名字、辭職原因都不是被告寫的;對證3中,打款記錄、明細對賬單無異議,對工資表有異議,認為工資表不真實,沒有被告簽字,沒有扣除保險欄,與離職申請表相矛盾。
被告康某某舉證如下:1、被告身份證復印件一份;2、7月、9月、10月、11月、12月的工資條各一份,證明原告應當給付被告的工資情況,8月份的也已經(jīng)給了,原、被告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原告沒有給被告上個任何保險。
原告的質(zhì)證意見是:對證1無異議,對證2的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認可其證明目的,與本案無關(guān),應屬于勞動仲裁的范圍。
經(jīng)審理查明,2014年7月29日,被告康某某通過應聘到原告處工作,擔任焊接車間主任,月工資為4200元。2014年12月份,被告提出辭職。被告在原告處工作期間為2014年7月29日起至2014年12月30日止,應得工資數(shù)額為22373元,其中:7月488元、8月4457元、9月4363元、10月4586元、11月4220元、12月4259元。7、8月份的工資4945元,在扣除康某某預支的工資1000元后,原告給被告轉(zhuǎn)款3945元到魏志新的賬戶,9-12月的工資應為17428元,原告于2015年2月13日為被告轉(zhuǎn)款21648元,多支付4220元。后原、被告就退款事宜協(xié)商未果,被告至今未退還。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被告因勞動爭議糾紛向霸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原告支付其2014年7月29日起至2014年12月30日工作期間的雙倍工資及一個月的經(jīng)濟補償金共計22783.50元,2015年7月16日,霸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作出霸勞人調(diào)仲字(2015)第187號仲裁裁決書,裁決原告支付被告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16800元、解除勞動關(guān)系經(jīng)濟補償金2100元。原告不服仲裁裁決,向我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判令原告不支付被告工作期間的雙倍工資及經(jīng)濟補償金,我院于2015年12月份作出(2015)霸民初字第3901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原告不支付被告工作期間的雙倍工資及經(jīng)濟補償金。被告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3月份作出(2016)冀10民終259號終審判決,駁回被告的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認為,原告在向被告支付工資過程中,因疏忽多向被告支付了4220元,被告屬于不當?shù)美?,應當將多得?220元退還原告。因此,本院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康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霸州市華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多支付工資422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康某某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后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費50元,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晨雨
書記員: 劉繼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