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霸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住所地:霸州市建設東道201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1081799570193J。
法定代表人馬建群,系該社理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印秋,河北天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晶晶,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霸州市。
委托代理人李樹起,河北圣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盧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霸州市開發(fā)區(qū)。
被告錢賓,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霸州市開發(fā)區(qū)。
本院于2017年9月29日立案受理原告霸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與被告李晶晶、盧某某、錢賓為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依法由審判員張晨雨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霸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的委托代理人王印秋、被告李晶晶及委托代理人李樹起到庭參加訴訟。被告盧某某、錢賓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霸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訴稱,被告李晶晶(曾用名:李欣桐)于2016年11月15日向原告借款290000元,由盧某某擔保,貸款利率7.2501%,期限至2017年11月14日,借款人利息還至2017年3月29日之后以無款為由拖欠至今,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向霸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截止起訴之日被告尚欠本金290000元,利息還至2017年3月29日。請依法判令:1、要求二被告償還貸款本金290000元及至借款全部履行之日利息。2、要求被告承擔訴訟全部費用。
被告李晶晶辯稱:1、本案債務不具有合法性,根據(jù)民法相關原則,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該筆借款并不是原告的意思表示,當屬無效債務,被告錢賓和其哥哥錢敏均在原告處工作,被告李晶晶并不符合原告發(fā)放貸款的條件,因為被告李晶晶是被告錢賓的配偶,被告錢賓和錢敏利用自己在原告處的職權和影響力,并串通其他部門的人員欺騙原告處貸款審批機構,使原告違規(guī)發(fā)放了該筆借款,因此該筆借款并不是原告真實意思表示,不具有合法性。2、借款違規(guī)發(fā)放后,雖然打入被告李晶晶在信用社開設的銀行卡,但是該卡由被告錢賓得哥哥錢敏控制,借款到位之后錢敏將大部分借款支出,用于消費和生活,錢賓和李晶晶只支取了小部分。3、為了掩蓋借款的違法性和不合規(guī)性,錢賓和錢敏串通公安戶籍人民偽造了李晶晶的戶口頁,該行為更能進一步證明該筆借款的非法行為。
被告盧某某、錢賓未到庭、未答辯。
原告為證實其主張向法庭提交如下證據(jù):
一、原告的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1張、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1張、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1張,證明原告的身份情況。
二、被告李晶晶、盧某某的身份證復印件各1份,證明二被告的身份情況。
三、2016年11月15日原告與被告李晶晶簽訂的個人借款合同1份及2016年11月15日原告與被告盧某某簽訂的保證合同1份,證明:1、被告李晶晶與原告于2016年11月15日簽訂借款合同,約定被告李晶晶向原告借款290000元,借款期限一年,自2016年11月15日至2017年11月14日止,借款合同編號為(霸)農信借字(2016)第33532016630749號。2、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月利率為7.2501‰,若被告李晶晶未按約定期限還款,就逾期部分,從逾期之日起按照逾期貸款罰息利率按日計收利息,直至清償本息為止。逾期貸款罰息利率為合同約定的貸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既月利率10.87515‰。3、被告盧某某與原告簽訂保證合同,保證合同編號為(霸)農信保字(2016)第33532016911306號。被告盧某某自愿對此筆借款本金及利息(包括法定利息、約定利息、復利、罰息)、違約金、賠償金、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包括訴訟費用、公證費用、律師費用、執(zhí)行費用等)承擔連帶的擔保責任。四、2016年11月15日原告出具的復式記賬憑證1張,2016年11月15日原告出具的借款憑證1張。證明在2016年11月15日,雙方簽訂借款及保證合同后,原告于當日將29萬元貸款匯到了被告李晶晶在原告處開立的借款人存款帳戶內,帳號為:62×××62。原告人履行了自己的出借義務。
被告李晶晶質證:第一組證據(jù)、第二組證據(jù)無異議,第三組證據(jù)中的合同真實性不認可,無論是借款合同還是擔保合同均是由錢敏找到被告李晶晶,在沒有闡明簽字是干什么的情況下所簽,簽字確實是李晶晶所簽,但并不是被告李晶晶真實意思的表示。即便是李晶晶想在原告處借款,其和錢賓是夫妻關系,也不具備原告向李晶晶發(fā)放貸款的條件。第四組證據(jù)不能達到原告的證明目的。
被告為證實其主張向法庭提交如下證據(jù):
被告李晶晶戶口頁一份,證明錢賓和錢敏為了掩蓋該筆借款的非法性質偽造了李晶晶的戶口頁,因為被告李晶晶戶口頁原件和合同中李晶晶戶口頁對比差距非常明顯,并且日期不一樣,合同中偽造的戶口頁上面沒有戶號。
原告的質證意見:根據(jù)被告方提供的李晶晶戶口頁原件與復印件,從內容上看兩個戶口頁內容完全一致,說明當時借款時李晶晶提供了兩份戶口頁內容一致,說明是一個人,登記日期不一致不能代表哪一個是假的,有可能是更換的,被告所提供的證據(jù)不能證明被告的主張。
經審理查明,2016年11月15日原告霸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與被告李晶晶簽訂個人借款合同,該筆借款由被告盧某某擔保,并承擔連帶責任,個人借款合同約定:被告李晶晶向原告借款290000元,借款期限自2016年11月15日至2017年11月14日止,借款月利率為7.2501‰,還款方式為按季結息,到期還本,不按期歸還貸款本金又未獲準展期,逾期貸款罰息利率為合同約定的貸款利率上加收50%,既月利率10.87515‰。保證合同約定:本合同的保證范圍為主合同下本金290000元,包括但不限于主合同項下每單筆貸款的本金、利息(含復利和罰息)、違約金、賠償金、債務人應向乙方支付的其他款項、乙方為實現(xiàn)債權與擔保權而發(fā)生的一切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訴訟費、執(zhí)行費、公告費、律師費…等其他費用),保證期限自2016年11月15日起至主合同屆滿兩年止。合同簽訂當日,原告向被告李晶晶提供借款290000元。合同到期后,被告李晶晶尚欠原告本金290000元,利息290000元×月利率7.2501‰×12個月=25230.35元。
庭審前被告李晶晶以與錢賓系夫妻為由,申請追加錢賓為本案被告,要求共同承擔償還貸款的責任;原告主張不同意追加錢賓為本案被告,因本案非必要共同訴訟,本案中原告已將借款人李晶晶和擔保人盧某某作為被告提起訴訟,該訴訟并不具備共同訴訟的特征,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二十六條規(guī)定:“連帶責任保證的債權人可以將債務人或者保證人作為被告提起訴訟,也可以將債務人和保證人作為共同被告提起訴訟”,本案中原告將李晶晶和盧某某作為被告符合法律規(guī)定。
庭審中被告主張雙方借貸過程是民事行為,應是兩個民事主體表示一致,本案中李晶晶并不符合原告發(fā)放貸款的條件,因此原告本心不同意向李晶晶發(fā)放貸款,正是由于錢賓、錢敏的違規(guī)操作才發(fā)放該筆貸款,原告與李晶晶意思表示不一致,該民事行為無效;被告主張本案審理的借款合同,被告李晶晶也認可借款合同,而被告主張借款合同不具有合法性,被告主張的錢敏和錢賓的關系、是不是原告處的員工、錢是怎么用的不是本案查明的問題。
本院認為,原告霸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與被告李晶晶簽訂的個人借款合同合法有效。雙方應按合同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原告已依約向被告李晶晶發(fā)放了借款290000元,合同到期后,被告李晶晶尚欠原告本金290000元,利息25230.35元;逾期利息以290000元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10.87515‰計算,自2017年11月15日計算至判決生效之日。被告李晶晶對欠原告霸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應予以償還,被告盧某某承擔連帶責任。關于被告李晶晶主張因與錢賓為夫妻關系,要求共同承擔償還責任,因本案審理的是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根據(jù)合同的相對性,且原告未向錢賓主張權利,對被告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李晶晶還主張簽訂借款合同時原告與被告李晶晶意思表示不一致,該民事行為無效,因被告李晶晶未提交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支持。被告盧某某經本院送達開庭傳票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本院依法缺席判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李晶晶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霸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借款本金290000元及利息25230.35元,逾期利息以290000元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10.87515‰計算,自2017年11月15日計算至判決生效之日。
被告盧某某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訴訟費5650元,減半收取2825元,由二被告均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后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費5650元,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晨雨
書記員: 白向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