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隨愛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景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保升(系隨愛軍之夫),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景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連強,山東德聯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高某某(系高照升之長子),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景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賈金勇,北京匯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高照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景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淑華(系高照升之妻),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景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高建民(系高照升之次子),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景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娟娟(系高建民之妻),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景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葉貴芹(系高某某之妻),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景縣。
李娟娟、葉貴芹委托訴訟代理人:高建民,基本情況同上。
上訴人隨愛軍、上訴人高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高建民、李淑華、李娟娟、葉貴芹、高照升健康權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景縣人民法院(2016)冀1127民初198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5月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隨愛軍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保升、張連強、上訴人高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賈金勇、被上訴人高建民、李淑華、高照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隨愛軍上訴請求:判令上訴人隨愛軍損失100236.14元全部由被上訴人高某某、高照升、李淑華、葉貴芹、高建民、李娟娟共同承擔。事實與理由:一審判決僅認定由高某某一人實施侵權行為,由其一人承擔侵權責任,與事實和法律不符。雖然公安機關只對高某某一人作出拘留10日的行政處罰決定,但并不影響對被上訴人一方是否存在“共同故意或過失”、是否存在“共同侵權”的認定。李淑華、葉貴芹、高建民、李娟娟等人均與上訴人隨愛軍發(fā)生了肢體接觸和沖突,應當認定各被上訴人為共同侵權人共同承擔侵權責任。應當改判高照升、李淑華、葉貴芹、高建民、李娟娟連帶承擔侵權責任。一審判決僅僅因為上訴人隨愛軍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認定應承擔次要責任,顯然對上訴人隨愛軍過于苛刻,對被上訴人高某某過于偏袒。上訴人隨愛軍作為受害人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連一般過失也算不上,不應由上訴人隨愛軍承擔次要責任。一審判決認定的上訴人隨愛軍97115.31元損失應當全部由被上訴人一方承擔。
高某某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事實與理由:一、一審判決事實不清。一審認定被上訴人隨愛軍的傷害是由于上訴人高某某造成證據不足。被上訴人隨愛軍于2015年9月7日受傷后,于2015年9月8日住院,說明9月7日沒受傷,或者受傷并不嚴重,沒有住院的必要;對于傷情是否是由于2015年9月7日上訴人高某某的傷害造成,還是由于其他原因另行造成的存在合理的懷疑。2015年9月25日,被上訴人隨愛軍主動要求出院。而后,被上訴人隨愛軍擅自、自行又于2015年10月1日、2015年11月10日分別到衡水市××醫(yī)院、石家莊市第三醫(yī)院就醫(yī)。市中醫(yī)院對于被上訴人的診斷證明顯示:閉合性腦損傷、膽囊切除術后。石家莊市第三醫(yī)院病歷顯示:頭部外傷腦震蕩。頸3/4、4/5、6/7椎間盤輕度突出、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關節(jié)炎、膽囊切除術后。對比上述三醫(yī)院的診斷證明。可以明顯看出只有頭部外傷腦震蕩,可能是由于上訴人高某某行為造成,其他關于膽囊切除術、后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質增生、頸椎關節(jié)炎,無論是從被上訴人隨愛軍住院就診的時間,還是從上述三家醫(yī)院的前后診斷,均可以證明上述病情的治療均與上訴人高某某的傷害行為無關聯系。該部分疾病治療產生的醫(yī)療費用應由被上訴人隨愛軍自行承擔。上訴人高某某承擔70%的主要責任明顯有失公平,存在偏袒對方的考量。雙方因宅基地發(fā)生糾紛,案發(fā)當時上訴人高某某阻止被上訴人隨愛軍施工,被上訴人隨愛軍不但不停止施工還繼續(xù)施工,并且動手打人,其對于事故造成的損害,應當承擔高于30%的責任。二、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
若干問題意見(試行)第144條規(guī)定。醫(yī)藥治療費的賠償,一般應以所在地治療醫(yī)院的診斷證明和醫(yī)藥費、住院費的交易單據為憑證。應經醫(yī)務部門批準而未獲批準,擅自另找醫(yī)院治療的費用,一般不予賠償。擅自購買與損害無關的藥品或者治療其他疾病的,其費用則不予賠償。本案中,被上訴人隨愛軍在景縣中醫(yī)院救治過程中,主動要求出院,在未經該院醫(yī)務部門批準或出具轉院證明的情況下,另行自找醫(yī)院進行治療,且之后的治療均與涉案的傷害無關,一審法院對擅自轉院產生的醫(yī)藥費用予以認定,并作為其損失,屬于適用法律錯誤。一審法院將與“頭部外傷”無關疾病的醫(yī)療費用認定為本案被上訴人隨愛軍的損失,違反了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具有因果關系的一般侵權責任構成的基本民事侵權法律準則。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查明事實,維護上訴人高某某的合法權益,依法改判。
高建民、李淑華、李娟娟、葉貴芹、高照升辯稱,服從一審判決,是隨愛軍先將李淑華推倒的。
隨愛軍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要求六被告賠償其醫(yī)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精神損失費共計154671.64元。事實和理由:2015年9月7日前,原、被告雙方多次發(fā)生糾紛,被告方懷恨趁機報復,2015年9月7日16時由于“原告蓋房留過道糾紛”,六被告將原告隨愛軍打傷,隨即被送往景縣中醫(yī)醫(yī)院住院治療,住院17天,于2015年9月25日出院;原告又于2015年10月1日轉院至衡水市中醫(yī)醫(yī)院住院治療,住院29天,于2015年10月30日出院;原告又于2015年11月3日在德州人民醫(yī)院拿藥7天;原告又于2015年11月10日到石家莊市第三醫(yī)院住院治療,住院72天,于2016年1月21日出院;原告在2016年7月6日到北京天壇醫(yī)院診斷為腦外傷綜合征。為此造成損失如下:醫(yī)藥費64062.64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1800元、營養(yǎng)費10950元、交通費4500元、誤工費19779元、護理費33580元精神損失費10000元,共計154671.64元。起訴日之后的新損失另行主張。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與被告高某某系鄰居關系,在2015年9月7日前,雙方因故多次發(fā)生矛盾,在2015年9月7日16時許,原告與六被告又因宅基發(fā)生糾紛,被告方前往原告的施工現場對原告的施工予以阻止,但原告堅持繼續(xù)施工,為此發(fā)生口角并導致毆斗,在毆斗過程中,被告高某某將隨愛軍打傷。經景縣公安局王千寺派出所處警處理,認定:2015年9月7日16時許,其因宅基糾紛與鄰居高某某、高照升、李淑華等人發(fā)生口角導致毆斗,在毆斗過程中高某某將隨愛軍打傷,對被告高某某行政拘留十日,并處罰款伍佰元整。后原告在景縣中醫(yī)醫(yī)院、衡水市××醫(yī)院、石家莊市第三醫(yī)院住院治療,并曾在德州市人民醫(yī)院、北京天壇醫(yī)院檢查治療。在景縣中醫(yī)院住院17天,花去醫(yī)療費合款2556.3元;在衡水市中醫(yī)醫(yī)院住院29天,花去醫(yī)療費合款11033.97元;在石家莊市第三醫(yī)院住院72天,花去醫(yī)療費合款47338.46元;在德州市人民醫(yī)院檢查治療,花去醫(yī)療費合款369.81元;在北京天壇醫(yī)院檢查治療,花去醫(yī)療費合款638.42元。原告共住院17天+29天+72天=118天,合計花去各項費用2556.3元+11033.97元+47338.46元+369.81元+638.42元=61936.96元。在原告住院、檢查治療期間,原告花去交通費2000元,鑒定費600元。一審法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原、被告為一個村的村民,且為鄰居關系。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這說明近鄰和對門對維系日常生活和諧、安寧的生活環(huán)境起著重要作用。鄰里之間應當和睦相處,在糾紛發(fā)生時,應當理智的解決矛盾和糾紛,在糾紛得不到和解的情況下,不應采取極端方式予以處理,應用法律維護個人的合法權益。原、被告雙方因宅基發(fā)生意見分歧,致雙方發(fā)生口角,繼而發(fā)生毆斗,在毆斗過程中,被告高某某將隨愛軍打傷,在此糾紛中,原、被告雙方均有過錯,被告高某某將原告打傷是發(fā)生該糾紛的主要原因,應負主要責任;被告方因宅基糾紛找到原告時,原告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使矛盾進一步擴大化,是發(fā)生該糾紛的另一原因,應負次要責任。糾紛發(fā)生后,原告花去醫(yī)療費61936.96元;鑒定費600元,交通費2000元,造成其他損失有:營養(yǎng)費以每天30元為宜,住院118天,共計118*30=354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參照職工出差補助標準每天100元計算,共計100元*118天=11800元;誤工費,參照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農林牧漁業(yè)平均工資19779元/年計算,共計19779元/365天*118天=6394.31元;護理費,參照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yè)平均工資33543元/年計算,護理費損失共計33543元/365天*118天=10844.04元。原告共造成損失61936.96+600+2000+3540+11800+6394.31+10844.04=97115.31元。被告高某某對該損失以承擔70%為宜,即97215.88*70%=68051.12元。關于原告主張的要求被告高照升、李淑華、葉貴琴、高建民、李娟娟承擔賠償責任及精神撫慰金,原告沒有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故對原告的此主張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高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隨愛軍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鑒定費共計68051.12元。二、駁回原告隨愛軍要求被告高照升、李淑華、葉貴琴、高建民、李娟娟承擔賠償責任、精神撫慰金及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073元,由原告隨愛軍負擔601元,由被告高某某負擔472元。
二審審理期間,上訴人隨愛軍提交證據:一是村委會出具的宅基地說明;二是衡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的M2診斷報告單;三是天壇醫(yī)院的門診病歷一份,門診處方8張;四是新產生的醫(yī)療費用清單25張。經質證,上訴人高某某及被上訴人高照升一方表示對證據的關聯性持有異議。本院對上訴人隨愛軍的上述證據綜合認證意見是:上訴人高某某及被上訴人高照升等人對證據的真實性不持異議,故對上訴人隨愛軍提交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村委會出具的宅基地說明與本案的待證事實無關,不予確認;醫(yī)療部門的材料是上訴人完善一審證據補充提交,客觀真實,可以作為本案認定事實的證據,予以采納;新產生的醫(yī)療費用清單,因上訴人隨愛軍在一審審理中對起訴之后的費用另行主張,故該證據與本案無關聯性。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2015年9月7日,景縣公安局王千寺派出所對上訴人隨愛軍制作了詢問筆錄,隨愛軍自述“我被高某某打傷了,高某某向我的頭部及臉部打了數下,左頭部疼、嘴流血、手腕疼”;景縣公安局王千寺派出所對上訴人高某某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書,該處罰決定書查明“在毆斗過程中高某某將隨愛軍打傷”。上訴人隨愛軍第一次在景縣中醫(yī)院診斷為:跌打損傷、氣滯血瘀、頭外傷、頭面部軟組織挫傷。衡水市中醫(yī)院診斷為:閉合性腦損傷,膽囊切除術后。石家莊市第三醫(yī)院診斷:頭部外傷、腦震蕩,椎間盤輕度突出、頸椎骨質增生、創(chuàng)傷性頸椎關節(jié)炎,膽囊切除術后。德州人民醫(yī)院、北京天壇醫(yī)院門診記錄記載為:頭部受傷、腦外傷綜合征。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關于責任的承擔及責任比例問題。鄰里之間產生矛盾時,均應當理智的通過正當的途徑予以解決,不應采取極端方式處理。雙方當事人因宅基地發(fā)生爭執(zhí),上訴人高某某一方欲阻止上訴人隨愛軍建造未果的情形下,雙方發(fā)生口角,繼而發(fā)生毆斗,上訴人高某某將上訴人隨愛軍打傷。對此,雙方均有一定的過錯。一審判決上訴人高某某承擔70%的侵權責任,上訴人隨愛軍自行承擔30%的責任,與法不悖,可以維持。上訴人隨愛軍上訴請求上訴人高某某承擔全部責任,以及上訴人高某某在二審庭審陳述中主張其不應承擔超過50%的責任,均不予支持。根據景縣公安派出所對上訴人高某某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上訴人隨愛軍的陳述,可以認定上訴人隨愛軍系由上訴人高某某致傷,上訴人隨愛軍訴請被上訴人李淑華、李娟娟、葉貴芹、高照升與上訴人高建民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沒有事實根據,無法支持。關于上訴人隨愛軍的醫(yī)療費問題。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的規(guī)定,醫(yī)療費根據醫(yī)療機構出具的醫(y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根據上訴人隨愛軍的診治材料顯示,其每次治療皆因頭部傷情就診,對于上訴人隨愛軍就醫(yī)后,如何醫(yī)治及如何檢查、用藥均是醫(yī)方的醫(yī)療行為,并非患者的行為,所用藥物也是醫(yī)院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所為,不屬于當事人惡意擴大的損失。故上訴人隨愛軍提交的相關證據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證明上訴人隨愛軍的治療均與此次侵權事件有關。上訴人高某某對上訴人隨愛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存有異議的,及主張醫(yī)療費中有部分費用與此次糾紛的傷情無關,但未能提供充足有效的證據加以說明,其應當承擔不利的后果。
綜上所述,隨愛軍、高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282元,由上訴人隨愛軍負擔801元,上訴人高某某負擔481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許曉芬 審判員 關春富 審判員 蔣寶霞
書記員:王潔蕾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