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裸体无遮挡免费永久观看|精品女同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级婬片A片人缓交|给合五月激情二区视频|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wǎng)!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陜西捷瑞鋼結構制造工程有限公司與滄州華洋商貿(mào)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民事判決書

2021-06-09 塵埃 評論0

申請再審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陜西捷瑞鋼結構制造工程有限公司。
住所地陜西省西安市。
法定代表人文剛,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高奎博、王曉陽,陜西方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滄州華洋商貿(mào)有限公司,現(xiàn)更名為滄州市華洋鋼鐵有限公司。
住所地滄州市運河區(qū)。
法定代表人李強,系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劉若菊,河北建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陜西捷瑞鋼結構制造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原告或陜西捷瑞公司)與滄州華洋商貿(mào)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被告或滄州華洋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09年9月1日作出(2009)新民初字第498號民事判決,陜西捷瑞鋼結構制造工程有限公司不服,提出上訴,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0年1月5日作出(2009)滄民終字第2459號民事判決,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陜西捷瑞鋼結構制造工程有限公司不服,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1年1月25日作出(2010)冀民申字第523號民事裁定,指令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2年9月27日作出(2012)滄民再終字第70號民事裁定將此案發(fā)回我院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陜西捷瑞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高奎博,滄州華洋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強及其委托代理人劉若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2009年4月1日滄州華洋公司將陜西捷瑞公司起訴至本院稱,原、被告于2008年7月31日經(jīng)過協(xié)商,簽訂了鋼材購銷合同,被告共計訂焊管194.5噸,合同簽訂后,原告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nèi)依法履行了合同約定的義務,而被告方只履行了部分義務,提取了焊管49.76噸,原告在此期間與被告不斷的協(xié)商,但被告拒不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并于2008年11月13日通知原告終止合同。被告單方面解除合同的行為不僅違反了合同法的規(guī)定,構成了違約,同時給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截止到起訴之日,因市場價格下滑,造成原告經(jīng)濟損失478260元,其余的更無法估計,故訴請法院判令由被告賠償原告因其違約給原告造成的損失478260元。
在原審中陜西捷瑞公司辯稱,2008年7月31日雙方簽訂的購銷合同,當時雙方考慮鋼材市場的不穩(wěn)定,為了規(guī)避風險,合同中約定,我公司支付定金40萬元并打預付款。合同簽訂后,原告多次要求我方付定金、預付款,但我方未付,因此雖然合同成立,但合同未生效,也就不產(chǎn)生法律效力,我方無義務賠償原告違約金及損失。因合同訂立后,我公司的下家公司也不再購貨,經(jīng)原被告協(xié)商,原被告的合同不再履行,故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原審查明,2008年7月31日,原告滄州華洋公司與被告陜西捷瑞公司訂立一份《購銷合同》,原告為供方,被告為需方,由被告購買原告生產(chǎn)的共計9種規(guī)格的鋼管,重量為194.5噸,總價款為1330020元。付款方式為需方付款定金40萬元整,定金作為最后一批貨款結算。并約定此合同一式兩份,雙方簽字蓋章并支付預付定金后生效,貨款兩清后合同自行終止。合同簽訂后,被告于2008年8月1日和2008年8月8日分別向原告的賬戶匯款25萬元和15萬元共計40萬元。但被告認為不是定金應是貨款。原告2008年8月8日向被告供貨49.76噸,貨款為317552元,在原告向被告交付首筆貨物后,被告于2008年11月14日給原告?zhèn)髡嬉环荨逗贤K止函》,內(nèi)容為:雙方于2008年7月31日訂立的《購銷合同》,我公司購貴公司鋼管194.5噸,現(xiàn)已到貨49.76噸。由于我公司8月份取消了該批工程的生產(chǎn),故需終止所訂鋼管合同,其余未供貨部分不再繼續(xù)供貨。原告主張用于履行合同的貨物是從其他公司購買,由于被告不再要貨,原告所訂貨物也做出了退貨處理,由于鋼材市場價格下滑,該筆貨物按每噸3800元處理給供貨單位,因此造成的價格損失為376740元;對未提取的規(guī)格為127、300、350的貨物也按3800元價格進行處理,該部分原告損失11.096萬元;此外,原告還有利息損失約2萬元、倉儲損失約1萬元,應由被告賠償原告。
本院原審認為,原、被告雙方訂立的《購銷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其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屬于有效合同。被告辯稱該40萬元是貨款的理由不能成立。因被告已將該40萬元交付原告,故該合同已生效,雙方應嚴格遵守執(zhí)行,該40萬元其性質應為定金,原告交付的貨物49.76噸鋼材價格為317552元而非40萬元,也可印證被告的主張不能成立。由于被告已發(fā)函明確表示其不再提貨,已構成違約,應承擔由此給原告造成違約損失。損失應為處理該筆貨款的費用和價格損失及利潤損失。原告以3800元價格處理鋼材,屬公平處理行為,對貨物的實際價格損失予以認定;對倉儲費損失,因原告未提交證據(jù)證明,不予支持;利息損失無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因被告明確表示不再履行合同,原告也將合同貨物予以處理,故雙方的合同應予解除,合同終止履行,被告所交付的定金40萬元在扣除貨款317552元后,剩余部分抵扣原告的損失。遂判決:(一)解除原被告雙方訂立的《購銷合同》,合同內(nèi)容終止履行;(二)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由被告賠償原告違約損失共計405252元。
本院再審過程中,滄州華洋公司主要訴稱,要求捷瑞公司賠償因違約產(chǎn)生的損失數(shù)額472200元,包括賠償給美德公司317552,賠償給津圳公司的80000元,以及可得利益損失15460元。陜西捷瑞公司提交答辯狀主要辯稱,本案購銷合同總價款為1330020元,定金為40萬元,定金按法律規(guī)定不能超過20%,因此最多只能約定為266004元;截止2008年8月8日,陜西捷瑞公司共支付40萬元,而滄州華洋公司共供貨價值317552元,尚有82448元的貨款應當予以返還;華洋公司的損失是由于其對事件處置不當引起的,損失應由其自己承擔。
本院再審查明,2008年7月31日,滄州華洋公司與陜西捷瑞公司訂立《購銷合同》一份,由陜西捷瑞公司購買滄州華洋公司生產(chǎn)的共計9種規(guī)格的鋼管,重量為194.5噸,總價款為1330020元。交貨地點為供方倉庫,交貨時間為十五天交貨,運輸方式及費用負擔為需方自提,供方可協(xié)助找車,需方自負運費。付款方式為需方付款定金40萬元整,合同生效以預付貨款到賬為準,每次裝車后付清當次貨款,定金作為最后一批貨款結算。并約定此合同一式兩份,雙方簽字蓋章并支付預付金后生效,貨款兩清后合同自行終止。合同簽訂后,陜西捷瑞公司于2008年8月1日和2008年8月8日分別向滄州華洋公司的賬戶匯款25萬元和15萬元共計40萬元。對于該40萬元匯款陜西捷瑞公司認為不是定金應是貨款。滄州華洋公司于2008年8月8日向陜西捷瑞公司供貨49.76噸,貨款為317552元。陜西捷瑞公司于2008年11月14日給滄州華洋公司傳真一份《合同終止函》,內(nèi)容為:雙方于2008年7月31日訂立的《購銷合同》,我公司購貴公司鋼管194.5噸,現(xiàn)已到貨49.76噸。由于我公司8月份取消了該批工程的生產(chǎn),故需終止所訂鋼管合同,其余未供貨部分不再繼續(xù)供貨。滄州華洋公司由于陜西捷瑞公司不再要貨,導致其與河北美德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簽訂的“鋼材購銷合同”無法繼續(xù)履行,最終華洋公司與美德公司簽訂了補償協(xié)議,對所訂貨物也做出了退貨處理,由于鋼材市場價格下滑,該筆貨物按每噸3800元折價給美德公司,因此造成的損失為376740元;對未提取的規(guī)格為127、300、350的貨物其與天津市津圳無縫鋼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津圳公司)在2008年8月1日簽訂了購銷合同,約定由津圳公司向華洋公司供應共價值487970元的鋼管77.5噸,華洋公司預付定金120000元,后因捷瑞公司解除合同導致其與津圳公司無法繼續(xù)履行合同,津圳公司先后向華洋公司發(fā)出通知、律師函催促華洋公司提貨,最終經(jīng)協(xié)商華洋公司賠償津圳公司80000元。滄州華洋公司還主張因陜西捷瑞公司違約,給其造成可得利益損失,其主張華洋公司與捷瑞公司合同鋼管價格6300元至7200元每噸不等,而華洋公司與美德公司、津圳公司合同的價格為6200元到7080元每噸不等,每噸的利潤在100元至120元之間,而捷瑞公司只提貨49.76噸,可得利潤共計15460元。證實以上事實的證據(jù)有:滄州華洋公司與陜西捷瑞公司簽訂的購銷合同、捷瑞公司向華洋公司發(fā)出的合同終止函、華洋公司向捷瑞公司發(fā)出的通知函、華洋公司與河北美德公司訂立的《鋼管購銷合同》、《補償協(xié)議》、銀行電匯收據(jù)、華洋公司給美德公司付款明細、匯款結算書、華洋公司與天津津圳公司的購銷合同、通知、律師函、協(xié)議書及銀行打款證明等證據(jù)。

本院再審認為,滄州華洋公司與陜西捷瑞公司雙方訂立的《購銷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屬于有效合同。但雙方約定的定金數(shù)額為40萬元,超過合同總標的的20%,超過部分的定金屬于預付款性質,如本案適用定金法則,則只能按照合同總價款的20%進行計算。陜西捷瑞公司共支付40萬元,而滄州華洋公司共供貨價值317552元,尚有82448元的貨款應當予以返還。由于陜西捷瑞公司已發(fā)函向滄州華洋公司明確表示其不再提貨,即不再履行自己合同的義務,故其已構成違約,應承擔由此給滄州華洋公司造成的違約損失。損失應為處理該筆貨款的費用和價格損失及利潤損失。2008年10月25日和11月8日,捷瑞公司尚未明確通知華洋公司解除合同,華洋公司給美德公司打款,屬于履行其與美德公司協(xié)議的行為,并無不當;因捷瑞公司于2008年11月解除合同,導致華洋公司與美德公司的協(xié)議無法繼續(xù)履行,華洋公司與美德公司將已生產(chǎn)的鋼管進行降價處理并無不當,該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2009年3月30日的補償協(xié)議是華洋公司與美德公司對貨物處理后結算情況的確認,捷瑞公司無證據(jù)證實華洋公司存在拖延處理貨物的情況;處理價格平均為每噸3800元,參照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期間國內(nèi)同類鋼管的價格行情,該價格亦屬合理并不低于市場同期價格,屬公平處理行為。同理,華洋公司與津圳公司的購銷合同簽訂時間為2008年8月1日,其與津圳公司就該合同的最終處理結果也屬合理。華洋公司主張的15460元可得利益損失,屬于雙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損失。據(jù)此,華洋公司的損失為付給美德公司的補償款376740元,付給津圳公司的80000元,可得利益損失15460元,共計472200元。因捷瑞公司明確表示不再履行合同,華洋公司也將合同貨物予以處理,故雙方的合同應予解除,合同終止履行,捷瑞公司所交付的定金40萬元在扣除貨款317552元后,剩余82448元抵扣華洋公司的損失。經(jīng)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二款、第九十七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百一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陜西捷瑞鋼結構制造工程有限公司與滄州華洋商貿(mào)有限公司(滄州市華洋鋼鐵有限公司)雙方訂立的《購銷合同》,合同內(nèi)容終止履行;
二、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由陜西捷瑞鋼結構制造工程有限公司賠償滄州華洋商貿(mào)有限公司(滄州市華洋鋼鐵有限公司)違約損失共計389752元。
案件受理費8474元、保全費2911元,由陜西捷瑞鋼結構制造工程有限公司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或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李 智 人民陪審員  王連連 人民陪審員  陳 康

書記員:陳靜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