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福建省長樂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浦孝清,房縣民生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限:調查收集證據,參與調解,代為提起訴訟,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代收執(zhí)行款及法律文書。
被告:臺州鑫洋市政建筑有限公司房縣分公司。公司住所地房縣城關鎮(zhèn)沿河東路。
負責人:葉未豹,系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杜建立,湖北陵燕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參與訴訟、調解,代收法律文書。
被告:張某財,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
原告陳某某與被告臺州鑫洋市政建筑有限公司房縣公司(以下簡稱“鑫洋公司”)、張某財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1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由審判員李強、人民陪審員劉林、楊澤娟組成合議庭,審判員李強擔任審判長并主審本案,于2017年6月30日、2018年3月2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浦孝清,被告鑫洋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杜建立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張某財經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某某訴稱:請求判令二被告立即給付材料款23000元,并從2013年3月17日開始按照利率24%給付利息,利隨本清。事實和理由:2012年被告臺州鑫洋市政建筑有限公司房縣分公司承包了房縣風雅置業(yè)有限公司位于房縣××詩經××道××廣場商住樓××期工程的施工建設。在施工過程中原告與被告張某財經協(xié)商達成了口頭協(xié)議,約定由原告給被告臺州鑫洋市政建筑有限公司房縣分公司提供水暖材料,并由原告直接將原材料送到風雅城市廣場工地,2013年3月17日,雙方對貨款進行結算,被告尚欠原告材料款23000元,被告張某財以個人名義給原告出具“欠條”一份。此后,原告多次找被告索要該款,被告都一直推諉,故訴至法院。
被告鑫洋公司辯稱,被告張某財不是本公司職工,他和本公司只是承包方與發(fā)包方的關系,因此,張某財出具的“欠條”是其個人行為,于本公司無關,故本公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向法庭出示了一下證據材料:
證據一:2013年3月17日,張某財出具欠條,證明2013年3月17日通過張某財欠到材料款23000元。
證據二:企業(yè)基本信息,證明鑫洋公司情況。
證據三:2016年8月16日,陳某某的情況說明,證明原告自述被告欠款及自己索款過程的事實。
證據四:郵政快遞單,證明房縣風雅城市廣場商住樓的合同是張某財提供的。
證據五:2012年12月19日十堰市風雅置業(yè)有限公司與鑫洋公司簽訂的協(xié)議,證明原告提供的材料用于鑫洋公司的工程。
證據六:證明及相應材料一組,證明張某財是鑫洋公司的職工,張某財是一種職務行為。
被告鑫洋公司為證明自己主張向法庭出事了以下證據材料:
證據一、2013年5月10日承諾書一份,證明張某財和鑫洋公司是工程承包關系,合同關系解除后,工程款已結算,并全部付清。
被告張某財經合法傳喚未到庭也未提供相關證據。
經庭審質證,被告鑫洋公司對原告提交的證據一證據真實性、關聯(lián)性未提出異議外,對原告其他證據真實性、關聯(lián)性均提出異議。被告鑫洋公司提交的證據一,原告對證明目的提出異議。經評議,本案是一個買賣合同糾紛,與案件關聯(lián)性、真實性、合法性的證據經庭審質證、認證,原告提交的證據一,證據二作為本案定案依據,其他證據均不作為本案證據適用。
經審理查明:2013年3月17日,被告張某財與原告陳某某經過結算共計欠陳某某材料款貳萬叁仟元整,被告張某財即出據欠條一份:“欠條,今欠到陳某某材料款貳萬叁仟元整(23000元),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西周百賢村,欠款人張某財。2013年3月17日”。此后,原告多次找被告張某財索要欠款,被告一直推諉未付,原告以張某財購買材料欠款未付及被告張某財所購材料用于被告鑫洋公司承包工地為由具狀起訴二被告,為此,引起糾紛。
本院認為:被告張某財在原告處購買材料并以個人名義向原告出據欠條,雙方債權債務關系明確,經原告陳某某多次索要被告張某財仍未償付所欠貨款,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原告請求被告鑫洋公司與被告張某財共同承擔清償的責任,因無證據證明被告鑫洋公司系共同債務人或者連帶責任人,故其請求判令被告鑫洋公司承擔償付民事責任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對于原告陳某某主張以欠款之日起按年利率24%給付利息的訴訟請求,因欠條未約定給付期限,也未約定支付利率,故其主張以欠條出據之日起按年利率24%給付利息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八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六十條,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財在本判決生效后30日內支付所欠原告陳某某貨款23000元。
二、被告臺州鑫洋市政建筑有限公司房縣分公司對上述款項不承擔清償責任。
三、駁回原告陳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75元,由被告張某財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兩年,該期間從法律文書指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計算。
審判長 李強
人民陪審員 劉林
人民陪審員 楊澤娟
書記員: 祁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