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淑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褚偉,湖北佳藝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古立萍,湖北佳藝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原告:黃祎,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褚偉,湖北佳藝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古立萍,湖北佳藝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告:武漢西某某線高速公路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花橋街黃孝河路47號武漢交通中心附樓。
法定代表人:毛愛方,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賢敏,男,該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鄧君,湖北敬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qū)三里河路15號。
法定代表人:易軍,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治軍,男,該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鄧君,湖北敬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住所地天津市濱湖新區(qū)塘沽杭州道72號。
法定代表人:吳春軍,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潘浩、藍應政,湖北維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天津開發(fā)區(qū)洞庭路66號中建大廈12層。
法定代表人:黃澤林,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潘浩、藍應政,湖北維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武漢鳴華交通設施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花橋區(qū)育才三村51號。
法定代表人:計萬華,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商漢榮,湖北培科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與被告武漢西某某線高速公路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路管理公司)、被告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公司)、被告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六局)、被告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土木公司)、被告武漢鳴華交通設施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鳴華公司)地面施工損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5月28日立案后,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于2013年10月12日向本院申請財產保全,本院于當日作出(2013)鄂武經開民初字第00589號民事裁定書,并于同年10月25日依法對被告土木公司在被告公路管理公司的應付工程款470,221.81元采取了訴訟保全措施。2014年12月29日,本院作出(2013)鄂武經開民初字第00589號民事判決,被告土木公司不服該判決,提起上訴。2015年8月31日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5)鄂武漢中民二終字第00752號民事裁定:一、撤銷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武經開民初字第00589號民事判決;二、發(fā)回湖北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重審。重審案件本院于2016年3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6年7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淑珍及其與原告黃祎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褚偉,被告中建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治軍,被告中建六局及被告土木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藍應政,被告鳴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商漢榮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公路管理公司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公路管理公司、被告中建公司、被告中建六局、被告土木公司、被告鳴華公司共同連帶賠償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各項經濟損失共計496,258.10元(其中醫(yī)療費55,083.38元、住院伙食補助費250元、死亡賠償金541,020元、喪葬費23,660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27,288元、親屬誤工費7,638.76元、交通費2,000元、住宿費2,000元、精神損失撫慰金50,000元,合計708,940.14元,按70%責任比例,各被告應賠償496,258.10元)。事實和理由:2012年10月23日,原告陳淑珍的丈夫黃有文駕駛鄂A×××××號小型汽車沿東荊河路由西向東行駛至銀通物流路段時發(fā)生交通事故,導致黃有文經搶救無效于2012年10月28日死亡。經查,本次交通事故發(fā)生路段處于施工狀態(tài),被告公路管理公司為該路段的總發(fā)包方及管理方、被告中建公司為該路段的總承包方,被告中中建六局、被告土木公司、被告鳴華公司為該路段的實際施工方。上述各被告在施工過程中違法施工,未設置安全警示標示,并違法設置路障,疏于管理,導致本案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應對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所遭受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為維護其合法權益,故向法院提起訴訟。
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有:(一)事發(fā)路段圍擋及護欄工程施工主體的認定問題;(二)被告公路管理公司、被告中建公司、被告中建六局、被告土木公司、被告鳴華公司的責任承擔問題;(三)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的損失金額認定問題。
關于事發(fā)路段圍擋及護欄工程施工主體的認定問題,本院認為,現有證據可以證實被告鳴華公司于2012年6月制作并提交《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東荊河路四環(huán)線工程交通組織設計方案》,說明被告鳴華公司具有承接涉案圍擋工程的意思表示。此后,雖然無直接證據證實被告鳴華公司在事發(fā)期間與被告中建六局簽署了書面合同,但從雙方2013年9月6日簽署的《武漢西某某項目東荊河路(珠山湖大道-蓮湖路)封閉打圍交通設施工程協(xié)議書》對工程地點、工程內容、工期要求的描述,被告中建六局向被告鳴華公司支付工程款的事實,監(jiān)理人員出具的施工日志,以及法院對被告鳴華公司工作人員調查核實情況,已形成完整的證據鎖鏈,足以證明被告中建六局與被告鳴華公司于2013年9月6日所簽訂的封閉打圍交通設施工程協(xié)議書,系針對此前被告鳴華公司所實施的武漢西某某項目封閉打圍工程補簽的協(xié)議,故本院認定被告鳴華公司系事發(fā)時事發(fā)路段圍擋及護欄工程施工主體。被告公路管理公司、被告中建公司、被告中建六局、被告土木公司的相關抗辯意見,與本院調查核實情況相符,本院予以采信。被告鳴華公司未舉證證實其與被告中建六局存在其他合同關系,其關于并非事發(fā)路段圍檔護欄施工主體的抗辯主張,無證據證實,且與本院查明事實不符,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被告公路管理公司、被告中建公司、被告中建六局、被告土木公司、被告鳴華公司的責任承擔問題,本院認為,武漢西某某涉案路段于2012年6月組織施工,根據施工進度,圍檔、護欄項目配套施工,黃有文作為當地居民對于該路段占道施工并安裝中央隔離護欄的事實應當知曉。本案事發(fā)現場寬直、道路干燥,并非路口,黃有文在沒有路燈的夜晚,行車視線一般的情況下,超速行駛發(fā)生事故,交管部門認定其應承擔交通事故全部責任,故黃有文自身過錯是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應由其自行承擔70%主要損失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規(guī)定,在公共場所或者道路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事發(fā)時,被告土木公司作為事發(fā)路段路面建設的施工主體,即中建武漢四環(huán)西線工程沌口項目部的實際運作主體,被告鳴華公司作為負責事發(fā)路段圍檔及護欄安裝及維護的施工主體,均未能嚴格按照《施工現場管理措施意見書》、《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東荊河路四環(huán)線工程交通組織設計方案》及交管部門審批占道施工的交通組織要求完全履行各自安全監(jiān)管義務,對于因黃有文死亡造成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的損失,應當承擔次要責任。鑒于死者黃有文自身存在的主要過錯,應當減輕侵權人被告土木公司、被告鳴華公司的責任。綜合本案案情及各方過錯程度,對于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的損失,本院酌定被告土木公司承擔15%賠償責任,被告鳴華公司承擔15%賠償責任。被告土木公司、被告鳴華公司對彼此所應承擔的賠償義務互負連帶賠償責任。被告公路管理公司將涉案工程發(fā)包給具備施工資質的被告中建公司承接,被告中建公司與被告中建六局,被告中建六局與被告土木公司、被告中建六局與被告鳴華公司之間的轉包行為,均未違反國家法律規(guī)定,應屬有效。被告公路管理公司、被告中建公司、被告中建六局對于黃有文的死亡不存在過錯,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要求被告公路管理公司、被告中建公司、被告中建六局與被告土木公司、被告鳴華公司連帶承擔賠償責任的主張,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的損失金額認定問題,本院認為,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主張的損失項目中,醫(yī)療費,訴請主張的55,083.38元有醫(yī)療費票據證實,本院予以支持;住院伙食補助費,本院按黃有文住院治療天數5天,每天15元標準計算,即75元(15元×5天);死亡賠償金,參照2016年湖北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20年,即541,020元(27,051元/年×20年=541,020元);喪葬費,參照2014年湖北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標準計算6個月,即19,360元(38,720元/年÷12月/年×6月);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參照2014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標準,由撫養(yǎng)人分擔后計算3年,即23,625元(15,750元/年×3年÷2人),此賠償項目另計入死亡賠償金項目內;親屬誤工費,考慮到原告陳淑珍護理黃友文及處理喪葬事宜需要,原告陳淑珍主張誤工時間過長且缺乏合理性,合理期限12天(含護理天數5天、處理喪葬事宜7天),本院予以認定,根據原告陳淑珍的月收入標準,本院認定其誤工費為840元(2,100元/月÷30天×12天);根據黃有文醫(yī)治及喪葬所需,本院酌定交通費1,000元;住宿費,無證據證實,且不屬于必然發(fā)生費用,本院不予支持。據此,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上述各項損失合計641,003.38元。被告中建六局、被告土木公司關于受損方的賠償標準仍應按2014年賠償標準計算的抗辯理由,涉及喪葬費、被撫養(yǎng)人生活的賠償標準,因損失費用均產生于2016年之前,相關抗辯理由本院予以支持;涉及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屬持續(xù)發(fā)生的損失費用,應適用本案法庭辯論終結前2016年賠償標準,相關抗辯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的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親屬誤工費、交通費損失合計641,003.38元,應由被告土木公司、被告鳴華公司各自承擔15%賠償責任,即96,150.50元。此外,根據過錯原則,被告土木公司、被告鳴華公司還應分別向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支付精神損失費5,000元。故被告土木公司、被告鳴華公司各自應分別向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賠償各項損失共計101,150.50元,被告土木公司、被告鳴華公司互負連帶賠償責任。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的其他訴訟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四條、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第九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親屬誤工費、交通費、精神損失費等各項損失101,150.50元;
二、被告武漢鳴華交通設施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死亡賠償金、喪葬費、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親屬誤工費、交通費、精神損失費等各項損失101,150.50元;
三、被告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被告武漢鳴華交通設施有限責任公司對于上述賠償義務互負連帶賠償責任;
四、駁回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781元,保全費2,871元,合計5,652元,由原告陳淑珍、原告黃祎負擔2,808元(予以免交),由被告中建六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負擔1,422元,由被告武漢鳴華交通設施有限責任公司負擔1,422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朱曉勤 人民陪審員 魯全早 人民陪審員 陳仁亮
書記員:趙文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