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黑龍江省饒河縣。法定代理人:陳某(陳某之父),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飯店業(yè)主,住黑龍江省饒河縣。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鳳鳴,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服裝店業(yè)主,住黑龍江省雞東縣。委托訴訟代理人:霍丹丹,黑龍江天利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饒河縣人民醫(yī)院。住所地:黑龍江省饒河縣饒河鎮(zhèn)新陽北路**號。法定代表人:畢庶德,院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孫洪剛,黑龍江君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陳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重新審理本案。事實和理由:一、一審認定病歷記載“沒有新生兒(指上訴人)黃疸病癥”沒有證據(jù)證明。事實上病歷中不是記載沒有新生兒黃疸病癥而是沒有記載,記載沒有與沒有記載兩者間存在本質上的不同。本案中,上訴人母親住院的病歷中對于上訴人在院五日內的基本情況根本無任何記載記錄,不能排除上訴人在住院期間患有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可能性;二、一審減輕了被上訴人的舉證責任。1、一審在原始病歷記載缺失、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病歷證實上訴人在饒河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期間出現(xiàn)黃疸癥狀的情況下,未認定被上訴人負有舉證責任。被上訴人的病歷中沒有上訴人出生至出院期間的記錄,無法證明被上訴人已進行了必要的診療且無過錯,被上訴人應對上訴人在院期間未患有病理性黃疸,以及無其他引起腦癱的情形承擔舉證責任;2、被上訴人記載的病歷存在嚴重瑕疵,應對此病歷的客觀真實性承擔舉證責任。(1)病歷無頁碼標注;(2)病歷中關于上訴人出生時阿氏評分有改動,不排除被上訴人有修改病歷的行為;3、被上訴人應對上訴人沒有在2010年5月16日就診進行舉證,其為能提供原始票據(jù),應作出對其不利的推定;三、二一一司法鑒定的鑒定意見存在諸多不當之處,一審不應采信。1、鑒定意見第一項超出鑒定機構業(yè)務職責范圍。司法鑒定應是鑒定人以其業(yè)務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給出的評判,而本案的鑒定意見卻以上訴人未提供依據(jù)而認定不存在因果關系,這是以證據(jù)學及訴訟學標準作出的評判。2、鑒定意見第二項超出委托鑒定范圍。鑒定意見第二項僅以超出委托事項作出了“無關”的鑒定意見,而對委托事項未予鑒定。3、鑒定機構僅憑被上訴人提供的病歷作出無因果關系的鑒定意見,該鑒定意見的合法性存疑,但一審對此未予審查。4、鑒定人員是否具備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一審未予審查。一審中出庭的鑒定人李某鑒定人袁某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但并未提供證據(jù)。5、鑒定未在法定期限內完成。本案2017年10月17日接受委托,2018年1月5日完成鑒定,共計58個工作日,超出法定30個工作日的期限要求。6、鑒定機構認為材料依據(jù)不足,應終止鑒定,而不應從證據(jù)學角度直接作出無因果關系的鑒定意見。7、一審中上訴人認為該鑒定不具有合法性,要求重新鑒定,且鑒定機構同意重新鑒定,一審卻未予許可;四、責令上訴人交納近兩萬元的案件受理費不當。發(fā)回重審的案件,上訴人可以依據(jù)新的鑒定意見進行訴訟請求的調整。一審卻要求上訴人按原訴求交費顯然不當;五、一審中,上訴人并未主動對新訟司法鑒定中心的鑒定意見申請重新鑒定,但一審法院稱,如上訴人不申請重新鑒定,將作出對上訴人不利的判決,上訴人系被迫同意重新鑒定的要求。綜上,一審判決不當,應予撤銷,重新審理。被上訴人饒河縣人民醫(yī)院辯稱,一、一審判決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認定事實并無不當,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被上訴人為患兒及其母親治療過程中存在過錯,患兒疾病不是被上訴人造成,一審判決關于患兒病歷的描述沒有錯誤。一審判決被上訴人不承擔責任正確;二、一審判決舉證責任分配合理。被上訴人在一審審理過程中提供了病歷原件,沒有任何證據(jù)證明病歷存在虛假,被上訴人已經盡到合理的舉證義務。2012年5月16日票據(jù)問題,該舉證責任在上訴人;三、被上訴人沒有過錯。本案爭議焦點為被上訴人醫(yī)療行為是否導致患兒損害后果,本案患兒血腦屏障功能減低,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的概率增大,導致高膽紅素血癥引起黃疸,患兒出現(xiàn)膽紅素腦病,而敗血癥是由感染引起,上訴人隨其母親住院期間,被上訴人不存在任何導致患兒感染的醫(yī)療行為;四、二一一醫(yī)院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意見應當采納,該鑒定機構是經人民法院選定且雙方共同確認的,鑒定人員具有相應的資質和專業(yè)技能,鑒定時雙方均參加鑒定過程,鑒定材料齊全,鑒定事項均為委托事項,鑒定程序合法有效,且鑒定機構逾期出具鑒定意見書是因上訴人家屬干擾所致。上訴人是健康兒,無需每天記錄,并非病歷缺失。一審判決采信該鑒定意見書并無不當;五、新訟司法鑒定意見書不具有專業(yè)性。鑒定人對患兒所患疾病缺乏基本的醫(yī)療知識,新訟司法鑒定中心在復函中建議重新鑒定,因此該司法鑒定意見書不應被采信。綜上,被上訴人對上訴人的治療行為沒有任何過錯,對上訴人所患疾病不應當承擔任何責任,一審判決事實認定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維持一審判決。陳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請求依法判令被告賠償后續(xù)治療費12,142.79元;后續(xù)治療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護理費、傷殘賠償金、精神撫慰金、鑒定費、交通費等待司法鑒定后再行確定;訴訟費由被告負擔。庭審中增加訴訟請求:1、起訴前與治療相關的費用,伙食補助費113,700元、護理費163,020元、交通費1650元;2、后續(xù)康復性治療的相關費用,治療費用15,000元、伙食補助費27,000元、交通費450元;3、護理用器用具費用,護理床30,000元、防褥瘡墊6,000元、一次性儲尿袋4,800元、集尿器72,000元、紙尿墊72,000元;4、護理費用1,046,660元;5、傷殘賠償金406,962元,以上合計1,959,242元×75%=1,469,431.50元;6、精神撫慰金30,000元。上述款項共計1,499,431.50元。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0年5月7日上午8時,產婦林艷秋(原告陳某母親)入住饒河縣人民醫(yī)院待產,2010年5月7日下午15時許分娩一男嬰即陳某。2010年5月12日,產婦林艷秋及陳某出院。2010年5月17日12時07分,陳某入住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入院主要診斷為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其他診斷為鵝口瘡、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待排。2010年5月17日22時45分,陳某出院。2010年5月18日18時00分,陳某入住哈爾濱市兒童醫(yī)院,入院主要診斷為新生兒敗血癥合并高膽紅素血癥、膽紅素腦病,其他診斷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住院治療13天。庭審中,陳某法定代理人陳某申請鑒定。2016年5月27日,黑龍江新訟司法鑒定中心對陳某病情進行鑒定,鑒定意見為:1、陳某現(xiàn)存后果與饒河縣人民醫(yī)院診療行為參與度(責任度)法醫(yī)學理論參考系數(shù)65-75%;2、護理床10,000元人民幣7年更換,防褥瘡墊1500元人民幣5年更換一次,一次性儲尿袋20元包/月,集尿器每個300元/月,紙尿墊300元/月;3、陳某的損傷評定為2級傷殘;4、陳某后續(xù)康復性治療期限為2-3個療程,每個療程約需3000-5000元人民幣或按實際合理支出計算,治療期間為1人護理;5、需1人終身護理。產生鑒定費6000元。二審發(fā)回重審后,雙方均申請重新鑒定,2018年1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一一醫(yī)院司法鑒定中心對陳某病情進行鑒定,鑒定意見為:1、患方未提供在饒河縣人民醫(yī)院兒科就診的依據(jù),其患膽紅素腦病與饒河縣人民醫(yī)院的醫(yī)療行為不存在因果關系。2、患方目前傷殘等級、殘具及使用年限、護理人數(shù)及時間、護理依賴、后續(xù)治療費、紙尿褲使用年限及費用應與饒河縣人民醫(yī)院無關。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系醫(yī)療損害責任糾紛,根據(jù)《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的不承擔責任。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有責任就自己的訴訟主張?zhí)峁┳C據(jù),沒有證據(jù)或證據(jù)不足以證明案件事實的,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本案中,陳某母親林艷秋在饒河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住院分娩期間,病志記載陳某沒有新生兒黃疸病狀,期間林艷秋和陳某亦未轉診到兒科就醫(yī)。出院后陳某稱于2010年5月16日在饒河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黃疸,但未提供診療手冊和診斷,亦無住院病志記載,且饒河縣人民醫(yī)院對陳某該主張不予認可,陳某與饒河縣人民醫(yī)院未建立醫(yī)患關系。庭審中陳某申請對病情進行司法鑒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一一醫(yī)院司法鑒定中心出具鑒定意見:陳某膽紅素腦病與饒河縣人民醫(yī)院醫(yī)療行為不存在因果關系。故陳某要求饒河縣人民醫(yī)院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駁回陳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8,295元,由陳某負擔。二審期間,上訴人陳某的法定代理人陳某提交了2018年5月16日中午11點-12點期間,其與林艷春、林艷萍的通話錄音,證明陳某因黃疸渾身松軟咽奶困難,于2010年5月15日到饒河縣人民醫(yī)院就診,直至5月17日才離開饒河縣人民醫(yī)院到佳木斯大學附屬醫(yī)院繼續(xù)治療。被上訴人質證意見:該錄音不屬于新證據(jù),證據(jù)的形式實質為證人證言不具有客觀性,不同意法院采信。因該證據(jù)不屬二審期間的新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本院二審查明事實與原判決認定的事實相同。
上訴人陳某因與被上訴人饒河縣人民醫(yī)院醫(yī)療損害責任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饒河縣人民法院(2017)黑0524民初50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4月2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上訴人陳某主張醫(y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的,應提交到該醫(yī)療機構就診、受到損害的證據(jù);因上訴人陳某無法提供醫(yī)療機構的診療行為與損害之間具有因果關系的有效證據(jù),一審法院依法委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一一醫(yī)院司法鑒定中心鑒定,鑒定結論為陳某患膽紅素腦病與饒河縣人民醫(yī)院的醫(yī)療行為不存在因果關系。據(jù)此,上訴人陳某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法律后果。一、二審案件受理費酌情按件收取。綜上所述,陳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一審案件受理費18,295元,按件收取5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8,295元,按件收取50元。共計100元,由上訴人陳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