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某甲
楊振全(河北揚正律師事務所)
陳某
楊某某
濮天順(河北張家口君安法律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楊某甲,無業(yè)。
委托代理人楊振全,河北揚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楊某某。
委托代理人濮天順,張家口市君安法律事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審原告陳某,無業(yè)。
上訴人楊某甲因繼承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qū)人民法院
(2014)東民初字第980號
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2014年8月22日,原審原告楊某某、陳某以繼承糾紛為由,將原審被告楊某甲訴至法院
,請求法院
依法分割楊榮喜名下位于橋東區(qū)勝利北路花園小區(qū)14號
樓1單元203室房屋一套及楊榮喜撫恤金43000元。
原審法院
查明,被繼承人楊榮喜與妻子曹淑蘭婚后育有原告楊某某、被告楊某甲兩名子女,原告陳某系曹淑蘭婚前所生,與原告楊某某、被告楊某甲是同母異父的姐弟。
曹淑蘭于2010年9月11日去世,楊榮喜于2014年4月20日去世。
原告陳某與繼父楊榮喜未形成撫養(yǎng)與被撫養(yǎng)關系,但陳某在曹淑蘭生前曾贍養(yǎng)、照顧曹淑蘭。
楊榮喜與曹淑蘭生前系張家口卷煙廠退休職工。
楊榮喜生前未留有書
面遺囑。
楊榮喜去世后留有坐落于橋東區(qū)勝利北路花園住宅小區(qū)西側14號
樓1單元203室房屋一套,該房登記在楊榮喜名下,系楊榮喜與曹淑蘭生前共同購買,現(xiàn)由被告楊某甲居住。
原告楊某某認為遺產(chǎn)有:坐落于橋東區(qū)勝利北路花園住宅小區(qū)西側14號
樓1單元203室房屋一套,金戒指一個,耳環(huán)一對,金項鏈一條,存款55.74萬元。
原告陳某認為遺產(chǎn)有:坐落于橋東區(qū)勝利北路花園住宅小區(qū)西側14號
樓1單元203室房屋一套。
被告楊某甲認為金戒指一個,耳環(huán)一對,金項鏈一條在其母親曹淑蘭生前已贈與了楊某甲的女兒楊美玲。
楊某甲認為其母親曹淑蘭生前留有債務合計17.8萬元。
原告楊某某提交的證據(jù)有:1、菜園街社區(qū)出具證明一份,擬證明原、被告系楊榮喜子女。
2、楊榮喜2013年1月、7月、2014年1月工資條原件一份,擬證明楊榮喜的收入。
原告陳某對原告楊某某提交的證據(jù)1、2未發(fā)表質證意見,被告楊某甲對原告楊某某提交的證據(jù)1、2真實性均有異議,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2關聯(lián)性不予認定。
被告楊某甲提交的證據(jù)有:1、2014年8月5日楊榮庭證明材料一份,康金元、李微出具證明一份,擬證明楊榮喜生前有意將花園小區(qū)203室房屋給楊某甲,且曹淑蘭各項花費均由楊某甲支出。
2、借條8張,擬證明楊某甲為母親曹淑蘭所借債務。
3、2014年8月11日張家口市東宸皮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出具證明一份,王艷坤出具證明一份,擬證明被告楊某甲名下無房屋。
4、菜園街社區(qū)出具證明一份,低保證一份,擬證明被告楊某甲收入低。
5、楊某甲張家口市第一醫(yī)院住院病歷一份,擬證明楊某甲曾做手術。
6、趙永萍手寫借款利息材料一份,2012年7月17日太平洋保險保險合同續(xù)貸批單一份,2014年8月26日太平洋保險保險合同續(xù)貸批單一份,貸款截圖二份,擬證明被告楊某甲為母親曹淑蘭所借債務情況。
原告楊某某對被告提交的證據(jù)1不認可,對證據(jù)2真實性不認可,對證據(jù)3-6關聯(lián)性有異議,原告陳某對被告提交的證據(jù)1、3-5無異議,對證據(jù)2、6未發(fā)表質證意見,質證意見是對被告提交的證據(jù)1、2,因無其他證據(jù)佐證,對其關聯(lián)性不予認定,對證據(jù)3-6關聯(lián)性不予認定。
另查,楊榮喜撫恤金43000元,由被告楊某甲領取并保管。
原審法院
認為,被繼承人楊榮喜與妻子曹淑蘭生前共同購買位于橋東區(qū)勝利北路花園住宅小區(qū)西側14號
樓1單元203室房屋一套,登記在楊榮喜名下,該房屋系夫妻共同財產(chǎn)。
曹淑蘭于2010年9月11日去世,楊榮喜于2014年4月20日去世。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 ?之規(guī)定,“遺產(chǎn)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yǎng)子女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
”,被繼承人楊榮喜與妻子曹淑蘭育有楊某甲、楊某某兩子,曹淑蘭婚前育有一女陳某,因原告陳某與被繼承人楊榮喜之間未形成撫養(yǎng)與被撫養(yǎng)的關系,故原告陳某不是楊榮喜遺產(chǎn)的合法繼承人,但原告楊某某、陳某,被告楊某甲均為曹淑蘭遺產(chǎn)的合法繼承人,且繼承人沒有繼承權喪失的情況發(fā)生,因此三人均有繼承權。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 ?第二款 ?之規(guī)定,遺產(chǎn)的范圍包括“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本案中曹淑蘭、楊榮喜去世后留有位于勝利北路花園住宅小區(qū)西側14號
樓1單元203室房屋一套,這是本案進行遺產(chǎn)分割的內容。
本案中,楊榮喜生前未留遺囑,被告楊某甲稱楊榮喜生前有分割財產(chǎn)的意愿,但無證據(jù)證實,故對被告楊某甲的抗辯意見不予采納。
對于被繼承人的遺產(chǎn)應依照法律規(guī)定,按照法定繼承。
曹淑蘭擁有203室房屋1/2的所有權,在其去世后,楊榮喜擁有203室房屋5/8的所有權,楊某甲擁有203室房屋1/8的所有權,楊某某擁有203室房屋1/8的所有權,陳某擁有203室房屋1/8的所有權。
楊榮喜去世后,因各繼承人不具有酌情多分或者少分的情節(jié),故原告楊某某擁有203室房屋7/16的所有權,原告陳某擁有203室房屋1/8的所有權,被告楊某甲擁有203室房屋7/16的所有權。
因繼承人對房屋是否進行拍賣以便分割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故僅確認原告楊某某、被告楊某甲各享有203室房屋7/16所有權,原告陳某享有203室房屋1/8所有權。
原告主張被繼承人遺產(chǎn)有金戒指、耳環(huán)、金項鏈,有存款55.74萬元,但原告陳述模糊,且無其他證據(jù)佐證,不能證實該金戒指、耳環(huán)、金項鏈及存款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故對原告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對于被告楊某甲所主張的因曹淑蘭住院所借債務,不能證實系曹淑蘭或楊榮喜生前所借,無法確定與本案關聯(lián)性,故對被告楊某甲的主張不予支持。
撫恤金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集體經(jīng)濟組織在死者死亡后,發(fā)給死者親屬的費用。
故楊榮喜撫恤金43000元不是遺產(chǎn),不屬本案審理范圍,由原、被告另行處理,本案不再涉及。
遂判決:一、坐落于橋東區(qū)勝利北路花園住宅小區(qū)西側14號
樓1單元203室房屋一處,原告楊某某擁有7/16所有權,原告陳某擁有1/8所有權,被告楊某甲擁有7/16所有權。
二、駁回原告楊某某其他的訴訟請求。
宣判后,原審被告楊某甲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其上訴的理由為:一、一審法院
審理案件程序不規(guī)范,審判作風惡劣。
1、被上訴人一審作為原告起訴要求繼承只憑一個偽證(社區(qū)證明被繼承人有二個子女,實際上三個子女)就給予了立案。
2、一審法院
對上訴人幾次提交證據(jù)原件都拒絕接受。
3、獨任審判適用于簡單明了的民事糾紛,而此案經(jīng)四次開庭(包括法院
組織的立案前調解)。
4、每次通知開庭時間為下午2:30分,我們在法庭走廊里要等候一個多小時法庭門才打開,每次不到5:00就休庭。
5、看筆錄時從始至終催我們快看并要求我們各人看各人所記的,由于我和我姐都沒什么文化,只好按手印答應。
6、獨任審判法官從第一次開庭只問我們是否回避,始終沒有宣布她的名字。
二、一審法官在審判書
中不如實認定事實。
1、我叔叔、我舅舅、我姐姐在我父母晚年生病期間,由于經(jīng)常要在一起。
我父母說,因我沒工作,沒房,身體又有病,他們死后,他們的房子歸我。
這由我叔叔、我姐姐證明,我舅舅提出要出庭作證,我在法庭上向法官提出,法官回答沒必要。
我叔叔書
寫了親筆證詞,我姐姐也當庭敘述了這一事實,一審判決書
卻不顧事實的寫到,“被告楊某甲稱楊榮喜有分割財產(chǎn)的遺愿,但無法證實,故對被告楊某甲的抗辯意見不予采納。
”上訴人在一審中從未說過我爸楊榮喜生前有分割財產(chǎn)的意愿。
將我在法庭敘述的事實進行了篡改,將有證據(jù)變成無證據(jù)。
2、一審中我一直在講,我母親患了喉癌后,二年之久我一直守護我母親身邊,無論是在家還是住院或者到北京看病。
因為我沒有工作父親也年老多病,被上訴人因上班顧不上,我為母親看病及其他各種費用借了17.83萬外債。
我從來沒講過是我父母借的錢,一審法官不顧事實非要這樣錯誤的認定。
3、我服侍我母親二年之久同時還得伺候我老父親。
三、關于本案的證據(jù)問題。
1、一審原告主張繼承權,僅憑一個偽證就能立案。
2、上訴人一審提供的證據(jù)全部被一審法官否定。
3、一審法院
法官未按我國民事訴訟法關于證據(jù)如何確認的規(guī)范進行對證據(jù)的審核、確認。
四、關于本案法律依據(jù)及一審法院
不依法判決的問題。
1、被上訴人要繼承就先把為母親看病所花的錢分擔了,這是于情于理于法,都是應該的。
2、我沒房,沒工作,患有××,從母親生病至今應父母要求退掉了租住的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請求法院
依法判決。
原審原告楊某某、陳某服判。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無異。
本院認為,子女對父母的遺產(chǎn)享有繼承權。
上訴人楊某甲上訴稱其父母對其存在口頭遺囑,主張其父母將訴爭房屋口頭贈與給上訴人,并由其叔叔、舅舅、姐姐見證。
因《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guī)定:“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
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用書
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本案上訴人主張其父母立有口頭遺囑,但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父母在危急情況下立有口頭遺囑,該危急情況是指遺囑人在立遺囑時存在病危、生命危險等危及生命的情況來不及立遺囑的情形,依據(jù)上述規(guī)定,在不存在危急情況時被繼承人若立遺囑,應當依法立書
面遺囑或者錄音遺囑,上訴人未提供相關遺囑,故原審法院
將本案訴爭遺產(chǎn)按照法定繼承作出判決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本院對上訴人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上訴人上訴稱其為母親看病及其他各種費用借了17.83萬外債,主張被上訴人要繼承房屋就應先分擔為母親看病所借的錢。
因上訴人所提供的借款條,主張是為母親看病,被上訴人楊某某認為為母親看病借款,上訴人應當與其商議或者讓其知情,現(xiàn)被上訴人楊某某稱其對該借款不知情并不認可存在上訴人主張的為母親看病借款。
又因錢屬于種類物,上訴人又無確切的證據(jù)證明所借款項用于為母親看病,故原審法院
對上訴人的該主張未予支持并無不當,本院對上訴人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訴訟費1750元,由上訴人楊某甲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子女對父母的遺產(chǎn)享有繼承權。
上訴人楊某甲上訴稱其父母對其存在口頭遺囑,主張其父母將訴爭房屋口頭贈與給上訴人,并由其叔叔、舅舅、姐姐見證。
因《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三款規(guī)定:“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
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危急情況解除后,遺囑人能夠用書
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本案上訴人主張其父母立有口頭遺囑,但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父母在危急情況下立有口頭遺囑,該危急情況是指遺囑人在立遺囑時存在病危、生命危險等危及生命的情況來不及立遺囑的情形,依據(jù)上述規(guī)定,在不存在危急情況時被繼承人若立遺囑,應當依法立書
面遺囑或者錄音遺囑,上訴人未提供相關遺囑,故原審法院
將本案訴爭遺產(chǎn)按照法定繼承作出判決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本院對上訴人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上訴人上訴稱其為母親看病及其他各種費用借了17.83萬外債,主張被上訴人要繼承房屋就應先分擔為母親看病所借的錢。
因上訴人所提供的借款條,主張是為母親看病,被上訴人楊某某認為為母親看病借款,上訴人應當與其商議或者讓其知情,現(xiàn)被上訴人楊某某稱其對該借款不知情并不認可存在上訴人主張的為母親看病借款。
又因錢屬于種類物,上訴人又無確切的證據(jù)證明所借款項用于為母親看病,故原審法院
對上訴人的該主張未予支持并無不當,本院對上訴人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訴訟費1750元,由上訴人楊某甲負擔。
審判長:王少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