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南省孟津縣人,現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春輝,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北京市人,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史建英,北京市國泰世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陳某某訴被告王某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23日立案受理,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春輝、被告王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史建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告與被告于2015年11月30日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2、判令被告賠償原告房屋差價損失差額900000元;3、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居間服務費17000元;4、本案訴訟費用及其他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5年11月30日,經香河興達恒遠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介公司)居間介紹,原告與被告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原告購買被告所有的位于香河縣蔣辛屯鎮(zhèn)大香公路東側富力新城一期V01區(qū)6號樓2單元805室房屋(以下稱涉案房屋),總成交價為970000元。合同簽訂當日,原告向被告支付定金20000元整,2015年12月8日前原告向被告交定金330000元整。原告向銀行申辦抵押貸款。房產證下發(fā)后,辦理正常貸款手續(xù),35萬元定金轉化為銀行貸款的購房首付款。另,被告與中介公司承諾在合同簽訂后兩個半月內被告可以取得房產證。合同還約定,該房屋取得房產證之日起7日內,雙方共同向房屋權屬登記部門申請辦理房屋權屬轉移登記手續(xù)。房屋交付日期為房屋產權變更當日。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于合同簽訂當日支付被告定金2萬元,支付中介公司居間費1.7萬元,于2015年12月3日支付被告定金33萬元。原告積極全面履行了自己的合同義務。但被告卻遲遲未能辦理房本、未能按約定時間將房屋過戶原告名下、將房屋交付原告使用。2016年7月中旬,原告因生小孩急需使用房屋,與被告交涉合同履行的事宜,被告以各種理由予以推脫。2016年7月31日,原告與被告及中介公司面談解決此事,被告單方面表示由于香河區(qū)域房屋價格上漲,要求將涉案房屋價格上漲700000元,總價款調至1670000元,并表示如果原告同意,雙方可以另行簽訂合同,并立即交付房屋。由于被告單方面提價,且上漲幅度過高,原告無力承受,后經雙方多次協商均未果。此后,被告表示不再按照合同履行義務。被告單方面分別于2016年11月24日、2016年12月9日及2016年12月26日往原告賬戶匯款20萬元、30萬元和15萬元,被告聲稱上述費用系其不再履行合同,返還原告定金35萬元及支付原告部分違約損失的意思表示。原告認為,《房屋買賣合同》系原被告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依法受法律保護。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被告單方面提出大幅漲價,系不誠信的行為、違約的行為。被告在提價未果后,不再履行合同,單方退還原告定金等,已經構成根本違約,嚴重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被告返還的部分價款,不足以彌補原告的損失。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現依法訴諸法院,請求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2015年11月30日,原告陳某某與被告王某某及居間方香河興達恒遠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共同簽訂《房屋交易保障服務合同》及《房屋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原告購買被告所有的位于香河縣蔣辛屯鎮(zhèn)大香公路東側富力新城一期V01區(qū)6號樓2單元805室房屋,總成交價為970000元。合同簽訂當日,原告向被告支付定金20000元,原告另向香河興達恒遠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支付中介費17000元。2015年12月3日,原告向被告交第二次定金330000元。合同另約定:“出賣人取得該房屋所有權證書之日,買受人依本合同支付的定金和購房預付款轉化為購房首付款。該房屋取得房產證之日起7日內,雙方共同向房屋權屬登記部門申請辦理房屋權屬轉移登記手續(xù)。”2016年8月8日,原告陳某某與被告王某某電話聯系,雙方協商《房屋買賣合同》履行事宜未果。2016年8月9日,原告陳某某將被告王某某訴至本院,要求判令被告繼續(xù)履行《房屋買賣合同》。2016年10月,原、被告及香河興達恒遠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立濤共同就合同履行事宜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由被告王某某返還原告購房款及中介費共計750000元。2016年11月2日原告向本院申請撤訴,本院作出(2016)冀1024民初2901號民事裁定書,準許原告撤回起訴。2016年12月6日、9日原被告雙方通過手機短信聯系,協商返還房款事宜,原告通過短信向被告告知其銀行卡號。被告分別于2016年11月24日、2016年12月9日及2016年12月26日向原告賬戶匯款200000元、300000元和150000元,共計返還原告650000元。
上述事實,有當事人陳述、《房屋交易保障服務合同》、《房屋買賣合同》、收據、銀行交易記錄、短信記錄、通話錄音、證人證言等證明,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房屋交易保障服務合同》及《房屋買賣合同》,約定將被告王某某所有的香河縣大香公路東側富力新城(V01)6樓2單元805室房屋出售給原告陳某某,系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故為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均應按照合同履行各自義務。本案中,原告依照合同約定履行了交付購房定金的買受人義務,根據合同約定,被告應該履行出賣人的協助買受人辦理房屋權屬登記義務,并履行交房義務。原告與被告協商繼續(xù)履行事宜未果,原告要求解除與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并要求被告賠償房屋差價損失900000元及居間服務費17000元,提供通話錄音等予以證實,被告不予以認可,辯稱雙方已經于2016年10月達成了新的協議,提交證人證言及手機短信記錄證實雙方房屋買賣合同已經解除,且原告又買了一處新的房屋,賣房人催要購房款后原告向被告發(fā)短信催要賠償金,并將銀行賬戶發(fā)給被告,要求被告往這個賬戶付錢。本院認為,通過電話通話記錄可以證實被告拒絕按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繼續(xù)履行,雙方對增加購房款事宜未能達成一致意見,該過錯責任在于被告,被告已構成違約,因此,原告有權要求解除與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故對原告要求解除《房屋買賣合同》的訴請,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賠償房屋差價損失差額900000元及居間服務費17000元,被告不予認可,辯稱雙方已經于上次起訴時庭下達成協議,由被告返還原告購房款及支付解約賠償金共計750000元,現已給付原告650000元,尚欠100000元未給付,并提交證人證言、手機短信記錄及銀行交易記錄予以證實。本院認為,結合被告提交的手機短信內容、時間和銀行交易記錄中的匯款時間以及證人證言,可以證實原、被告雙方以及居間方已經達成一致意見,由被告賠償原告共計750000元。被告現已向原告銀行賬戶匯款650000元,故本院認為,被告應按協議再賠償原告100000元,對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解除原告陳某某與被告王某某于2015年11月30日簽訂的《房屋交易保障服務合同》及《房屋買賣合同》。
被告王某某賠償原告陳某某違約金100000元。于判決生效后立即履行。
駁回原告陳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6535元,由原告負擔5335元,被告負擔12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 芳
書記員:王亞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