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陳某開,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成都市成華區(qū)。
被告:成都市雙林小學,住所地成都市。
法定代表人:程鄭,校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顧振鯤,四川蜀文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授權。
原告陳某開與被告成都市雙林小學(以下簡稱:雙林小學)勞動人事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3月28日、12月20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陳某開,被告雙林小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顧振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陳某開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按照民政部、財政部、勞社部發(fā)(2005)36號文第四條規(guī)定,按照國家機關人員的工傷政策規(guī)定的年度撫恤金標準向原告支付工傷撫恤金。2、被告向原告支付2003年-2016年傷殘撫恤金178,680元,零存整取利息10,000元。事實和理由:原告陳某開在1974年-1987年之間,在420廠(成都發(fā)動機公司)子弟中學從事教學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工作期間,發(fā)現學校欄桿受損,為了消除破損欄桿對學校師生產生的安全威脅,在1984年2月21日上午,原告陳某開帶領幾名總務人員與學生抬重約200多斤的電焊機時,在搬抬過程中原告陳某開用力過度,將腰扭傷,經省醫(yī)院檢查,腰椎3-4處椎間盤突出,造成嚴重壓迫腰椎神經,致使下半身截癱,大小便失禁,行走不便,留下嚴重后遺癥,小腿以下傷殘。經成都市勞動能力鑒定中心審核鑒定,符合傷殘程度第伍級。2003年,成華區(qū)教育局接收了420廠兩所子弟中小學,工廠與申請人終止了人事勞動關系,由成華區(qū)教育局接替人事關系,將有工合會鑒定,申請人陳某開鑒定為肢體殘疾人,殘疾等級為:貳級。申請人陳某開在420廠子弟校工作期間,學校和教師都被工廠視為二線單位和員工,是為一線生產服務的,辦學條件差,教師待遇低。申請人陳某開的重工傷完全被工廠忽視和遺忘,是違規(guī)違法的,應予追究。自2003年起,政府接受廠辦子弟校和教師后,申請人的工資和養(yǎng)老金都是按教師的待遇標準得到了處理,但其工傷卻沒有得到合理合法的處理,經長期協商,直至2016年底,雙林小學及舉辦單位成華區(qū)教育局,只同意每年支付保健金790元,沒有按照國家文件中規(guī)定的教師的工傷政策規(guī)定的撫恤金標準給予合理合法的處理。原告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30多年,勤勤懇懇,因公致殘,是符合工傷認定的重工傷,傷殘等級第五級,是應當享受國家給予教師的工傷待遇。但是雙林小學及舉辦單位成華區(qū)教育局卻遲遲不依法依規(guī)解決,這種不作為的行為是嚴重違規(guī)違法的。雙林小學及成華區(qū)教育局應當按照民政部、財政部(2003)89號文件,勞社部(2005)36號文件處理,應按民政部、財政部年度撫恤金標準處理陳某開的工傷?,F陳某開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起訴至法院,請求依法支持陳某開的全部請求。
被告雙林小學辯稱,原告于1974年至2003年在420廠(成都發(fā)動機公司)子弟中小學工作,2003年子弟小學合并成立雙林小學,原告的工作關系就轉到了雙林小學處。原告因工負傷的事實,雙林小學并不清楚,該事情是由成華區(qū)教育局在處理。對原告工傷認定及傷殘等級鑒定不清楚。原告并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被告是事業(yè)單位,并非國家機關,不能按照原告提出的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支付工傷撫恤金。原告受傷是在原420廠(成都發(fā)動機公司)受傷,并非是在雙林小學處工作時受傷,雙林小學不應當承擔責任。對原告的訴訟請求,雙林小學均不認可。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經審理查明:一、成都市勞動能力鑒定中心出具的《成都市企業(yè)職工因工(職業(yè)?。﹤麣埑潭辱b定表表(二)》【成勞鑒字(2004)601號】載明:2004年3月18日,成都市雙橋小學校為陳某開申報鑒定;申報意見為,1984年2月21日上午,陳某開(擔任420廠子弟中學副校長)帶領幾名總務人員和學生抬重約200斤重電焊機,因用力過猛,將腰扭傷,經省醫(yī)院檢查,腰椎3-4處椎間盤突出,造成嚴重壓迫腰椎神經,致下半身截癱,大小便失禁,行走不便,留下嚴重后遺癥,小腿以下傷殘;經鑒定符合傷病殘程度第伍級。
二、2017年10月13日,陳某開向成都市成華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請求為:裁決雙林小學向陳某開支付2003年至2016年期間的傷殘撫恤金178,680元。仲裁裁決:駁回陳某開的申請請求。陳某開在法定期限內起訴。
三、庭審中,雙林小學出具情況說明2份及社保繳納明細,擬證明:由于原告是事業(yè)編制人員,因此未購買社保(包括工傷保險)。陳某開對以上事實予以認可。
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身份信息,《成都市企業(yè)職工因工(職業(yè)病)傷殘程度鑒定表表(二)》、情況說明、社保繳費記錄、仲裁裁決書、送達證明,以及雙方當事人當庭陳述在案證實。
本院認為,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關于事業(yè)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36號)第一條的規(guī)定“事業(yè)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的,其工傷范圍、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標準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本案中,陳某開屬于事業(yè)編制人員,且其工傷傷殘等級鑒定的時間為2004年3月后,故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七條“本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條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的職工尚未完成工傷認定的,按照本條例的規(guī)定執(zhí)行?!钡囊?guī)定,陳某開的工傷待遇標準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由于陳某開的訴訟請求不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的賠償項目,故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關于事業(yè)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陳某開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陳某開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演
書記員: 薛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